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綸,字德音,號聲山,明代著名文學評論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綸【lún】
- 別名:聲山
- 國籍:中國
- 職業:文學評論家
人物介紹,重要作品介紹,
人物介紹
毛綸,江蘇蘇州人。是《三國演義》的評點者毛宗崗的父親,明末清初著名的戲曲評點家。康熙丁未年(1666),毛綸評點的《第七才子書琵琶記》付梓,成為繼金聖歎《第六才子書西廂記》之後,又一部重要的戲曲評點著作,同時也是《琵琶記》評點文本中最有理論價值的著作,在清初文論界產生了較大影響。然而,一直以來,人們對這部評點著作缺乏關注。筆者不揣淺陋,故於此略加探討毛綸的文學思想。
重要作品介紹
在《毛批三國演義》中,加入了毛綸和毛宗崗父子對三國演義的批註,包括伏筆,情節,描寫的介紹毛批不僅僅是修正文辭,也有政治加工。原作固然擁劉反曹,但是對曹操也有一些讚揚,比如首次介紹曹出場時,說是“閃出一個好英雄”,到了毛本,就改為“閃出一將”。再比如,曹破了呂布入城之後,下令不許殺害老百姓,這可能是原作者根據情節發展的文學虛構,史書可能確實沒有特別記載,不過從情節來看,曹為籠絡民心,不是不可能下這樣的安民令。但是毛氏父子對這簡單一句話也覺得彆扭,硬給刪去了。這種例子很多。毛氏父子把“尊劉抑曹”觀念推向進一步的深度。在這個背景下,劉備手下的武將們,比如關張趙,也被他們拔高。對此,他們爺倆也直言不諱。他們認為關羽是“古今來名將第一奇人”,在進行修訂時,上下其手,對他們來說,也是理所當然,順理成章的事情。
《三國演義》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除了它本身的魅力外,毛氏父子對《三國演義》的評改也功不可滅。毛氏將羅貫中的原本加以修訂,整理回目,削除論贊,修改詩文,增刪瑣事,改訂文辭,從而形成了今日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毛氏的評語雖然有些迂腐之論,但也有很多獨到見解,如毛氏在《讀三國志法》中連用十二個《三國演義》一書有什麼什麼之妙來誇讚該書,就指出了《三國演義》的精妙所在。毛氏提出的《三國》之中有大關目、小關目以及前後呼應等有關結構的問題,也在中國小說批評史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