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王廟寢宮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六椽單檐歇山頂。土木結構,廳堂式建築。大木構架屬元代,明間乳栿對四椽,栿用三柱;次間前後乳栿用四柱。柱頭卷剎呈覆盆狀。正面、兩側面施普柏枋和闌額,柱頭、補間鋪作各一朵,後檐僅施闌額和柱頭鋪作。柱頭鋪作為外四鋪作單杪計心造,里轉四鋪作單杪偷心造;補間鋪作為外四鋪作單杪計心造,內轉五鋪作卷頭造並偷心,一跳華栱頭刻假昂,昂面呈人字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康王廟
- 相關人物:李元諒
- 時代:唐代
- 類型:建築
人物介紹,景點介紹,人文歷史,
人物介紹
人物介紹李元諒(732),唐代安息(今伊朗)人,本姓安,出生於伊斯蘭教世家。自幼由宦官駱奉先收養,改姓駱,名元光。唐德宗時著名將領,曾數次參加平叛,屢建功績,升華州刺史,加檢校尚書左僕射,封武康郡王。德宗貞元三年(787年),吐蕃向大唐請和,雙方商定會盟於平涼。吐蕃劫盟,駱元光率部接應,救出會盟主帥渾瑊,其餘隨行官員千餘人皆被俘,當時如無駱元光的機智果斷,則會全軍覆沒。故此,唐德宗予以嘉獎,並賜姓李氏,改名元諒。
貞元四年(788年),加封李元諒為隴右節度使,駐守良原(今靈台縣梁原)。不久又擴展防區,收復失地,新築崇信城。貞元九年(793年)十一月,李元諒因積勞成疾,長眠於這片他曾為此付出了半生心血的地方,享年六十二歲。根據他的遺願,人們把他的墳墓築在崇信縣城西北面的高山上。1981年9月10日,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武康王廟: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時又名李元諒寢宮,俗稱城隍廟,為奉祀唐代武康郡王、隴右節度使李元諒而建。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城東街。占地3337平方米,由寢宮和拜殿組成。
景點介紹
梁、檁交接處用蜀柱帶斗拱。斗拱用材較大,斗拱與柱子之比為 27%;檐柱內傾,柱子斷面與高度為1:8.13;屋頂平緩,屋頂起坡與跨度的比例為1:3.58。 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磚木結構,四檁卷棚頂,兩山做成攢尖式樣。柱頭施三踩單昂頭栱,昂頭雕成象鼻、虎頭、鳳頭,外拽瓜栱透雕行龍或卷草紋。
武康王廟是甘肅保存的為數不多的有元代特點的木構建築之一,其鋪作形制、材分制度基本合乎宋《營造法式》的規定,但又融合了明代手法和甘肅地方工藝,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2001年06月25日,武康王廟作為明、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人文歷史
據縣誌記載,崇信人民因他“開拓疆土,修築鎮城,德被民生,感恩王功”,於唐德宗貞元十三年(797年)前後,在縣城東門外一百二十步建祠塑像,春秋祭祀。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崇信知縣王需修繕廟貌。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縣民李斗等人遷建城內。明英宗天順七年(1463年),崇信知縣吉泰將原廟址內四根宋、元時期鐫刻石柱移入,建亭於殿前。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1650年),崇信知縣邊國柱以塑像主次不當,又未能變更,將大殿改為寢宮,另建正殿於前。明思宗崇禎六年(1633年),兵燹殿亭俱毀,僅剩寢宮。清德宗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崇信知縣陳兆康修繕大殿,並重修獻殿。1941年,中華民國政府對武康廟進行修繕,利用殿宇儲糧。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武康王廟劃撥縣糧食部門使用。1985年8月9日,崇信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3月29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現存的武康王廟總體布局呈南北縱長形,建築分別位於南北中軸線上。武康王廟坐北向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由內外兩周柱網組成,建築坐落在一個樸素的台基上,單檐歇山頂,正面中間三間是格扇門,兩端盡間的山牆和後部用厚實的土牆圍繞。外廊兩側的檐柱略向中心傾斜並逐漸升高,在古建築上將這種做法稱為側腳和升起。柱上和開間中又置以形式龐大有力的斗栱,上面挑出屋檐,使人感覺屋頂非常雄壯有力,莊重和諧。 武康王廟雖經明代遷建和續修,但大木構架還保留了宋代的建築特色,它是甘肅省乃至西北地區木構建築中保留早期構件較多、時代較早的建築之一,是研究西北地區古代建築藝術和生態環境的真實依據,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