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
早年求學
![段平泰 段平泰](/img/4/4c7/QjN2gzMwMmZkZ2MjV2Y0QGNhdTM2YzN3ATM3QjY4IzNxEDZjFTYhJGMwA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段平泰(1926年6月5日—2024年7月27日),出生於南京。中國著名音樂理論家、教育家、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原復調教研室主任。2024年7月27日17時28分,段平泰先生在北京安詳辭世,享...
《段平泰作品選》是2011年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平泰。目錄 (一)獨唱歌曲 長相思 敕勒歌(為魏啟賢作)祖國,親愛的母親(為魏啟賢作)哥舒歌(為胡靜華作)清平樂?六盤山(胡靜華囑作)詠玫瑰 當我逝去時,親人(When I am dead,my dearest)等郎(為李昌蓀贈林朗西)轆轤把 入社報名的前夜 水利小唱...
《段平泰作品選第一集》是2008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平泰。內容介紹 《段平泰作品選.第1集,多聲部歌曲》內容簡介:段平泰學兄自選了一個作品集,將個人畢生從事音樂藝術活動和專業教學生涯中部分辛勞成果整理彙編問世。選集付梓接近後期時給我寄來選集目錄及部分篇頁,並約我為他寫幾句“序言”置於卷首。一般來講...
《復調音樂上》是1987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段平泰。內容提要 緒論 第一篇 第一章 支聲手法 第二篇 第二章 旋律 第三篇 第三章 對比二聲部輔助教材--分類對位 第四章 對比二聲部 第五章 模仿二聲部 第四篇 第六章 對比三聲部 第七章 模仿三聲部 第五篇 第八章 對比四聲部及更多聲部 第...
《賦格寫作教程》是2007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E.普勞特,譯者是段平泰。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E.普勞特 譯者:段平泰 內容簡介 普勞特是著名的英國音樂理論家及作曲家。他的一套音樂技術理論書籍在英美語種中享有極高聲譽,有德文、俄文譯本,具有世界水平。 在這本《賦格》中,普勞特不拘泥...
段平泰:燕子 錢 苑:小車 羅孝敏:村笛 戴宏威:在內蒙古草原上 外主要曲目 (意)維瓦爾第:七首長笛協奏曲 (德)台勒曼:五首長笛奏鳴曲、12首長笛幻想曲 (德)巴赫:六首長笛奏鳴曲 a小調無伴奏奏鳴曲 長笛第二號組曲 (德)匡茨:長笛協奏曲(G大調、D大調) 長笛奏鳴曲多首 裴格勒斯:長笛協奏曲 ...
作曲系有著輝煌的歷史,曾擁有大批知名的教授和作曲家。前輩已故的有馬思聰、江定仙、肖淑嫻、江文也、姚錦新、許勇三、陳培勛、戴世佺、劉烈武、黃國棟、王樹、沈松濤、熊克炎、戴宏威等。健在的有蘇夏、趙行道、王震亞、黃祖禧、趙方幸、段平泰、趙宋光、徐源、牟洪、李吉提等。面向未來 作曲系的各學科帶頭人在國內...
1958 年到北京郊區永豐屯開門辦學,作曲課師承吳祖強先生,作品分析師承杜鳴心先生,復調師承段平泰先生,民族管弦樂法師承王樹先生,西洋管弦樂法師承陳培勛先生,鋼琴先後師從陸蘊芳先 生和李菊紅先生。這些師長無微不至的教誨,自身如饑似渴的學習,奠定了丁丕業在音樂創作和基本技能上的良好基礎。大學本科這幾年中,...
1952年,徐振民順利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蘇夏教授學習作曲,從陳培勛教授學習配器、從劉烈武教授學習和聲,從段平泰學習復調,從蘇聯專家阿拉波夫學習曲式學,此外羅忠鎔教授也給他很多教益。1955年,徐振民用陝北民歌《三十里舖》改編大型聲樂變奏曲,經蘇聯作曲專家阿拉波夫推薦,這部作品成為他正式發表的第一首...
王好亮,男,生於山東煙臺。現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作曲專業,師從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黎英海、田豐、黃虎威學習作曲;師從吳式鍇、段平泰、牟洪、田聯濤等教授學習作曲理論。人物經歷 王好亮1981年本科畢業,同年進中國音樂學院創作研究室工作。1983年僅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任教作曲理論—...
1983年川音作曲本科(師從高為傑教授)畢業; 1986年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段平泰教授)畢業並留作曲系任教。1991年赴聯邦德國留學。隨著名作曲家H. Lachenman、 E. Karkoschka、U. Süss、K. Huber、R. Ferneyhough、W. Rihm 及 M. Spahlinger 研習作曲;隨著名理論家U. Siegele、S. Schmalzriedt 和R. ...
1959年畢業於北京市第六中學並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羅忠熔(作曲)、熊克炎(視唱練耳)、楊儒懷(和聲)吳祖強(曲式與作品分析)、段平泰(復調)、盛禮洪(配器)、劉育和、彭維明(鋼琴)。1965年畢業留校,同年借調至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團創作組從事音樂創作。1978年調回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任作曲、配器...
1957年至1962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先後學習長笛和作曲,1962年至1967年在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蘇夏、江定仙、陳培勛、楊儒懷和段平泰學習作曲和作曲理論。1973年起在天津音樂學院任教,並先後在台灣南華大學、天津師大和南開大學任兼職教授。現任廈門大學任特聘教授、廈門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天津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家...
朱世瑞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博導;多年來從事音樂創作,以及現代作曲技法和當代中國音樂創作思維的研究;致力於在古典漢語、中國詩詞、雙語結構及跨文化與作曲之間探索新途。1983年川音作曲本科(師從高為傑教授)畢業; 1986年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段平泰教授)畢業並留作曲系任教。1991年赴聯邦德國留學。隨著名作曲...
李忠勇 男, 生於1934年12月25日,祖籍湖北省應山縣(現廣水市) ,漢族。 李忠勇1956年7月畢業於原西南音樂專科學校(後改名為四川音樂學院)作曲系並留校任教。1960年曾赴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進修班學習。先後師從姚以讓、徐傑、段平泰、楊儒懷等先生。個人經歷 在行政工作方面,自1984年擔任過四川音樂學院學報...
1962年保送升學進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從師蘇夏、楊儒懷、陳培勛、段平泰。文革,中斷學習,先後以“反革命”“五一六分子”罪名被關押五年。1973年到天津音樂學院任教。1979年至1982年跟隨許勇三教授學習作曲理論,重點研究巴托克作品。1987年至2005年任《音樂研究》編委。1991年《炎黃風情》首演,投入以西方音樂形式展現...
段平泰的無伴奏合唱《雨水》第三講在大開眼界的三十年我們從兩方現代音樂中學到了什麼?(下)實例分析 賈達群的《響趣》秦文琛的《五月的聖途》5.電子視野下的微分音技術 實例分析 葉國輝《叢林的祈禱》6.拼貼技術、隨機性音樂技術,復風格、行為藝術、觀念藝術 實例分析 王寧的《異化——人類和它們自己世紀末的...
1956年,考取中央音樂學院,先後師從林超夏、黃曉飛學習作曲,師從吳祖強、吳世鍇、段平泰、楊儒懷等學習和聲、復調、作品分析、管弦樂配器法等作曲理論,同時,師從陳振鐸學習二胡,師從劉育和學習鋼琴,師從趙春風學習嗩吶。1959年6月,在中央音樂學院本科期間,創作二胡曲《豫北敘事曲》。1960年8月,創作二胡曲《...
1983年川音作曲本科(師從高為傑教授)畢業; 1986年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師從段平泰教授)畢業並留作曲系任教。1991年赴聯邦德國留學。隨著名作曲家H. Lachenman、 E. Karkoschka、U. Süss、K. Huber、R. Ferneyhough、W. Rihm 及 M. Spahlinger 研習作曲;隨著名理論家U. Siegele、S. Schmalzriedt 和R. ...
部分歌曲在當年發表或使用時未加鋼琴伴奏,在後期的音樂實踐中曾聘請較有經驗的作曲家配寫鋼琴伴奏,此次出版選用這些帶有伴奏的版本呈現,這要特別感謝為此付出心血的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段平泰先生、陳泳鋼先生及當年還是碩士研究生的陳王子陽先生(現為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教師),還有人民音樂出版社前總編、作曲家戴於吾先生...
張文綱/ 黎英海/ 段平泰(國立音樂院)蔡繼琨/ 李嘉祿(福建音專)郭祖榮/ 張肖虎 參考文獻 後記 大文化中的民國鋼琴作品—從編年的角度 附錄 1912 年到1949 年10 月1 日華人鋼琴作品總表 (含鋼琴協奏曲與四手聯彈)作者簡介 張奕明,鋼琴演奏家。美國費城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音樂系鋼琴演奏專業博士。
1977年至1981年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跟隨徐源先生學習作曲,跟隨吳式鍇、楊儒懷、田聯韜、秦西炫、段平泰、牟洪先生學習“四大件”課程。畢業後調至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任教。先後教授和聲、曲式與作品分析等五門課程。曾出版《音樂欣賞教程》、《器樂知識》(第二作者);發表《中西管弦樂隊比較之我見》、《如何...
第二十一課 四聲部第五類:全混合節奏 聽覺與視覺的完美結合 作業修改 固定調+三聲部混合節奏組合範例 第二十二課 經文歌 拉索二聲部經文歌《Oculus non vidit》段平泰二聲部合唱《春曉》拉索三聲部經文歌《Sequuntur Cantiones Trium Vocum》第二十三課 雙合唱隊 寫作要求 雙合唱隊範例二首 附錄 固定調 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