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祠在今山東省嘉祥縣南武宅山,舊稱武梁祠或武氏“前石室”和“左石室”,為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3個石祠的石刻裝飾畫,現保存刻石40餘塊。據武氏石闕和武梁...
武氏墓群石刻,俗稱武梁祠.位於嘉祥縣城南15公里紙坊鎮武翟山村.原是東漢末年嘉祥仕宦世家武氏的一處祠堂,祠堂始建於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祠內石刻包括石 ...
《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是一套學科發展史和學術研究史叢書。...... 長期致力於秦漢考古與漢代畫像石研究,發表《武氏祠畫像石建築配置考》,《漢代的小祠堂》等文,...
孔子見老子畫像,文物。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石現藏山東濟寧博物館漢碑室。...... 此《孔子見老子畫像》系武氏祠畫像石之一。石原在山東嘉祥紫雲山,清乾隆51年(1786...
二武梁祠研究年表 三武氏祠畫像石詳目 四引用文獻目錄 五索引[1] 武梁祠叢書信息 編輯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 (共23冊), 這套叢書還有 《禮儀中的美術》,《傅山...
武翟山村北有武氏墓群石刻,為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武氏墓群石刻是東漢時期武氏家族墓地的石刻建築,現保存闕室、武氏祠畫像石陳列室和西長廊共三個陳列室。主要...
東漢時出現了腰引弩,它的圖形見於山東省濟寧武氏祠畫像石中。《晉書·馬隆傳》稱當時簡試勇士所用腰引弩的強度為三十六鈞(約合九石)。明朝的《武備志》稱之為...
出行圖中的馬是這些畫像石的主角之一。例如:山東嘉祥武氏祠前石室後壁橫樑上刻畫的長幅出行圖,畫面高51厘米,畫面描繪了漢代官員出行的場景,不僅有小吏恭送,而且有...
孔子見老子畫象 縱:38cm,橫:165cm。 此為清拓本。黃易刻跋。 該石描繪了魯昭公與孔子同車適周,向老子問禮的歷史故事。此《孔子見老子畫象》系武氏祠畫像...
東漢時出現了踏弩,它的圖形見於山東省濟寧武氏祠畫像石中。《晉書·馬隆傳》稱當時簡試勇士所用腰引弩的強度為三十六鈞(約合九石)。明朝的《武備志》稱之為腰...
通天冠是級位僅僅次于冕冠的冠帽,在山東嘉祥東漢武氏祠畫像石刻有身份榜題的王慶忌、吳王、韓王、夏桀等人物,頭上所戴都應是通天冠,其形狀與漢畫中的進賢冠...
例如山東武氏祠畫像石,漢代《麒麟碑》、《山陽麟鳳碑》,陝西綏德漢墓畫像石等上面的麒麟紋,其造型都像鹿,頭生一角,角上有圓球,以示有肉。北魏《元暉墓誌》中...
《續漢書·輿服志》謂自三公至三百石縣長出行時,賊曹、督盜賊、功曹三車為導,主簿、主記兩車後從。嘉祥武氏祠畫像石有縣令出行圖。內容與此記載相符,惟以“...
課本上的周武王、周公旦的畫像,都來自漢代-山東武氏祠畫像石。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引用日期2015-12-16] 2. 羑...
在嘉祥漢代武氏祠畫像石中,就有無鹽君鐘離春、齊宣王二人的帶銘畫像內容。鐘離春這段傳奇經歷,更是被後世搬上舞台廣為流傳。元雜劇中有《智勇定齊》(又名《醜...
東漢時出現了踏弩,它的圖形見於山東省濟寧武氏祠畫像石中。《晉書·馬隆傳》稱當時簡試勇士所用腰引弩的強度為三十六鈞(約合九石)。明朝的《武備志》稱之為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