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計算機學院

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計算機學院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是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下設學院,也是全國最早建立的計算機科學院系之一。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教學與科研歷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計算技術專業。1978年,在此基礎上又組建了原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系。1997年,武漢大學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設有2系1所1中心和1個軟體基地。1999年,武漢大學學院精簡學院,原數學科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併組建成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2001年,由武漢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系以及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計算中心、湖北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計算機教研室共同組建成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2018年,學校學科調整,由原計算機學院、原國際軟體學院、原國家網路安全學院合併組建了新計算機學院和新國家網路安全學院。

據2024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4個科學學位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有4個科學學位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有3個本科專業。學院有教職工230人,其中專任教師170人。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127人,其中本科生2146人,全日制研究生846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計算機學院
  • 外文名:SchoolofComputerScience,WuhanUniversity 
  • 簡稱: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 
  • 所在地:湖北省武漢市
  • 創辦時間:1958年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武漢大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邊金鸞(黨委書記) 、院長:杜博(院長) 
  • 本科專業:3個(截至2024年12月) 
  • 碩士點:科學學位碩士點4個(截至2024年12月) 
    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截至2024年12月) 
  • 博士點:科學學位博士點4個(截至2024年12月) 
    專業學位博士點1個(截至2024年12月) 
  • 博士後:博士後流動站3個(截至2024年12月) 
  • 院系設定:3系2中心
  •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珞珈山八一路299號(430072) 
  • 知名校友張效祥陳普勝雷軍湯庸
  • 知名教師:許永超、夏桂松
  • 學生人數:3127人(截至2024年12月) 
  • 教師人數:230人(截至2024年12月)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專業,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校園文化,行政管理,校友情況,

歷史沿革

1958年,經教育部批准,在武漢大學數學系設立計算技術專業,設有機器組、程式組、數理邏輯組三個專業方向。
1959年,武漢測繪學院成為全國首批開辦計算技術專業院校並於當年招生,計算技術專業設在儀器製造系。
1962年,武漢大學數學系計算技術專業合併到計算數學專業中。
1968年,武漢大學數學系設立計算技術班。
1970年,武漢大學數學系重建計算技術專業,招收第一屆學員61人,分為兩個班,同時建立了“九一二”專用機廠。
1973年~1976年,武漢大學招收計算技術學員151人。
1974年9月,解放軍測繪學院撤離到鄭州、西安後,武漢測繪學院恢復重建,在電子測繪儀器系恢復設立計算技術專業,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6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成立計算機室。計算機室負責運維一台上海無線電十三廠生產的TQ16三代中型機,這台捐贈的積體電路國產機擔負了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的科學計算、教學和高考統計任務。
1977年12月,恢復高考,武漢大學招收計算技術專業本科生38人,1978年3月入學。
1978年5月6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武漢大學宣布成立計算機科學系。下設計算機系統結構(1978級招54人)、計算機軟體兩個本科專業,一個計算機科學研究所,一個九・一二專用機廠。同年招收第一批碩士研究生3名。
1982年,武漢測繪學院計算技術專業更名為計算機及套用專業,1984年,由電子測繪儀器系分別成立光學儀器製造系和計算機與無線電工程系。
1983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電力工程系設計算機套用教研室,設“計算機及套用”本科專業。
1985年9月,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經國家計委、國家教委批准籌建,1989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並正式對外開放。
1986年,武漢測繪學院新增計算機軟體專業並招生。湖北醫學院基礎醫學院計算機教研室成立,負責醫學院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直至2000年8月四校合併。
1987年,武漢大學計算機系統結構本科專業更名為計算機及套用專業。
1988年,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成立計算機及電子工程系。
1988年3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計算機與無線電工程系發展為二個系,即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
1990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計算機科學理論博士點,後更名為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博士點。
1995年11月,國家教委批准成立了“國家教委多媒體軟體開放研究實驗室”。
1996年1月,國家科委批准組建“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系併入遙感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立信息工程學院。
1997年1月,武漢大學成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設有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系、計算機套用技術系、軟體工程研究所(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計算中心(基礎課部)、軟體基地(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997年,武漢大學計算機軟體、計算機及套用二個本科專業合併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武漢大學獲批計算機套用技術湖北省重點學科。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計算機及電子工程系更名電氣信息學院,下設電力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1998年,武漢大學獲批計算機套用博士點。
1999年,武漢大學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學科經教育部批准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設崗學科。4月,武漢大學將17個學院精簡成9個學院,將原數學科學學院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併組建成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為下設四個系之一。
2000年8月2日,新的武漢大學正式掛牌成立。
2001年1月,由武漢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系以及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計算中心、湖北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計算機教研室共同組建成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獲批多媒體網路通信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招收全國第一個信息安全專業本科生83名。3月,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月8日,全國第一個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在信息學部萊卡廳舉行開學典禮。建立了信息安全湖北省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2002年5月,依託計算機學院部分師資為主體,成立武漢大學國際軟體學院。
2003年,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信息安全博士點。
2005年,學院新增計算機系統結構博士學位授予權和軟體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數字影視技術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獲批信息安全湖北省品牌專業。
2007年,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特色專業和信息安全國家特色專業、獲批湖北省計算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制定了信息安全類專業指導性專業規範。9月,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學科獲批為國家重點學科。
2008年,學院實施學院、研究所、課群組的矩陣式管理模式。5月,獲批空天信息安全與可信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6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獲批湖北省一級重點學科。
2009年,獲批仿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11月,舉行“計算機科學大樓落成暨‘709所’土地收回慶典”儀式,之後搬遷新計算機大樓。
2010年1月,原計算機學院、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原計算中心合併組建成新的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同年仿真科學與技術專業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獲批物聯網工程本科專業。
2016年初,獲得網路空間安全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並依託計算機學院師資為主體,成立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
2017年9月16日,入選國家首批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
2018年1月,學校學科調整,由原計算機學院、原國際軟體學院、原國家網路安全學院合併組建了新計算機學院和新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新計算機學院設計算機科學系、軟體工程系、公共基礎課教學中心和網路研究所、數據科學研究所、人工智慧研究所、智慧型化軟體與服務研究所、軍民融合技術研究所。
2019年11月,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
2020年11月,組建學院戰略諮詢委員會。
2021年12月,獲批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經前期論證及申報,學院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
2023年11月,武漢數學與智慧型研究院成立。
2023年,武漢大學計算機學科成立65周年系列慶祝活動。
參考資料: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2024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有教職工230人,其中專任教師170人,在檔博士後7人,實驗教學人員19人。其中正高65人,副高76人。學院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二級教授7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海外優秀青年人才12人,外國優秀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獲得者1人,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4人,全國優博獲得者3人,省市級人才18人,珞珈人才1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何炎祥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杜博、夏桂松
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應時、杜博、胡瑞敏、程大釗、文衛東
二級教授:何炎祥、李兵、應時、夏桂松、彭智勇、胡瑞敏、劉娟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杜博、夏桂松、張樂飛、許永超
國家海外優秀青年人才:王正、葉茫、王皓、王勝、張麗華、武宇、董性平、劉威威、羅勇、江佳偉、田天、魏子恆
外國優秀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獲得者:謝曉園
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得者:玄躋峰、許永超、葉茫
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彭智勇、劉娟、陳丹、肖春霞
全國優博獲得者:玄躋峰、羅勇、江佳偉
省市級人才:程大釗、黃浩、江佳偉、王勝、王增茂、武宇、肖晶、辛奇、葉茫、李祖超、林雨恬、羅勇、王正、許永超、玄躋峰、朱衛平、張麗華、胡創
珞珈人才:劉華俊
參考資料: 統計截至2024年12月

院系專業

據2024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設有3系2中心,有3個本科專業。
系所:計算機科學系、軟體工程系、人工智慧系
中心:公共課教學中心、實驗教學中心
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人工智慧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4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有1個ESI前1‰學科,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雙萬計畫),1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學科,2個第四輪學科評估A檔學科;
ESI前1‰學科:計算機科學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雙萬計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畫2.0”學科:計算機科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A檔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 教學成果
2020年12月,學院有1人入選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2023年4月,2人獲計算機類教學資源建設成果特等獎;2024年11月,學院2個項目獲評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優秀案例。
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類教學資源建設成果頒獎典禮
教學成果
獎項
獲獎作品
負責人
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
《計算機科學導論》
劉華俊
計算機類教學資源建設成果特等獎
《基於k8s和Istio的雲原生綜合實驗案例》
劉浩文
《數據結構》
李春葆
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優秀案例
《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的<移動程式設計-鴻蒙篇>課程建設研究》
趙小剛
《基於騰訊開悟平台的<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課程實驗教學設計與實踐》
梁超

學科建設

據2024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有4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4個科學學位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有4個科學學位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人工智慧、電子信息
科學學位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人工智慧、通信與信息系統
專業學位博士點:電子信息
科學學位碩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人工智慧、通信與信息系統
專業學位碩士點:電子信息
參考資料:

合作交流

2022年5月16日,武漢大學與武漢光庭信息技術公司校企合作共建智慧型軟體工場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在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舉行。
2022年7月20日,武漢光庭信息公司董事長朱敦堯和聯合創始人李霖到訪計算機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4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有1個國家級科研平台,5個省部級科研平台,9個校企聯合實驗室、4個校級科研平台和5個內設科研所。
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計算機學院
學院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平台名稱
平台級別
國家多媒體軟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級科研平台
多媒體網路通信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科研平台
湖北軟體評測中心
湖北省公共財政與經濟運行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刑事偵察視頻圖像特徵比對分析湖北省產業技術創新基地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監管科學研究基地(武漢大學)
小米—武漢大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
校企聯合實驗室
武漢大學—京東可信人工智慧聯合研發中心
武漢大學—OPPO軟體創新技術聯合實驗室
武漢大學—蘭丁人工智慧細胞病理診斷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思高科技智慧型化軟體與服務聯合實驗室
武漢大學—光庭信息智慧型軟體工場聯合實驗室
武漢大學—中證信用科技聯合實驗室
武漢大學—實為數智技術創新套用研究中心
海星通—武漢大學醫學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
武漢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校級科研平台
武漢大學人工智慧醫療器械監管科學研究院
武漢大學複雜網路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語言與信息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

科研成果

據2024年12月學院官網數據,學院近年來,承擔了國家973計畫、863計畫、重大專項等多項國家重點項目,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20多項,獲專利授權和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170餘項。
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學院科研成果獎項牆
2023年3月,劉威威教授團隊研究成果被機器學習頂級期刊JMLR錄用;5月,劉威威教授團隊三篇論文被機器學習頂級會議ICML2023錄用;劉威威教授團隊研究成果被機器學習理論頂級會議COLT2023錄用;7月,梁鵬教授研究組獲得第35屆SEKE2023會議最佳論文獎一等獎;12月,李兵教授研究組獲得第21屆ICSOC2023會議傑出論文獎。
2024年5月,羅勇課題組研究成果被國際綜合性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錄用;6月,學院田天教授在國際綜合性期刊《自然•方法》發表論文;11月,謝曉園教授團隊獲軟體工程頂級會議ASE2024傑出論文獎。
學院教師部分論文
針對普通數據、特權信息不準確以及特權信息缺失時的魯棒學習方法
一種基於三條蛻變關係的問答軟體測試方法QAASKER
Dependency-awaredeepgenerativemodelsformultitaskinganalysisofspatialomicsdata
FastDatasetSearchwithEarthMover’sDistance

校園文化

截至2024年3月,學院設有多種協會和社團,並定期舉行活動。共青團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委員會是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全院共青團組織的領導機關,下設組織部、融媒體中心、實踐部三個部門以及計算機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討會、青年發展與社團指導中心四個直屬學生組織。
武漢大學信息科學學部計算機學院
“愛老敬老、共防詐欺”的志願服務活動
部分學生組織
組織名稱
組織簡介
青年志願者協會
計算機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於2005年,以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全面推動學院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青年的整體素質,為各同學、也為學院的協調發展和全面進步貢獻力量。計算機青協是一個充滿愛與溫暖的大家庭,是一個工作嚴謹,分工明確的集體。計算機青協設有人力資源部、網路宣傳部、活動部三個部門。
心理健康協會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致力於向學院大學生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為同學們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幫助同學們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享受美好的青春歲月。
理研會
計算機學院理研會,下設理論研究部、實踐調研部和新聞宣傳部,是在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團委領導下開展大學生思想理論教育、價值引領和課題調研的院級學生組織,是院團委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調研工作的依託機構。
青社
計算機學院青社,是服務青年發展、對歸屬於本院的社團進行管理和服務的樞紐型團委直屬學生組織,肩負著服務青年發展、管理第二課堂成績單、規範學生社團管理、指導學生社團活動和服務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責任。
參考資料: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院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金娟
紀委書記
行政副院長
宋瓊
參考資料:

校友情況

張效祥,中國計算機專家,武漢大學第二屆傑出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194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電機系(抗日時期樂山校區)。曾任總參第56研究所所長、總工程師,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計算機顧問,國家發明獎評選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組組長,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等職。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
張幫華,1970級計算技術。原廣州軍區總工程師,少將。1978年12月-1985年9月在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任教。
盧明,1973級計算技術。長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子學會計算機工程與套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信息產業商會數位化(3C)產業聯盟副理事長等。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陳普勝,74級計算技術。國務院三峽辦外遷司司長,曾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移民開發局計畫財務司副司長。任國務院三峽辦外遷司司長,國務院三峽辦培訓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張華芳,1975級計算技術。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副主任。
鐘珞,1977級計算技術。前任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計算機軟體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政協常委。
徐寶文,1977級計算技術。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兼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政協常委,中國民主同盟江蘇省委副主委。指導研究生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擔任江蘇省計算機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軟體行業協會副會長(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暨電子政務與辦公自動化專委會主任等學術職務。
孫潮義,1977級計算技術。武漢數字工程研究所(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09所)總工程師,學位委員會主席。榮獲中船總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船總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獎項。
張文星,7791班計算技術。深圳市凱立德計算機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測繪學會理事、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全球定位系統技術套用協會副會長。
武筱林,7791班計算技術。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任教授。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並獲美國專利2項。
楊雲彥,1979級計算機系統結構。湖北省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湖北省人口計畫生育委員會主任。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任武漢市政協副主席、武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委員、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民盟武漢市委主委。中國人口學會理事,湖北省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榮獲“全國模範教師”稱號,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計畫。其研究成果曾獲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二等獎。
張瀚濤,1979級計算機系統結構。美國愛荷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主持8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項目。曾在美國第一個國家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朗訊科技公司(ArgonneNationalLaboratory)任職。擔任“自動推理國際聯合會議”等多個國際會議聯合主席。國外重要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
張焰,1979級計算機軟體。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計算機工程與數學學院教授。任美國計算機協會、美國高級人工智慧協會、美國邏輯程式設計協會會員。
張亮,1979級計算機軟體。復旦大學SOARingLab實驗室主任,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IEEE、ACM學會會員。發表了70多篇期刊和會議論文,曾擔任過服務計算國際會議ICSOC2012聯合總主席、中國資料庫大會NDBC2011的程式委員會聯合主席等。與美國加州大學、澳大利亞麥凱瑞大學、愛沙尼亞Tartu大學有密切的技術合作關係。
朱華池,1979級計算機系統結構。北京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副總隊長。全國首位反計算機犯罪的法學博士(武大法學院)。
趙立成,1979級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氣象信息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正研級高工。曾任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雲二號靜止氣象衛星套用系統副總設計師、中國氣象局監測網路司副司長,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中國氣象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
劉夢赤,1979級計算機軟體。加拿大卡爾頓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外籍)資助。共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多篇發表在資料庫、邏輯程式設計、Web技術、智慧型信息系統國際頂級雜誌及會議上。
方潛生,7992班計算技術。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建築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土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學科專業指導小組組長,安徽省智慧型建築重點實驗室主任,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李朋德,7992班計算技術。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第十、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農工民主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最高人民法院特約監督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黃河燕,女,7992班計算技術。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語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香港城市大學特約教授,中國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在機器翻譯、自然語言處理和智慧型套用系統等方面成績突出。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徐明,1980級計算機軟體。國防科大計算機學院網路工程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網路”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軍隊育才獎金獎獲得者。
熊贏新,1980級計算機軟體。湖北省信息中心(湖北省電子政務中心)主任。
黃建元,1980級數學,遠光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被評為“廣東省青年科技標兵”,1998年獲得珠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執掌“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黃建元力薦遠光公司和計算機學院的研發合作,雙方聯合成立了“計算機學院珠海研發中心”,廣泛開展了項目研發、業務培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的合作。代表遠光公司斥資十四萬餘元為學院畢業生製作包括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和博士生導師服總計760套,用於畢業典禮、畢業合影等活動使用。
陳夢林,1981級計算機軟體。國家稅務總局信息中心副主任。
李偉華,1981級計算機軟體。廈門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主編《廈門戰略產業技術路線圖》一書。
何婷婷,女,1981級計算機軟體。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網路媒體分中心副主任、華中師範大學重點實驗室中文信息處理實驗室主任。
湯庸,1981級計算機軟體。學者網創始人,華南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軟體學院院長,廣東省服務計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CCF廣州分部副主席、YOCSEF廣州首屆主席;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等。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獲寶鋼教育獎,主持的成果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陳友,1982級計算機系統結構。天源迪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參與開發的“出境管理信息系統”獲得深圳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廣東省公安廳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在武漢大學設立天源迪科獎學金,獎勵計算機專業品學兼優的學生。
王江晴,女,1982級計算機軟體。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教授。獲“湖北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稱號。
安曉龍,1983級計算機系統結構。國家密碼管理局商用密碼管理辦公室副主任。
楊震澎,8391班計算機及套用。南方測繪儀器集團創始人、常務副總經理。武漢大學校友會廣州分會秘書長。1989年創辦了南方測繪儀器公司,經過多年的努力,將南方測繪發展為中國最大的測繪儀器集團。
印鑑,1985級計算機軟體。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山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副主任、電子商務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Yocsef廣州分會副主席,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
詹余引,1986級計算機軟體。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部主任。負責社保基金在境外(包括香港)的各類投資。
李志峰,1986級計算機軟體本科,1990級計算機軟體碩士。漢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黃波,86101班計算機軟體。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在時空影像融合、時空統計與建模、空間最佳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擔任包括國際GIS權威刊物IJGIS(Taylor&Francis)在內的六個國際刊物及《遙感學報》編委,AnnalsofGIS(Taylor&Francis)的執行主編。2003年因開發一智慧型管理系統獲新加坡部長創新獎;2010年因環境變化空間統計研究獲香港中文大學卓越研究獎。
雷軍,1987級計算機軟體。金山軟體公司董事長;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多玩遊戲網董事長;著名天使投資人;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商務合作平台長城會中國區董事長。2012年當選北京市人大代表,2013年2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03年當選為第三屆“武漢大學傑出校友”。2013年11月當選為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理事會副理事長。2001年,WPS2000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曾獲中國青年報1999年度和2000年度中國IT業十大風雲人物。榮獲2012年度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新銳獎”。榮獲2013年英國《財富》雜誌“全球十一位顛覆商業規則的創新者”獎項。榮獲2013年度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獎”。2015年10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獲得亞洲協會頒發的“2015亞洲創變者獎”。雷軍始終母校培育之恩,畢業後在在武漢大學設立了“騰飛獎學金”,後來又在原設立並頒發了八年的“騰飛”計算機獎學金基礎上,繼續在母校設立武漢“雷軍計算機獎學金”,以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雷軍還數次向計算機學院捐資,幫助支持母院的學科和基礎設施發展。
周利民,1988級計算機硬體,豌豆莢CEO。曾負責百度搜尋產品的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歷任百度技術部系統架構師、首席系統架構師、產品委員會委員、技術委員會主席,是百度技術團隊的核心成員。
魏峻,1988級計算機軟體。中科院軟體所軟體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何濤,1988級計算機軟體(14歲入學武大少年班)。中國科學院計算所二部中科輔龍公司副總裁,碩士生導師。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起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後參與主持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計算機輔助工廠協同設計系統”、北京市工業發展資金項目“計算機輔助工廠數據集成系統”、中交集團“港口工程勘察設計集成系統”的研發工作。
吳維嚴,男,1988級計算機軟體,TNT大中國區IT總監。
劉俊東,男,1989級計算機軟體,美國Ohio大學教授。
張黔,女,1990級計算機及套用。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1999年武大計算機科學系博士畢業後任職微軟亞洲研究院,任無線網路研究部主任。張黔現任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廣州市香港科技大霍英東研究院物聯網研究所主任。入選由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評出的2004年“世界百名青年創新學者”,並獲得IEEE(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通信學會“2004年亞太最佳青年研究員獎”;200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海外傑出青年基金”,2011年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並於同年獲頒“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2012年度院士(IEEEFellow)”榮譽。2012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系全國首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獲此殊榮的青年女科學家)。同年評為華中科技大學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
祝朝忠,1992級計算機套用,蘇州市郵政局電子商務局局長。榮獲“蘇州市勞動模範”、“蘇州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江蘇省勞動模範”、江蘇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08年參加北京奧運聖火火炬傳遞活動。
孫祥勝,1993級計算機軟體研究生,華為公司前副總裁。1996年研究生畢業後一直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從一個普通員工成長為公司副總裁。現已自主創業,進入投資領域,成立了基金團隊。為回饋母校以及導師何炎祥教授的培養之恩,孫祥勝心繫母校、關愛學子,2015年6月向學校捐贈100萬元人民幣,設立“計算機學院名師獎學金”。獎勵計算機學院各專業品學兼優的學生。
辛鑫,1994級計算機及套用。IBM中國華中區總經理。
李華兵,1995級計算機套用,漢能投資副總裁,哈哈拼車和51用車總經理。
關佶紅,女,1995級計算機套用碩士,任同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009年獲上海市曙光學者;2011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1)。
黃來女,女,2003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生,2007級信息安全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她一邊完成學業,一邊還要打工掙錢,照顧臥病在床的老父親。她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導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2007年她被評為2006年度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曾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手。現為一名外企經理。
聶丹,2007級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博士生。武漢航天遠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事長。
董曉健,男,2008級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博士生。江西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新余市委副書記。
宋世煒,2008級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博士生。任武鋼工程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湖北省“創新團隊帶頭人”:2011年榮獲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