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姓
- 拼音:bǐ
- 注音:ㄅㄧˇ
- 源於:子姓
歷史發展,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姓氏名望,
歷史發展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高辛氏王族紂王之叔比干,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商王朝第二十九代王文丁(太丁),曾封母弟於堂陽(今河北新河),所以後有堂陽氏。堂陽氏之後分衍有比氏、黎氏、犛氏、萊氏、盪氏、巢氏、梅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氏、尾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氏、葵氏、枚伯氏等,皆源於子姓。比干是商文丁(太丁)之子,是第三十代商王帝乙的弟弟,第三十一代(末代)商王紂的叔叔。唐朝的林寶在《元和姓纂》中記載:“林,殷太丁之子比干之後。比干為紂所滅,其子堅逃難長林之山,遂姓林氏。”後來,林堅的子孫發展成為林氏的最大支派,使源於周平王次子林開、魯國林放、鮮卑族丘林氏等支派之後的林氏無一能及。再後來,這支林氏又分出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問禮、忠孝、林本、善慶、崇本等堂號。林堅一支分衍有比氏、盪氏、梅氏、王氏、林氏、乾氏等,其中的比氏與林氏一樣記族西河、南安等郡望,以及問禮、忠孝、林本、善慶、崇本等堂號。
子姓比氏族人大尊奉比干、林堅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古癸比部落,出自舜帝之妻癸比氏(癸北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在史籍《山海經·海內北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舜妻癸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此所方百里。一曰登北氏。”癸比氏,亦稱癸北氏。帝舜的元妃娥皇無子;次妃女英生子二人:一個叫義均,一個叫季厘;三妃癸比氏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叫宵明,一個叫燭光,生活在黃河溢漫的大澤邊上。帝舜的那兩個女兒身有神光,靈照百里,可以照亮方圓百里之內,是為湘水之神。
在帝舜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母氏族稱謂為姓氏者,稱癸比氏、或癸北氏,癸比氏族人中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比氏者,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
源於己姓,出自春秋時期的莒國國民,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纂》的記載:春秋時期的莒國有犁比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封遠古少昊帝的嬴姓後裔於祁邑(今山西祁縣),後遷置莒(古青州,今山東莒縣),至己茲輿時期徙國於計(今河南寶豐),其後有十一世君主史籍無考,不詳,到了莒敖穆公也不過提一下名號,再下第二世茲丕復(己期)即位後,又遷國歸於莒地。莒國屬於子爵諸侯國,在茲丕復的兒子莒紀公執政以後,舉族復為己姓,因此莒紀公在史書中被稱作“己庶其”,故而在史籍《左傳》中記載:“莒女稱戴己、聲己。”這說明,莒國君主世系源出嬴姓的己姓分支。莒國君主傳至第三十世,其國在周考王姬嵬十年(楚簡王熊中元年,公元前431年)被楚國所滅。
在莒紀公之後裔子孫中,分衍有許多姓氏:
單姓有:
莒氏、萬氏、郊氏、捷氏、裂氏、林氏、挐氏、
複姓有:
犁比氏、莒子氏、輿期氏、茲丕氏、展輿氏、庶其氏、林閭氏、渠丘氏、著丘氏、安丘氏、且於氏、務婁氏、無婁氏、菀羊氏等。
在其中犁比氏的後裔子孫中,有省文簡改為單姓比氏、犁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頃王襄(熊橫),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黃帝軒轅氏的裔孫季連,為羋姓,稱季連氏。其後裔繁衍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六代孫楚頃王襄,名熊橫,遷於陳邑,其後代分衍出諸多姓氏。
單姓有:
荊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敘氏、序氏、祖氏。其公族則有,成氏、啟氏、斵氏、囊氏、賁氏、善氏、逯氏、祿氏、縣氏、逮氏、審氏、側氏、庇氏、次氏、連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聲氏、晏氏、即氏、闈氏、尹氏、後氏、竟氏、秉氏、宜氏、繹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鈞氏、陽氏、甲氏、環氏、卯氏、武氏、莊氏、霜氏、蜎氏、皋氏、舉氏、擧氏、雪氏、紃氏、穿氏、稱氏、仆氏、貴氏、嚴氏、征氏、庾氏、奮氏、賀氏、列氏、監氏、減氏、韻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陳氏、張氏、李氏。
複姓有:
斵耆氏、斵乳氏、斵谷氏、斵強氏、斵緡氏、斵文氏、斵班氏、斵比氏、伯比氏、圍龜氏、彌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郟敖氏、越椒氏、罷敵氏、上官氏、三閭氏、五相氏、五參氏、諸將氏、太宰氏、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儀氏、子木氏、尹乾氏、無鉤氏、無圉氏、無宇氏、無庸氏、余推氏、涉其氏、慶父氏、襄老氏、王孫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堅氏、來緞氏、沉纖氏、邑由氏、利孫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門氏、市南氏、伍參氏、嬰齊氏、棄疾氏、枝如氏、師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輿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藍尹氏、廄尹氏、箴尹氏、樂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權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連尹氏、囂尹氏。
其中斵比氏、伯比氏的後裔子孫中,有省文簡改為單姓比氏、斵氏、伯氏者,世代相傳至今。註:斵,讀音作zhuó(ㄓㄨㄛ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文獻《中國穆斯林雲南昭通地區回族概述》一書的記載,今雲南省昭通市的十六萬回族同胞中,共有一百零八個姓氏,在全國地(市)一級區域的回族當中屬於姓氏最多、內容最豐富的,其中就有比氏回族。
第六個淵源
源於鄂溫克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略》的記載:鄂溫克族布喇穆氏,亦稱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卜拉木氏,世居黑龍江漢古河、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呼倫貝爾(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地,後有鄂倫春族、蒙古族、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lamu Hala。
清朝中葉以後,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蒙古族、滿族布喇穆氏所冠漢姓多為比氏、卜氏、蔡氏、穆氏、布氏等。
得姓始祖
癸比氏(癸北氏)、比干、林堅、己庶其(莒紀公)、熊橫(楚頃襄王)。
遷徙分布
比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在第一千零三十八位,以西河、南安為郡望。
郡望堂號
傳統文化
郡望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南安郡:西漢時期置縣,治所在狄道(今甘肅隴西)。東漢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分漢陽郡再置郡,治所亦在狄道(今甘肅隴西渭水南岸),其時轄地在甘肅隴西縣東部及定西、武山縣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梁國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亦置南安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西部各縣,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郡為縣。
堂號
西河堂:比氏得姓始祖林堅,是殷商忠直之臣比干之子。比干被暴君紂王剖心殺死。比干正妃夫人陳氏懷孕逃往牧野(今河南淇縣)生男名泉。周武王即位,旌表忠烈,徵其後嗣得泉,因泉生於長林山,故賜姓林,易名堅。考河南淇水,地處古黃河之西,世稱西河,故郡望為西河。“西河堂”名源於此。
南安堂:以望立堂。
姓氏名望
國神比干:(公元前1092~前1029年),子姓,沫邑人(今河南衛輝)。著名商朝末期忠臣。比干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為殷商貴族,商三大丁(文丁)之子,名乾。其兄乙繼位後,封乾於比邑(今山東曲阜),稱比干。比干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於道。”比干幼年聰慧,勤奮好學,二十歲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託孤重輔侄兒帝辛。比干從政四十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股,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商朝末帝辛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比干因此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王問比干何以自恃,比干回答:“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王怒道:“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剖比干,視其心。比干因而慘死,終年六十三歲。當時比干夫人媯氏甫孕三月,恐禍及,逃出朝歌,於長林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國神廟位於今河南省衛輝市頓房店鄉國神廟村。比干為商紂王之叔,林氏宗祖。商朝末年,因不滿紂王無道,被剖心殘殺,葬於牧野(今河南衛輝)。比干廟占地四十四萬平方米,規模宏偉壯觀。每年的5月24日,世界各地的林氏、比氏、梅氏、盪氏、王氏、乾氏等宗親會,都要來此參加紀念比干誕辰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