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廟鄉

武廟鄉

武廟鄉是四川簡陽市轄鄉。地處川中龍泉山脈軸部中段東麓,東接高明鄉、玉成鄉,南連三岔鎮、丹景鄉,西與雙流縣合江鎮、太平鎮接壤,北靠五指鄉,東距簡陽市區37公里,西距成都城區40公里。全鄉幅員面積45.21平方千米,轄14個行政村,8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023人(2017)。耕地面積8574畝,其中田3219畝,林地57583畝。鄉政府駐武廟溝。

2014年11月15日,《四川天府新區總體方案》經國務院同意並正式印發,武廟鄉在四川天府新區規劃範圍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廟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成都
  • 下轄地區:武廟村、五龍村、爛田村等
  • 政府駐地:武廟場
  • 電話區號:028
  • 面積:45.21平方千米 
  • 人口:10023人(2017) 
  • 著名景點:丹景山、佛興寺、五龍古鎮、張飛營、垮龍山
  • 機場:簡陽站、簡陽南站
  • 火車站: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川A
區劃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基礎設施,文化旅遊,文教衛生,地圖信息,

區劃沿革

清乾隆年間在此設場,清鹹豐年間修建真武宮和文武宮,武廟溝因此得名。建國前屬簡陽縣第二區轄的武廟鄉;1950年改鄉為農會;1952年分建為武廟、共和、幸福、來龍4個鄉,共和鄉同年更名五龍鄉,幸福鄉更名為中壩鄉;1955年中壩鄉、五龍鄉併入武廟鄉;1958年由15個高級社合併成立武廟公社;1967年更名永紅公社,1971年恢復武廟公社名,1983年更名武廟鄉(其中1962年分出成立五龍公社,1967年更名高峰公社,1971年恢復五龍公社,1983年更名五龍鄉,1992年7月併入武廟鄉)。

行政區劃

境內有三個場鎮,武廟場、五龍場、竹元場。武廟場有三條街道,即沿街(500米)、前進路(1000米)、新建路(500米);五龍場一條街,即五龍街(380米),面積約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0餘人;竹元場占地約0.6平方公里,兩條街,即順渠街(400米)、玉竹街(400米),常住人口600餘人。
下轄新廟村、中壩村、竹元村、五一村、武廟村、瓦窯村、紅廟子村、青山村、五龍村、團堡村、爛田村、付夕村、石廟村、龍洞水村14個行政村。

自然資源

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崇山峻岭,山高坡陡;東南山丘起伏,溝寬谷闊,海撥456—992米。年平均氣溫16℃,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左右,無霜期280天。五道河、龍洞水兩條主要溪流發源於西北部,交匯於中壩村龍王組,從西北至東南橫貫鄉境,流入絳溪河。境內水源條件較差,龍泉山引水工程建成後,先後修建石洞溝、五龍、青山水庫,總蓄水量229萬立方米,並配套修建水渠18條,長173公里。渠系分布合理,灌溉方便。修建攔河堰28節,提灌站14處,塘埝210口,蓄水池2250口,井1200口,渠道60公里,倒虹管40公里。
境內有各種生物數百種,動物百餘種,植物百餘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次為小麥、玉米、紅苕。經濟作物中,小春以油菜居多,盛產水果。小宗經濟作物,以生薑、蕃茄、海椒、黃瓜為主。林木資源有針葉林、闊葉林、灌木林、竹林四種類型,常見的有:柏樹、榿木、松樹、桉樹、千丈、榆樹、青槓樹、麻柳樹、泡桐、黃荊、慈竹、水竹、硬頭黃竹等用材林;油桐、桑樹、柑桔、梨、蘋果、桃、李、櫻桃、枇杷等經濟林;還有棕櫚、黃桷蘭、乾塔柏等園林樹木。家養動物有豬、牛、羊、雞、鴨、鵝、兔等。魚類品種繁多,有鰱魚、草魚、鯉魚、青魚、鯽魚、鯰魚、團魚等。

經濟發展


建國前,武廟鄉經濟落後,民不聊生。建國後,武廟鄉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經過減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社會主義改造等運動,人民政權得到鞏固,人民當家做了主人,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但是,自50年代後期開始,在“左”的錯誤思想影響下,“大躍進”、“反右傾”等運動嚴重挫傷了民眾的積極性,武廟經濟曲折徘徊。1962年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經濟建設迅速恢復、發展。1966年開始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又使經濟建設造成重大損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武廟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各項事業充滿活力,全鄉經濟迅速發展。
到2007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完成0.57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完成0.4億元,同比增長9%;第二產業完成0.13億元,同比增長6%;第三產業完成0.17億元,同比增長58%。全鄉一般預算收入完成24.09萬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55%,同比增長55%。實現人均純收入3995元。
武廟鄉是典型的山區鄉,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發展滯後。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堅持以“治水、修路、調結構”為指導思想,因地制宜,全力促進經濟發展。一是立足退耕還林,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利用山區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優勢,大力發展水果業。其中五龍、團堡、龍洞、爛田、付夕坪、石廟、新廟等村成規模發展大五星枇杷、皮球桃,武廟、中壩、竹元、五一、紅廟等村成規模發展豐水梨、蜜桔,青山、瓦窯等村成規模發展本地苦李子。現已向簡陽市工商局申請“飛營”種植專業合作社,並註冊“飛營”牌水果商標,實現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如今全鄉水果總面積達14280畝,水果業收入已成為全鄉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二是乘“千萬工程”東風,大量發展生豬、山羊、雞、鴨、兔等養殖業,走果草牧綜合發展。以紅廟村、竹元村、青山村為中心的大耳麻羊繁育基地已初具規模,培扶山羊養殖大戶3戶,生豬養殖大戶5戶,全鄉存欄山羊8386頭、生豬9434頭、小家禽20328隻。三是壯年外出經商、務工人數4039人,收入占總收入的25%。
審時度勢,穩步發展鄉鎮民營企業。樓房膨潤土廠開採的膨潤土質優價廉,已成為龍泉山脈資源最豐富、質量最優、發展勢頭最好的產品。武廟前進頁岩機磚廠、五龍頁岩機磚廠生產的機磚暢銷資陽、成都兩地市。四川簡陽市陽安麯酒廠生產的“陽安”、“好運郎”酒味香酒醇,遠銷川內外。

基礎設施


境內鄉幹道22.5公里全部是水泥路,村道38.7公里已硬化26.4公里,社道103公里已硬化4.6公里。通訊設施日益完善,擁有固定電話399部、行動電話630部,建手機機站3個,全鄉無通訊死角,有線電視網路覆蓋率30%。廣播實現村村通。

文化旅遊


武廟鄉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名勝古蹟多。丹景山上的佛興寺、五龍古鎮、張飛營、垮龍山、獅子岩、付夕坪新農村、空山岩洞群、真武宮、文武宮、石洞溝水庫休閒度假區、五龍水庫休閒釣魚區等,正逐漸成為“一山兩湖”旅遊開發的主游勝地。

文教衛生


鄉設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2所,公辦教學班34個,在校中小學生1875 人,幼兒班1個180人,教職工93人;國小入學率100%,中學入學率97%,畢業率100%,普九任務全面完成。
有鄉衛生院1個,建築面積750平方米,醫生24名,病床5張,醫療點10個。衛生工作服務深入人心,全鄉人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日益提高。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簡陽市武廟鄉政府(賈武路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