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里戰鬥

武陵里戰鬥

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在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一部在朝鮮人民軍配合下,在朝鮮德川以南,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及其指揮的南韓(韓國)軍誘至預定戰場後,以神速的動作,插入敵人縱深,於武陵里向南韓軍發動的突襲戰鬥。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陵里戰鬥
  • 時間段: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
  • 事件: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中
  • 意義:是扭轉朝鮮戰局的一次戰役
背景,過程,事情經過,渡過難關,結果,殲滅了南韓偽軍,成功原因,點評,

背景

武陵里位於後仙遊峰西邊一條西走向的山溝里,溝口大同江奔流南下,沿江岸有去德川的主要交通幹線,並行的鐵路和公路橋跨在溝底河口上,這就是武陵橋。在橋附近,大同江西岸是懸崖絕壁,因此,武陵橋就構成了德川去南川的咽喉。
志願軍入朝參戰並取得第一次戰役的勝利,使"聯合國軍"在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的計畫徹底破產。11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確定,在未完全判明中國軍隊參戰意圖前,繼續堅持以軍事進攻迅速占領全朝鮮的原定計畫,同時批准"聯合國軍"總司令D.麥克阿瑟關於轟炸鴨綠江上所有橋樑的計畫。
在朝鮮戰場,麥克阿瑟準備發動"最後的攻勢",計畫先以地面部隊進行試探性進攻,查明志願軍實力和行動企圖,以航空兵摧毀與封鎖鴨綠江上所有橋樑和渡口,阻止中國繼續向朝鮮戰場增兵;然後以美軍第10軍在東線經長津湖西進,美軍第8集團軍在西線由清川江北上,兩軍在江界以南武坪里會合,再向北推進,趕在鴨綠江冰封前搶占全朝鮮。為實現這一計畫,"聯合國軍"將在漢城的美軍第25師和新到朝鮮的土耳其旅、英軍第29旅調至西線,將新到朝鮮的美軍第3師調至東線。此時"聯合國軍"在前線的地面部隊增至5個軍共13個師3個旅另1個空降團,計22萬餘人,比第一次戰役增加8萬多人;擁有飛機1200餘架。
第一次戰役即將結束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判斷"聯合國軍"可能重新組織進攻,提出了鞏固勝利、克服當前困難、準備再戰的方針,如敵再進,則讓其深入後殲擊之。11月5日,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意彭德懷提出的方針,並指出:德川方面甚為重要,志願軍必須爭取在元山順川鐵路線以北區域創造一個戰場,在該區域消耗敵人的兵力,把戰線推到平壤至元山一線,而以德川、球場、寧邊以北以西區域為後方,才能對長期作戰有利。同時確定第9兵團(轄第20、第26、第27軍計12個師)立即入朝,在東線擔任江界、長津方面的作戰任務。9日,毛澤東再次指出,志願軍應爭取在一個月內,東西兩線各打一兩個仗,殲敵七八個團,將戰線推進至平壤、元山一線。
據此,志願軍採取內線作戰、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方針,計畫在西線將"聯合國軍"誘至大館洞、溫井、妙香山平南鎮一線,集中6個軍殲滅之;在東線將其誘至舊津里、長津一線,由第9兵團殲滅之。此時,志願軍已達9個軍30個師38萬餘人,在東西兩線均形成優勢兵力。為開展敵後游擊戰以配合正面作戰,經志願軍與人民軍商定,由志願軍第42軍2個營和朝鮮人民軍1個聯隊組成游擊支隊,滲透到孟山、陽德、成川之間地區,破壞交通運輸,襲擾敵人,並聯絡在敵後的人民軍部隊。
11月6日,"聯合國軍"以一部兵力開始實施試探性進攻。志願軍按預定計畫以部分兵力節節抗擊,主力向後轉移,7日開始先後放棄黃草嶺、飛虎山、博川和德川等地陣地。10日,"聯合國軍"全線向北推進,但行動比較謹慎,前進速度緩慢。志願軍為誘其儘快進入預定戰場,分散其兵力,遂於16日停止阻擊中的反擊行動,繼續北撤。"聯合國軍"被志願軍繼續後退所迷惑,錯誤判斷是"怯戰退走",兵力"最多不過六七萬人",便加快進攻速度。至21日,其西線部隊進至嘉山、龍山洞至德川、寧遠一線,東線部隊進至長津湖地區,完成了戰役展開。此時,志願軍主力已全部轉移至預定集結地域,西線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軍和第42軍主力已分別到達定州西北、龜城、泰川、雲山、德川以北及寧遠東北地區,東線第9兵團已全部到達長津湖地區。
志願軍戰士在黃草嶺陣地上修築工事志願軍戰士在黃草嶺陣地上修築工事
11月24日,"聯合國軍"在全線發起聖誕節(12月25日)結束韓戰的總攻勢。志願軍為進一步使敵人產生錯覺,繼續以部分兵力實施運動防禦,至25日將"聯合國軍"誘至預定戰場。
1950年11月25日黃昏,志願軍在西線發起戰役反擊。當時,第38軍的任務是:在球場地區以一部兵力阻擊敵人,軍的主力向敵後實施穿插迂迴,配合正面攻擊部隊殲滅位於德川附近的南韓軍第7師。為保證完成這一任務,軍首長決定該軍的偵察連和第113師師部偵察連,加強工兵分隊,攜帶電台、報話機,並配以英語和朝鮮語的翻譯人員以及其他保障人員,組成一支近600人的先遣支隊,於11月24日夜插人敵縱深,於26日晨8時炸毀武陵橋,切斷敵人退路,阻敵南逃北援,配合正面志願軍主力殲敵。
志願軍第42軍指戰員在黃草嶺陣地上指揮戰鬥志願軍第42軍指戰員在黃草嶺陣地上指揮戰鬥
軍首長指定張魁印任支隊長兼政委,第113師偵察科長周文禮任副支隊長。此外,朝鮮平安南道內務署署長吳明珠率各郡內務署的負責人共13人配合支隊行動。支隊組建後,開赴前沿的松山里北側集結,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經過研究敵情,勘察地形,確定了沿大路由松山里、浦洞、新坪洞方向穿插的方案。

過程

先遣支隊於24日22時出發。第113師偵察連為前衛,連長率5名戰士擔任尖兵。進入敵前沿後,發現路兩側的山上有人活動,並有鐵鍬挖土的聲音,斷定敵人正在構築工事。這時,突然發現路旁有兩名敵哨兵,我尖兵乘其不備,將其捕捉,經教育令其擔任嚮導。進入浦洞居民點看到房屋內燈火通明,室內的敵人有的已經熟睡,有的忙著做飯,我們未予理睬,繼續隱蔽前進。向前行約20里,見公路上有5輛敵人的汽車正高速向西行駛,路邊一所小屋內燈火通明,我們也不予理睬。
第42軍先敵搶占黃草嶺、赴戰嶺組織防禦第42軍先敵搶占黃草嶺、赴戰嶺組織防禦
到達大同江渡口附近的新坪里,前衛連派人進居民點找嚮導,剛一進屋,即與敵人遭遇,前衛連見室內敵人騷動,便先敵開火,斃傷敵人數十名,俘敵6名。據俘虜供稱,該處為敵一個大隊,共約300人,莫灘哩水電站有“聯合國軍”一個聯隊駐守。這時,支隊尖兵班已越過大同江,控制了江岸附近的制高點,掩護全支隊沿著水深1米的徒涉場順利地渡過大同江。

事情經過

支隊過大同江後,稍事休息,即按原計畫改由軍偵察連擔任前衛。行進到一個有幾戶人家的居民點,發現敵哨兵正在路上放哨,兩眼盯住我們,我們怕他看出破綻,派人用肩把他扛下路溝,等這個哨兵爬上來繼續遊動時,我先頭分隊已順利通過。軍偵察連一班長郭運興進屋找嚮導,又與敵人遭遇,郭運興立即向室內投了5枚手榴彈,並用衝鋒鎗向敵人掃射。敵人紛紛竄出屋外向我射擊,我們的機槍也向敵人開火。敵人大部分被消滅,少數逃散。郭運興在戰鬥中不幸中彈犧牲。當到達莫灘里水電站的大堤東側時,堤頭堡內的守軍向我猛烈射擊,我看到從水電站的大堤上強行通過不利,便立即派偵察連第2排就近占領陣地,掩護主力急速登上楊柳峰。這時是11月25日拂曉,部隊一面做了應付敵人進攻的準備,一面向軍指揮所報告了情況。
11月25口上午,支隊在楊柳峰召開了黨員幹部會,著重研究和部署破襲武陵橋的行動方案。由於涉水過大同江,幹部戰士的下半身衣服都凍了一層冰,加上一夜的行軍作戰,大家既累又餓,而山上又不能生火煮食,只好含著雪吃點乾糧。但因穿插行動的成功,途中三次戰鬥的勝利,和軍首長的表揚鼓勵,人人情緒高漲,對戰勝困難,完成炸橋任務充滿了信心。

渡過難關

25日15時,支隊向武陵里出發。在既無道路又無嚮導的情況下,副支隊長周文禮走在隊伍的先頭,以他用地圖判定方位的經驗,依靠一份五萬分之一的地圖,掌握部隊行動方向和行進路線,時而走山腰,時而走山樑,行進數十里,沒有走錯方向。支隊進到後仙遊峰,請了一位朝鮮老鄉作嚮導,他順利地領我們到達武陵里。至此,部隊已兼程行軍120里。這時正是11月26日凌晨4時30分,距上級規定的炸橋時間還有三個半小時。
張魁印和周文禮對部隊進行了戰前緊急動員,部隊立即投入了緊張的炸橋準備工作。炸橋任務由軍偵察連擔任。該連指導員率第3排擔任警戒,連長率領第1排和第2排(欠第6班)負責殲滅守橋的敵人,第6班由張魁印率領執行炸橋任務。第113師偵察連由周文禮指揮,掩護軍偵察連炸橋和抗擊南逃北援之敵。

結果

當時武陵橋兩頭有敵人的哨兵。橋北路東的校舍內駐有守橋南韓偽軍百餘人,剛剛起床,正在洗漱。軍偵察連主力乘敵不備,突然發起攻擊,屋內敵人大部被殲,少數逃人山中。第3班在班長劉振帶領下迅速過河,占領了橋南高地。第6班副班長姜興玉率爆破組飛奔大橋,安放好炸藥和接好導火索。6時50分發現橋南公路拐彎處由南向北開來5輛滿載彈藥的敵軍卡車,我們待其行至距離大橋約50米時,將橋炸毀,同時向敵軍卡車開火,有2輛被我擊毀,3輛掉在橋下。這時由德川方向南逃之敵已蜂擁而至,共有坦克和汽車百餘輛。
其先頭部隊剛到橋頭,就被軍偵察連第2排以猛烈的火力打得四散奔逃,偵察支隊乘機占領552.3高地。這時,有一股敵人搶占了橋北的高地,在六七十架敵機的配合下,企圖掩護南逃之敵。我們先遣支隊在武陵里與敵人經過一整天的激戰,擊退敵人四次較大規模的進攻,終於守住了陣地。

殲滅了南韓偽軍

26日傍晚,我軍主力占領德川,殲滅了南韓偽軍第7師的大部,達成切斷、阻援目的。

成功原因

究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條:
第一,正確選擇穿插路線。在敵人大兵團作戰的戰役布勢中,空隙是客觀存在的,錯覺和不意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認真地研究分析敵情和地形,總能找到正確的穿插路線。這次志願軍選擇走山谷大道,在松山里、浦洞、新坪里方向從敵人兩個師接合部的間隙插入其縱深,就是利用了敵人的錯覺和不意。如果走山間小道越過敵人前沿,雖然隱蔽,但很有可能被陣地上的敵人發覺,而且容易走錯路。
第二,先遣支隊的編成應根據任務而定。擔任戰役性穿插的先遣支隊,一般應以一個加強營或一個加強團為宜。這樣,既便於機動,又便於獨立完成作戰任務。這次武陵里戰鬥,因當時的條件有限,沒能得到更多的加強。如果當時能夠適當加強一些輕便而威力大的反坦克和防空火器以及現代化的通信工具,對完成任務會更加有利。
第三,先遣支隊應由派出單位首長直接掌握,以利圍繞總的意圖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次武陵里戰鬥,從支隊的組成、指揮員的選定,準備工作的進行、插入口的選擇、行動路線的確定、正面部隊的配合等等,都是由軍首長直接確定的。支隊在敵縱深內活動時,不斷地用無線電向軍首長報告情況,軍首長適時給予行動指示,因而各種戰鬥活動都完全符合上級企圖。
第四,在敵縱深內處置各種情況果斷。打,打得突然、猛烈、兇狠,把敵人置於被動,戰而勝之。守,守得頑強,並充分利用有利地形,節約兵力,用最大的努力捕捉和創造戰機,使用小分隊出奇制勝,爭取時間。走,走得利索,不拖泥帶水,不留“尾巴”。情況不利時,能果斷地撤出戰鬥,迅速擺脫敵人,恢復主動。在行動中,隨時注意隱蔽,靈活採取化裝、偽裝、封鎖訊息、製造假象等方法,在總的意圖下,千方百計消滅敵人,保存自己,以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
第五,先遣支隊作戰和生活所需物資,主要靠自身攜帶,但也不放棄可能條件下取之子敵,取之子民。這次武陵里戰鬥,志願軍取之於敵有兩次,取之於民的也有兩次。傷病員一般由自己救護,遇有機會交兄弟部隊後送。也有一次是交當地民眾隱蔽救護的。
第六,先遣支隊在敵後活動,特別是在異國作戰,必須認真執行黨的政策,爭取更多的民眾同情和支持。志願軍這次在敵縱深內所以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任務,就是充分地依靠了當地民眾。如在選擇突破口時,浦洞的民眾向我們提供了敵人接合部的情況;先遣支隊行進到後仙遊峰時,有一位朝鮮老人給我們帶路,使我按時準確地到達武陵里。在武陵里戰鬥中的重傷員,都安置在當地民眾的家中治療,直到傷愈後才歸隊。

點評

此戰,對保障軍的主力殲滅南韓軍第7師起了重要的作用,曾被志願軍總部譽為“我軍敵後破襲戰的範例之一”。後來人們看到的軍事教育片《奇襲武陵橋》和故事影片《奇襲》,就是以這個戰例為背景拍製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