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書論人》主要介紹毛澤東一生中品評史書、談論人物的心得,這部書展現了毛澤東讀史的一個鮮明特點。毫無疑義,作為政治領袖和思想家的毛澤東決不是為讀書而讀書,而是以書為鑑,吸取和運用所讀之書的經驗、教訓、智慧和各種啟示,來為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現實問題服務,也就是毛澤東常說的古為今用。這也是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的志趣和目的所在。而他的品書論人,就具體生動地體現了這種志趣和目的。
基本介紹
- 書名:毛澤東讀書心得:毛澤東品書論人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頁數:200頁
- 開本:16
- 品牌:國文傳媒
- 作者:盧志丹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250571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毛澤東品書論人》是一部全面講述毛澤東品書論人的心得之作。毛澤東讀書,真是做到了"思接千載,心游萬仞","心馳神往"於古今。而且他常常是帶著或讚揚或批評、或喜愛或斥責等不同的情感來品評歷史上的不同人物的。帶著鮮明的感情讀書,也可以說是毛澤東讀書的又一個特點。
作者簡介
盧志丹,暢銷書作家,毛澤東研究學者,大乘佛法弘揚者,暢銷書字"照青",筆名"蒲岩"。生於1976年七月,來自大西北的深山僻壤。種過田,教過書,做過工,經過商,徒步重走過陝甘境內的長征路。目前在北京致力於國學經典的研究和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掘。游心於佛儒之間,騁目於古今之變。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睿智的思辯能力、矯健酣暢的文字功力,策劃和創作過多部暢銷作品。是國內將紅軍長征精神引入現代職場和員工培訓領域的第一人。
圖書目錄
毛澤東品鑑古典文學
毛澤東品賞《詩經》 006
毛澤東品讀《楚辭》 015
毛澤東品評《昭明文選》 022
毛澤東品鑑唐詩031
古典小說與毛澤東的領袖風格045
毛澤東與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051
毛澤東欣賞的一部清代滑稽小說060
毛澤東喜讀《歷代通俗演義》 067
毛澤東評價國學大師
毛澤東評梁啓超074
毛澤東與胡適084
毛澤東品魯迅098
毛澤東與馮友蘭117
毛澤東與趙朴初127
毛澤東與郭沫若138
毛澤東和高亨165
毛澤東評梁漱溟170
參考文獻185
毛澤東品賞《詩經》 006
毛澤東品讀《楚辭》 015
毛澤東品評《昭明文選》 022
毛澤東品鑑唐詩031
古典小說與毛澤東的領袖風格045
毛澤東與中國古典小說四大名著051
毛澤東欣賞的一部清代滑稽小說060
毛澤東喜讀《歷代通俗演義》 067
毛澤東評價國學大師
毛澤東評梁啓超074
毛澤東與胡適084
毛澤東品魯迅098
毛澤東與馮友蘭117
毛澤東與趙朴初127
毛澤東與郭沫若138
毛澤東和高亨165
毛澤東評梁漱溟170
參考文獻185
文摘
毛澤東那豐富的古代文史知識背景、形象的思維方式、鮮明生動的語言表達習慣,使他同古典小說有一種天然的聯繫,賦予他特殊的領袖風格。作為政治和思想領袖,毛澤東在古典小說方面的深厚素養,使他樂於活用古典小說中一些典型的人物和故事,把自己的思想、意志、策略,通俗地傳播給他的戰友、下屬、戰士和人民,其說服力和感染力是異乎尋常的。在毛澤東漫長的革命生涯中,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1939年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爆發兩周年紀念日,華北聯大在延安舉行開學典禮,校長成仿吾請毛澤東作報告。毛澤東在演講中說:"當年姜子牙下崑崙山,元始天尊贈了他杏黃旗、四不像和打神鞭三樣法寶。現在你們出發上前線,我也贈給你們三樣法寶,這就是: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在這裡,毛澤東引用《封神演義》第三十八回"姜子牙二下崑崙"的故事,借古喻今,十分精練地將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經驗概括成"三件法寶",風趣幽默,引譬生動,給即將奔赴抗日前線的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他們到抗日前線如何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1963年9月28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談到國際形勢時,毛澤東說:我總相信《紅樓夢》的作者借小說人物的口說的一句話,"大有大的難處"。這句話把劉姥姥嚇得冷了半截。現在美蘇兩國確實很困難,他們到處碰釘子。不要忘記這一點。也是《紅樓夢》寫的,冷子興講賈府衰敗下來了,賈雨村不信,說我到榮國府街上看過,還不錯。冷子興便說,虧你還是進士出身,原來不通。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未僵",死了,但是沒有倒……
像這樣,對古典小說名著,從場面到對話,從情節到結構,從人物到主題,毛澤東都爛熟於胸,沉澱在他的意識深處,外化為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的語言素材。毛澤東深深懂得這些老少鹹宜、雅俗共賞的小說故事情節在思想宣傳上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小說"這一稱謂,被正史大家說成是源自先秦的"雜家"者流。一個"雜"字,便輕飄飄地把它排除在經史子集的文化殿堂門外,被世人目為消愁解悶的"閒書"。正統的文人士大夫自然不屑一為,只有那些落魄不得志的才子才去營構。小說的"翻身",是"五四"新文學運動才開始的。
1939年7月7日,是盧溝橋事變爆發兩周年紀念日,華北聯大在延安舉行開學典禮,校長成仿吾請毛澤東作報告。毛澤東在演講中說:"當年姜子牙下崑崙山,元始天尊贈了他杏黃旗、四不像和打神鞭三樣法寶。現在你們出發上前線,我也贈給你們三樣法寶,這就是: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在這裡,毛澤東引用《封神演義》第三十八回"姜子牙二下崑崙"的故事,借古喻今,十分精練地將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經驗概括成"三件法寶",風趣幽默,引譬生動,給即將奔赴抗日前線的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他們到抗日前線如何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1963年9月28日,在中央工作會議上談到國際形勢時,毛澤東說:我總相信《紅樓夢》的作者借小說人物的口說的一句話,"大有大的難處"。這句話把劉姥姥嚇得冷了半截。現在美蘇兩國確實很困難,他們到處碰釘子。不要忘記這一點。也是《紅樓夢》寫的,冷子興講賈府衰敗下來了,賈雨村不信,說我到榮國府街上看過,還不錯。冷子興便說,虧你還是進士出身,原來不通。古人有言,"百足之蟲,死而未僵",死了,但是沒有倒……
像這樣,對古典小說名著,從場面到對話,從情節到結構,從人物到主題,毛澤東都爛熟於胸,沉澱在他的意識深處,外化為信手拈來、渾然天成的語言素材。毛澤東深深懂得這些老少鹹宜、雅俗共賞的小說故事情節在思想宣傳上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小說"這一稱謂,被正史大家說成是源自先秦的"雜家"者流。一個"雜"字,便輕飄飄地把它排除在經史子集的文化殿堂門外,被世人目為消愁解悶的"閒書"。正統的文人士大夫自然不屑一為,只有那些落魄不得志的才子才去營構。小說的"翻身",是"五四"新文學運動才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