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廣記(外六種)

歲時廣記(外六種)

《歲時廣記(外六種)》是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芮方,張楊溦蓁 等點校

基本介紹

  • ISBN:9787308199780
  • 作者:劉芮方、張楊溦蓁 等點校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2月
  • 定價:188.00
  • 裝幀:精裝
  • 叢書:中華禮藏
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華禮藏·禮俗卷·歲時之屬》第3冊。禮俗者,禮儀之於風俗也,乃言指民間習慣形成的具備禮儀特點的習俗。從人類學角度考察,禮俗應當先於禮制而產生,可以自在自為地傳承與發展,並成為禮制產生與發展的基礎,即所謂俗先與禮,禮本於俗,而“禮失求諸野”。因而,“禮制”之壤當在“風俗”,但二者之區別應在於是否得到官方認可並制度化;而“禮俗”的概念則應當是介於“禮制”與“風俗”之間,是以民間生活為基礎、以禮儀制度為主導的,在一定程度上兼具形式的自發性和內容的複雜性特點,有利於創造與維繫井然有序、溫馨美好的世俗社會生活。故《荀子》雲“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荀子·非十二子》),“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展開全部) 本書為《中華禮藏·禮俗卷·歲時之屬》第3冊。禮俗者,禮儀之於風俗也,乃言指民間習慣形成的具備禮儀特點的習俗。從人類學角度考察,禮俗應當先於禮制而產生,可以自在自為地傳承與發展,並成為禮制產生與發展的基礎,即所謂俗先與禮,禮本於俗,而“禮失求諸野”。因而,“禮制”之壤當在“風俗”,但二者之區別應在於是否得到官方認可並制度化;而“禮俗”的概念則應當是介於“禮制”與“風俗”之間,是以民間生活為基礎、以禮儀制度為主導的,在一定程度上兼具形式的自發性和內容的複雜性特點,有利於創造與維繫井然有序、溫馨美好的世俗社會生活。故《荀子》雲“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荀子·非十二子》),“遇君則修臣下之義,遇鄉則修長幼之義,遇長則修子弟之義,遇友則修禮節辭讓之義,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無不愛也,無不敬也,無與人爭也,恢然如天地之苞萬物。如是則賢者貴之,不肖者親之”(《荀子·儒效》)。自漢代應邵《風俗通義》以來,歷代學人多有述其所聞、條其所遇之禮俗者,或筆記偶及,或著述專論,數量之伙,可汗馬牛也。今特設“禮俗卷”以集其精華。本書包括《歲時廣記》《賞心樂事》《月令解》《養生月覽》《乾淳歲時記》《歲華紀麗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7種。 劉芮方,男,1983年生,河南南陽鄧州人。2001年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畢業後跟隨詹子慶先生學習先秦史和先秦文獻,於2007、2011年依次獲得中國古代史碩士、博士學位。現為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目前主持有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青年項目等課題,在《史學月刊》、《古代文明》、《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要從事先秦史、先秦文獻、國學典籍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張楊溦蓁,女,1992年生,湖北荊州人。201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現為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