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西夏博物館

武威西夏博物館

武威西夏博物館位於甘肅武威文廟門前,座東向西,為"回"字型仿古框架結構建築,占地面積約3570平方米,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展覽用大型浮雕、文物圖片、壁畫、背景畫相結合的手法,真實生動了反映了西夏統治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威西夏博物館
  • 類別:歷史類
  • 地點:甘肅武威文廟門前
  • 館藏精品:《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銘》
  • 門票:免費
館藏文物,歷史文化,參觀信息,

館藏文物

展出的重要文物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夏碑、國寶木緣塔、國家一級文物西夏木板畫及西夏泥活字版經文等。展品中最為珍貴的當屬西夏碑。西夏碑,本名《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銘》,是全國現存唯一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文與漢文對照文字最多的一塊石碑。
西夏碑刻於西夏崇宗天佑民安五年(1094年)。清嘉慶九年(1804年),我國著名學者、金石學家、邑人張澍在武威大雲寺發現,1898年法國學者德維利亞考定此碑正面為西夏文,近代,我國著名文字學家、金石家學羅福成破譯了碑文。
西夏碑高2.6米,寬1米,厚0.3米,兩面刻文。正面以西夏文書題名,意為“敕感通塔之碑文”,正文為西夏文楷書28行,每行65字,背面為漢字篆書“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銘”,正文為漢文楷書26行,每行70字,碑文大意講述了護國寺塔的初建、顯靈及重修的經過,保存了許多史料,對研究西夏語言文字和經濟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被中外學者稱為研究西夏文的活字典。除文字外,尚有多種圖案,花卉、人物等,雕刻技巧高超優美,具有很高的工藝水平。

歷史文化

武威西夏博物館
十六國時,前涼、後涼、南涼、北涼都曾建都於此。當時這裡佛教興盛,自前涼後一度成為北中國佛教文化的中心。北涼開鑿的天梯山石窟,是我國早期佛窟藝術的代表;北大街羅什寺,是後涼時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卓錫地。 唐代武威設都督府,後期又是河西節度使駐地。土谷渾王室也遷居這裡。
宋代,武威基本上由西夏統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涼州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是迄今所見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最有研究價值的西夏碑刻。西郊林場發現的木椽塔、木版畫,清嘴灣、塔兒灣發現的西夏瓷器,小西溝峴、亥母洞發現的西夏文文書、泥活字版本、經卷等,都是十分珍貴的文物。

參觀信息

地址:甘肅省武威市建國街發展巷43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