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地區構造解析及成礦規律

《武當地區構造解析及成礦規律》是由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鄂西北地質礦產調查所、河北地質學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晉鑣、秦正永、劉興義、雷世和、胡小蝶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當地區構造解析及成礦規律
  • 成果登記號:19960127[07789]
  • 第一完成單位: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鄂西北地質礦產調查所、河北地質學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60127[07789]
項目名稱
武當地區構造解析及成礦規律
第一完成單位
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鄂西北地質礦產調查所、河北地質學院
主要完成人
陳晉鑣、秦正永、劉興義、雷世和、胡小蝶
研究起始日期
1991-06-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4-05-09
主題詞
武當;解析;成礦規律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本成果由《湖北省武當地區構造性質及成礦條件研究》和《鄂西北火山岩金(景研究》兩份報告結合而成。前者屬地礦部定項科研基金項目;後者為科技攻關項目《中國火山岩、次火山岩地區金礦的主要類型、控礦條件找礦方向的研究》的下屬專題,編號:90051-03-1一7。 提出該晉寧一加里東期)存在伸展構造體系,其表現形式為多層次多期次的剝系,有以下五個巨大的滑脫構造面:武當群底部(變基性火山岩底部)武當群變酸性火山岩段與變基性火山岩段之間的滑脫構造面;武當群變酸性火山岩段之間的滑脫構造面;下震旦統耀嶺河群與武當群變沉積岩構造面;耀嶺河群與陡山沱組之間的滑脫構造面。 印之期以逆沖推。將武當推覆體劃分為五個推覆岩席,它們從北向南以疊瓦扇形構造樣個岩席分別建立了構造一岩性(地層)層圈系統,對巨觀微觀構造進行識別出多層次、多期次的順層滑脫斷層、剝離斷層、韌脆性推覆斷層。粒鋯石測年法獲得了一批新的測年數據,並首次獲得銀洞溝大型Ag-Au礦齡值(205±6Ma)。 提出印支期前滑脫構造面控制礦床展布、疊加推覆位富集的新認識;提出了礦源層(岩)、中酸性侵入體、大型糜棱岩帶切帶“三位一體”的成礦模式;進而提出了4個成礦帶、2個重點成礦預礦預測區,其中銀洞溝推覆岩席內西溝地段是該區最有利的找礦遠景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