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接踵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bǐ jiān jiē zhǒng,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肩接踵
- 出處:《<道墟圖詩>序》
- 讀音:bǐ jiān jiē zhǒng
- 解釋: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
解釋,出處,詞語辨析,用法,
解釋
比:挨著,踵:腳後跟。又比肩繼踵。形容人很多或接連不斷。
出處
2.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雜下》
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成語故事
春秋的時候,齊國的國相晏子,名嬰,字平仲,身材矮小,但是極有口才。
有一次,晏子出訪楚國。楚王仗著楚國國勢強大,對齊國的使臣很不禮貌,一見晏子,竟然傲慢地問道:“你們齊國難道沒有人了,怎么派你這個矮子來呢?”晏子答道:“我們齊國的人民比肩繼踵而在,張袂成陰,揮汗如雨,怎說沒人!”楚王又問:“那為什麼打發你來呢?”晏子答道:“我們齊國的規矩是:體面能幹的使臣,出訪上國,去拜見才高德重的君王,而像我這樣沒有能力的人,就只好派到這裡來見你了!”
詞語辨析
【近義詞】:比肩繼踵、摩肩接踵
【英文】: be crowded closely together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多擁擠或接連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