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辯護權論》是2013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死刑辯護權論
- 作者:潘少華
-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53131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死刑直接涉及人的生命,在我國短期內廢除死刑不具有現實可行性的情況下,以程式來制約死刑的濫用成為舉國上下的共識。《2013訴訟法學文庫(1):死刑辯護權論》作者系統梳理了死刑辯護權的基本理論,分析了我國死刑程式中辯護權的實然狀態及其深層凌的原因(包括文化、理念、制度層面),從理論、主體和程式三大主線來構建在應然狀態下的死刑辯護權,提出建立死刑無效辯護制度,死刑程式性辯護以及死刑的量刑辯護等觀點。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死刑辯護權概論
一、死刑概述
二、辯護權的歷史嬗變
三、辯護權的理論內涵
(一)辯護權的概念、屬性和特性
(二)辯護權的理論基礎
四、死刑辯護權的特性
(一)死刑辯護權的普遍性
(二)死刑辯護權的強制性
(三)死刑辯護權的有效性
五、完善我國死刑辯護權的意義
(一)價值層面意義:有利於保障死刑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
(二)制度層面意義:有利於落實“少殺、慎殺”刑事政策構建控辯平衡的刑事訴訟制度
(三)政治層面意義:有利於維護我國民主法治、保障人權的良好國際形象
第二章 我國死刑辯護權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一、我國死刑辯護權的現狀概述
(一)死刑審前程式辯護權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二)死刑一審程式中辯護權的障礙
(三)死刑二審程式中辯護權的問題
(四)死刑覆核程式中辯護權的問題
(五)死刑執行程式中辯護權的問題
(六)死刑審判監督程式中辯護權的問題
二、死刑辯護權運行障礙的成因分析
(一)傳統文化層面的消極影響
(二)“嚴打”和“命案必破”刑事政策的反思
(三)訴訟原則——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的反思
(四)訴訟結構——線形結構不利於死刑辯護權行使
(五)訴訟資源配置不合理1
(六)政法委員會對死刑案件協調機制的反思
(七)辯護律師的集體陷落
第三章 完善死刑辯護權的理念
一、以權利為中心的理念擴張死刑辯護權
(一)權利制約權力的一般原理
(二)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擴張制約司法權力
(三)辯護權的擴張是對國家司法權的制約
(四)死刑辯護權的擴張是對國家死刑司法權的限制
二、以程式正義的理念完善死刑辯護權
(一)程式制約權力的一般原理
(二)死刑正當程式制約司法權力
(三)死刑正當程式維護死刑辯護權的運行
三、以審判權為核心的理念保障死刑辯護權
(一)權力相互制約的一般原理
(二)司法權的分立和制衡
(三)以審判權為核心的理念是保障死刑辯護權有效運行的基石
第四章 我國死刑辯護權主體制度之完善
一、完善死刑辯護的準人制度
(一)死刑辯護資格的設立
(二)死刑辯護資格的考核
(三)死刑辯護律師的培訓
二、死刑辯護評價體系的構建
三、完善死刑辯護的律師收費機制
四、死刑案件法律援助的強化與完善
(一)加大對死刑案件法律援助的資源投入
……
第五章 我國死刑程式中辯護權的具體構建
第六章 死刑程式辯護權擴張的新視野
結語:沉重的求索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潘少華,1972年生,廣東廣州人,法學博士,高級律師,現為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刑事訴訟法和人權保護。1995年6月參加工作,從事律師職業至今,曾獲廣東省司法廳優秀黨員稱號。目前擔任第九屆廣東省律師代表和第九屆廣州市律師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憲法與人權委員會主任。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刑事證據規則研究”,出版著作《刑事證據制度發展與適用》(合著),發表論文2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