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產於雲南西北部(德欽)。生於山溝中。海拔27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脈紫菀
- 學名:Aster trichoneurus Ling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屬:紫菀屬 Aster
- 組:紫菀組 Sect. Aster
- 種:毛脈紫菀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
- 系:耳葉系 Ser. Auriculati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
莖直立,高30-50厘米,常粗壯,有淺溝,下部稍木質且被開展的長粗毛,上部被貼伏或開展的短毛,上部有分枝。
下部葉在花期枯萎,有具翅的長柄;中部葉長圓形或舌狀長圓形,長6-10厘米,寬1-2.3厘米,下部急狹或近圓形,常半抱莖,但無顯明的耳部,近全緣,頂端鈍或近圓形,有小尖頭;上部葉漸小,長圓形或長圓狀線形,尖或漸尖;全部葉稍薄質,上面被較密的且近緣有較長的粗毛,下面被短毛及腺而沿脈有較長的粗毛;中脈在兩面突起,離基三出脈,基出脈及側脈顯明。
頭狀花序徑約3厘米,傘房狀排列或單生;花序梗長3-5厘米,有線形苞葉。總苞半球形,長7毫米,徑約10毫米;總苞片3層,線狀披針形,漸尖,外層長3-4毫米,寬0.5-0.8毫米,上部草質,下部稍革質,被疏柔毛及腺;內層長約7毫米,寬1毫米,上端草質,被疏毛,下部邊緣寬膜質,有緣毛。舌狀花約20餘個,管部長4毫米,有短毛。管狀花花冠長6毫米。冠毛污白色,約與管狀花花冠等長,有近等長的糙毛。
瘦果倒卵狀長圓形,稍扁,長2.5-2.8毫米,密被短粗毛。
果期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溝中,海拔2700米。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雲南省西北部(德欽)。
本種提示
此種似與耳葉紫菀 (A. auriculatus Franch.) 稍接近,但葉較寬大,無抱莖的耳部有離基三出脈,總苞片也較狹,被疏毛而無密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