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訓行乞興學,武訓生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東堂邑柳林鎮武家莊一貧苦農家。自小討飯,替人打零工。21歲時在地主李某家做工,因目不識丁被騙,不僅未得到扛活三年的血汗錢,反慘遭毒打被解僱,遂生“為貧寒”行乞興“義學”之念。自1859年至1888年武訓行乞30年,得2000兩銀子,在堂邑、館陶、臨清創辦了三處義學。武訓集資興學的主要方法是乞討,然後用所得錢財置學田收租金或放債生息,及向官府和官員募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訓行乞興學
- 出處:齊魯文化大辭典
武訓行乞興學,武訓生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山東堂邑柳林鎮武家莊一貧苦農家。自小討飯,替人打零工。21歲時在地主李某家做工,因目不識丁被騙,不僅未得到扛活三年的血汗錢,反慘遭毒打被解僱,遂生“為貧寒”行乞興“義學”之念。自1859年至1888年武訓行乞30年,得2000兩銀子,在堂邑、館陶、臨清創辦了三處義學。武訓集資興學的主要方法是乞討,然後用所得錢財置學田收租金或放債生息,及向官府和官員募捐。
武訓(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縣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訓則是清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武訓先生是中國近代民眾辦學的先驅者,享譽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處義學,教育了無數窮...
《武訓傳》是崑崙影業公司出品、孫瑜執導的劇情電影,由趙丹主演,於1950年公映。該片講述了少年武訓的苦難生活和他從青年時代起由“行乞興學”的故事。劇情簡介 1949年12月5日,是武訓誕辰一百一十一周年紀念日。山東省堂邑縣柳林鎮...
《武訓先生》通過武訓從自發到自覺地行乞興學的經歷,刻畫出一個篤誠於信念,以殉道精神投身民間教育的“一代奇丐”形象,詮釋卑賤與崇高、貧窮與富有的深層意義。20歲的武訓在姨夫張老辮家幫工3年,本想領到工錢回家置地娶妻,誰知...
孫之雋先生受武訓行乞興學的奇特義舉影響極深,一生曾三次作畫武訓傳。1933年撰文並作畫《武訓的故事》在《大公報》上連載。1936年又和段承澤合作《武訓畫傳》,在天津《大公報》連載,1938年出版《武訓先生畫傳》單傳體,後由陶...
在他去世之前,興辦了柳林、楊二莊、御史巷三所義塾。致此,武訓先生被讚譽為普及教育之先導,私人興學之表率。早在民國十六年冬天,段承澤將軍(1897-1940)(河北定縣人)駐軍泰安時,聽到朋友們談及堂邑武訓行乞興學的故事,深受...
武訓的故事 武訓(1838~1896),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縣柳林鎮武莊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訓則是清朝廷嘉獎他行乞興學時所賜。武訓7歲喪父,乞討為生,求學不得。14歲後,多次離家當傭工,屢屢受欺侮,甚至僱主...
共有豎碑26通,每個碑高3.1米,碑文為近現代國家名人(馮玉祥、郭沫若等)、名校(北師大、山師大等)所題,展示了武訓行乞興學對後世的重大影響。武訓雕像 1938年12月,著名雕塑家丁雲樵先生曾作武訓半身石雕像,此像毀於50年代。
冠縣武訓實驗國小(原名冠縣商業局聯辦國小)位於冠縣教育路北首,是以我國近代行乞興學的著名平民教育家武訓先生名字命名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國小。2013年9月1日,學校搬遷到新校址,並更名為“冠縣武訓實驗國小”。學校大力弘揚武訓精神,...
通過歌曲的形式歌頌武訓先生的高尚品格、偉大精神和義教功德,傳遞正能量。作品由青年詞曲作家、音樂製作人陳國祥作詞、作曲。創作背景 歌曲以“中國行乞興學第一人——武訓先生”真實、感人的事跡,和對後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為背景進行創作...
武瘋子:世人皆濁我獨清 柳敬亭:著名評話藝術家 甘瘋子:危難之際顯身手 楊岫:經世致用一布衣 陳世元:教種甘薯濟蒼生 武訓:行乞興學感天地 寇連材:苟利國家生死以 翁曾坤:蘇武再世節不辱 孝子烈女 薛文:兄弟輪傭以養親 魏...
2.武訓行乞興學 3.辜鴻銘倒拿報紙 4.珍妃投井 5.一萬八千金的煙泡費 背面 一、政治 1.虎門銷煙(1839年)2.太平天國運動 3.辛酉政變 4.洋務運動 5.維新運動 6.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 二、軍事 1.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
扛活期間,因目不識丁,被僱主賴去不少血汗錢,遂悟出沒文化是窮人貧苦的根源,於是立志行乞建義學,請名師,召當地貧苦生童就學。自清鹹豐九年(1859年)始,武訓開始行乞興學。他食無定餐,宿無定所。足跡遍至山東、河北、河南...
“千古奇丐”武訓,以行乞興學而聞名於世。近代和現代,著名學者傅斯年,書法家湯士俊,國畫大師呼?齋、李苦禪,聲樂鋼琴家李傑,琵琶藝術家楊少彝,箏壇名師金灼南,教育家楊萬選等,他們所從事的事業對全區乃至全國都產生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