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拾荒

歲月拾荒

《歲月拾荒》是當代作家陳建功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1月。

《歲月拾荒》是作者在歲月沉澱後對自我人生方方面面的內心反觀,涵括了以前隨筆中的種種感悟,卻又並非隨意無章的編織羅列。分列的九輯中貫穿著作者日漸成熟的人生體悟,充分展示了他把握世界的情感方式以及嬉笑歌哭的語言風格,其中沉甸甸的藝術感、歷史感和哲學意味,讀來使人意緒難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歲月拾荒
  • 作者:陳建功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首版時間:2022年1月
  • 字數:229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歲月拾荒》是作家陳建功精選散文作品集,收錄了《我和父親之間》《媽媽在山崗上》《平民北京探訪錄》《吾師浩然》《此別無聲亦有聲》《好山好水好安家》《須臾拜倒錦官城》等共九輯五十八篇文章。陳建功的文字,平實中寓深沉,嬉笑中含酸楚。他娓娓道來,如風展霧。他似乎早已洞悉人生的真諦,亦早就與世界達成了和解。陳建功的文學就是他“這一個”的人生,他將自己的閱歷與見解,都融入到散文寫作之中,發人深省,引人深思。該書收錄的作品即是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表現了他文學的“進化”,也在文中閱讀了他的人生。

作品目錄

有滋有味兒的陳建功(代序)
輯一
我和父親之間
媽媽在山崗上
不敢敲門
默默且當歌
後“七七”歲月的驚喜
輯二
涮廬閒話
北京滋味
平民北京探訪錄
消費六記
消費再記
輯三
我作哀章淚悽愴
吾師浩然
和于是之們啜酒的日子
在汪曾祺家搶畫
此別無聲亦有聲
鐵生逸事
合眼逢君惜交臂
重識彭荊風
輯四
須臾拜倒錦官城
好山好水好安家
天地一瓢
鹹寧桂影
泛槎瀘溪河
餘干一日
輯五
《柏楊小說精選集》序言
“陽光老人”的孩童時代
用心去追趕一個偉大的靈魂
“許淇畫展”前言
國風因詩遠 秋山覓韻長
鐵肩辣手 盛世危言
面對夢魘的表情
慧眼只須顧盼間
迷人的抗爭
“吳建明水墨畫展”賀序
輯六
“死生契闊”
我與《北京文學》
關於《幌馬車之歌》
三個“換……”
喧囂的時代與文學的定力
四合院的悲戚與文學的可能
輯七
《北海市志》序
雙城飛去來
欽州問陶
少年時代的一次出走
珍惜北海
輯八
夜巡華盛頓
相會在紐約
耳垂
“門”里撿拾的故事
我也說“阿門”
芳草萋萋匹茲堡
踏訪基羅亞火山
輯九
馮牧之憂今猶在
共同走過覺醒時代
厚積而發之宏闊
艾蕪——文學生命力的啟示
在綿密與細膩的後面
讀《書遠堂六年記》

作品鑑賞

《歲月拾荒》第一輯中,作者通過回想自己與親友之間的關係,探索了人生命存在的方式。在《媽媽在山崗上》中,作者著重描寫了母親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比如督促他寫日記、鼓勵他讀名著、激勵他寫好作文等,對他文學寫作的引導。在媽媽的幫助下,作者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不敢敲門》中,作者描繪了年輕做礦工時的師傅,重點回憶了師傅在當年命懸一線的事故中對自己的照顧,以及自己當作家後與他不計名利的交往。師傅的親如家人、古道熱腸、不卑不亢、堅強倔強躍然紙上。在《默默且當歌》和《後“七七”歲月的驚喜》中,作者回憶了自己在北大求學時的老師和同學。那些水房裡自由自在的無厘頭歌唱,那些規模浩大的學術研討、那些活躍的學生社團、熄燈後的宿舍夜談、對老師的仰望,還有畢業後的重聚都讓人感到親切無比、自然有趣。
第二輯描繪日常生活的林林總總,在煩冗的日常瑣事和情緒里找到樂趣。以《涮廬閒話》為例,北京的涮羊肉早已不知被多少人寫過,羊肉火鍋的吃法,也早已被散文家們說盡。而陳建功的《涮廬閒話》卻道出另一番神氣,洋溢著一個個性化的作家津津樂道的人生滋味。這一專以北京滋味為話題的小輯中,除了寫涮羊肉,還寫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不腥不膻,齒頰留香”的月盛齋醬羊肉,全聚德和便宜坊的烤鴨、信遠齋的酸梅湯、融匯南北的譚家菜,等等。口齒生香並不是陳建功撰文的旨趣,他關注的是被現代生活湮滅的文化,意欲以“日常生活”魅力向高踞於凡塵之上的美學發出挑戰。品咂舊京人物,未嘗不是一種“北京滋味”。《消費六記》和《消費再記》則以自身遭遇,繪聲繪色地再現了“我”遭遇時尚面對異象的驚詫、尷尬、無奈與自嘲。陳建功把自己所歷所聞,把可能的鬱悶、惱怒、尷尬甚至悲哀,都化作諷刺或自嘲的哂笑。
第三輯用八篇隨筆記載了八位師友,在對與他們交往趣事的描繪中凸顯了每個人的個性風骨,也不難看出他們在作者為人為文道路上的位置。《我作哀章淚悽愴》主要記載了吳組緗先生1978年復出重登講壇,為北大學生們“做天鵝之唱”——先生“身材瘦削,朗目疏眉,穿著一身淺灰色的中山裝,風骨岸然”。他在講課時,“肅然下面就潛藏著悲壯”,但“話題連類古今,典故趣聞信手拈來”“悲壯的一幕又成了一種享受”。《吾師浩然》則記載了作家浩然對他的指導與幫助。陳建功並不為尊者諱,他坦言恩師浩然“是一個被人誤解、引發爭議的作家,甚至也不乏遭遇潑來的污水”,但他見證了浩然在文化專制主義盛行時代的苦惱、懷疑、厭惡乃至逃避,“沒有助紂為虐,甚至還有消極和抵制”。在這一輯,作者還記下了和表演藝術家于是之以及相關的朋友“啜酒的日子”,記述了藝術家們在黯淡時代對藝術理想和信仰的堅持,還寫到了作家汪曾祺任光椿彭荊風史鐵生等。
第四輯記述了六座城市,作者為每座城市勾勒了性格肖像。在《須臾拜倒錦官城》中,作者通過“天安門廣場大的茶樓”“搓麻”的壯景寫了成都的慵懶、安逸與人性化,又通過對成都地震後活動板房區的描寫,寫了成都的處變不驚、安之若素、從容不迫、樂天知命。在《好山好水好安家》中,作者寫了鄂西北鄖西縣安家鄉自然景色的美麗與神奇,文中充盈著安家“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伴”的智慧氣質。在《天地一瓢》中,作者寫了都江堰工程的巧妙和歷史,凸顯了都江堰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道法自然的傳統哲學智慧。在《鹹寧桂影》中,作者寫了鹹寧的桂花,通過“用竹竿‘打花’時的噤聲”細緻描繪了當地人對桂花的推崇並由此勾勒出鹹寧的從容、大氣、素樸。在《泛槎瀘溪河》中,作者寫了在瀘溪河泛舟的情景,突出描繪了瀘溪河的清澈、碧綠、歷史、漁舟。《餘干一日》寄寓著對地域文化況味的咀嚼。
第五輯的作品序跋、研討發言文字,鞭辟入裡的評點,尤為令人信服。作者往往在寥寥數語中就可以抓住每篇作品如何寄託了作家的心性,藉以讓讀者認知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和美學追求,由此給讀者一個扎紮實實的讀書感受。《〈柏楊小說精選集〉序言》中,作者對柏楊小說的評價是“好讀”卻不俗,“曲高”而和者眾。在《“陽光老人”的孩童時代》中,作者認為阮波的《我的童年》里蘊含了美好的、良善的、平和的、奮發的精神。在《用心去追趕一個偉大的靈魂》中,作者將陸正偉《巴金,這二十年》評價為“生動感人,趣味橫生”“把一個仁慈而又執著、溫和而又深情的老人呈現在我們面前”。《“許淇畫展”前言》中,作者從一般化的“前言”窠臼中躍然而出,以散文詩的激情,描述許淇的畫作“繪景狀物,栩栩如生;漢石隋泥,水痕墨氣,萃乎其間”“有氣吞萬里之氣。然又寬容而謙和”。
第六輯值得注意的是三篇涉及文學發展趨勢的演講,可以看出作者對文學發展進程具有敏銳的洞察力。《三個“換……”》一篇,作者通過回憶1984年底在杭州西湖畔展開的青年作家與評論家的對話會,介紹拉美文學對生命狀態的質疑,對思考世界方式的質疑乃至對藝術表達方式的質疑。他認為中國的作家們也到了質疑自己的生存方式、思考方式乃至表達方式的時候了。在《喧囂的時代與文學的定力》中,作者表達了自己對商業時代以及商業時代中文學使命的看法。在《四合院的悲戚與文學的可能》中,作者將四合院當作傳統文化的表征,反思了傳統文化的衰落與文學的價值。以四合院為代表的傳統文化“隱忍謙恭,尊卑有序,其樂融融”,但在現代文明中被挑戰,被碰撞,被誘惑,被瓦解,它惶恐、悲戚、憤怒、抵抗。而文學的價值和使命就在於把這種文化中人的心靈天地剪裁下來,留諸後人。
第七輯通過對故鄉廣西北海的回憶,在生命的源頭表達了對生命的珍惜之情。在《〈北海市志〉序》中,作者在回顧北海歷史的同時,抒發了對故鄉的眷戀:“北部灣茫茫海天,點點歸帆,每在念中。前年曾奉先父母遺骸歸葬北海之神仙嶺上。自此南國子規,夜夜夢啼。”在《雙城飛去來》中,作者回憶了自己從北海初到北京融入北京生活的經歷,又回憶了自己從北京回到北海的經歷。在雙城生活以及與當地人交流的對比中感慨了歲月滄桑。在《欽州問陶》中,作者描繪了欽州特產坭興陶,“質地細密,圓潤拙樸,瑩瑩如泛金石之光,沉沉似藏漢唐之韻”,通過對坭興陶的審美可以達到“美美與共”。《珍惜北海》是《北海日報》記者對作者的訪談。作者講了很多自己的逸事並隨之抒發了伴隨這些逸事的生命隨感。作者借對故鄉的回憶和感懷表達的是對生命的珍惜。故鄉是給予作者生命的地方,珍惜故鄉就是珍惜生命,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
第八輯寫的都是作者的異國見聞。在《夜巡華盛頓》中,作者描述了因機緣巧合與一位美國警察交往的有趣經歷。在《相會在紐約》中,作者寫了跟姑姑一家在紐約一起過聖誕節的情景。在《耳垂》中,作者寫了他參觀的美國老人院。在《“門”里撿拾的故事》中,作者寫了他參觀的美國青少年戒毒機構。在《我也說“阿門”》中,作者寫了與美國朋友一家同桌吃飯的故事。在《芳草萋萋匹茲堡》中,作者寫了參觀匹茲堡煤礦區的經歷。在《踏訪基羅亞火山》中,作者寫了對夏威夷基羅亞火山的遊覽。異國他鄉最容易激發人內在的頑皮和冒險精神,作者因此用這七件遊歷經歷勾勒了自己的頑皮與冒險,比如在華盛頓夜行、與警察打交道、去匹茲堡看礦坑、遊覽可能隨時會爆發的火山等。在遊歷中,作者也揭示了他所遭遇的美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寫到了與美國人跨文化的情感交流。
第九輯是作者對欣賞的名家作品的點評。在《馮牧之憂今猶在》中,作者將馮牧文藝理論的核心觀念總結為“尊重藝術規律”,並贊其為“高瞻遠矚”“真知灼見”。在《共同走過覺醒時代》中,作者記述了當年閱讀馮驥才的《鋪花的歧路》《三寸金蓮》《神鞭》等諸種新時期小說的感受,將馮驥才小說的總體特點概括為向文化底蘊深入開掘的“寫人生”。在《厚積而發之宏闊》中,作者記載了閱讀白描的《天下第一渠》的感受。作者認為這部作品客觀求實,創造了有我之境。在《艾蕪——文學生命力的啟示》中,作者提出了自己對艾蕪作品的解讀。他從《南行記》入手,將艾蕪作品產生影響的原因總結為“堅定的情感指歸和不懈的藝術追求”,作品有民俗風情畫之美,其中的人物更是充滿了生命的尊嚴與活力。作者評價的對象都是自己不熟悉但欣賞的作家的作品,這是在為觀看世界創造出另一種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空間。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3年11月5日,《歲月拾荒》入圍2023花地文學榜年度散文榜單。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歲月拾荒》
2022年1月
中國文史出版社
978-7-5205-2700-2

作者簡介

陳建功,廣西北海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作家出版社社長,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代表作:短篇小說集《迷亂的星空》、中短篇小說集《陳建功小說選》《丹鳳眼》、中篇小說《鬈毛》、中篇小說集《前科》、散文隨筆集《從實招來》《北京滋味》、長篇小說《皇城根》(合作)等。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小說獎以及其他重要獎項,並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作品《找樂》《丹鳳眼》《飄逝的花頭巾》等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拍攝上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