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火力突擊車

步兵火力突擊車

火力突擊車有多種稱謂,包括快速突擊車(FAV)、輕型打擊車(LSV)、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輛(HMMWV)以及汽車武器平台(MWP)等等。步兵火力突擊車是一種裝載步兵武器、具有良好越野能力和快速機動能力、能夠擔負多種戰術任務的輕型輪式車輛。通常裝備在步兵營屬火力分隊、快速反應部隊、特種部隊、偵察部隊、邊境巡邏部隊和內衛部隊等,主要用於為步兵分隊提供機動的火力支援和保障,為快反部隊提供戰役/戰術機動的投送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步兵火力突擊車
  • 含義 :一種裝載步兵武器
  • 特點 :良好越野能力和快速機動能力
  • 特色:能夠擔負多種戰術任務
演進與發展,結構與類型,特點與運用,運用原則,武備與局限,現狀與發展,

演進與發展

火力、機動和防護是衡量火力突擊車戰鬥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突擊車的出現可追溯到20世紀初期。當重機槍成為有效支援武器廣泛用於戰場時,笨重的系統重量和巨大的彈藥消耗,迫使人們改變其機動方式,由馬馱到車輛拖曳,直到車載,特別是車載使用實現了火力與機動的結合,產生了現代火力突擊車的雛形。
第二次世界大戰伊始,德軍為配合“閃擊戰”,其地面部隊裝備了架設有MG34 7.92mm通用機槍的帶斗機車,在機動作戰中取得了顯著效果。而美軍則在吉普車上裝載白朗寧M2 12.7mm重機槍,馳騁在西非戰場和歐洲城鎮街道,成為突擊作戰的急先鋒。從此,地面戰場上出現了這種集火力和機動於一體的新型裝備——火力突擊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一些性能優良的吉普車陸續投入使用,較為典型的有美國1/4噸酬載標準的M38系列和M151系列吉普車,以及英國的“陸虎”(Land Rover)吉普車。“陸虎”以其優異的行駛性、可靠性、耐用性和大負載能力,很快成為暢銷的多用途車輛,廣泛用於軍事領域,其產量超過100萬輛。
1960年代末,美國興起了沙漠賽車運動。當被譽為“沙漠甲蟲”的改裝小型越野車在無垠的沙漠中狂奔時,美國軍方敏銳地發現了它的軍用潛力,及時將其納入發展計畫,很快“快速突擊車(FAV)”成為美軍輕步兵師和特種作戰部隊的重要裝備。
1980年代以來,“具有一定防護能力、良好的機動性和多種用途”成為火力突擊車的發展趨勢,火力突擊車更強調可靠耐用、大負載能力、多種用途和高機動性等特點,典型的車輛有美國的“悍馬”(Hummer)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輛(HMMWV)和法國的超輕型輪式裝甲車(VBL)。如今,世界許多國家都在發展和裝備步兵火力突擊車,並在局部戰爭、武裝衝突與反恐行動中頻頻亮相。
早期的火力突擊車。1917年蘇聯布爾什維克裝載兩挺重機槍的輕型汽車,已經初步具備火力突擊車的特徵.
美國M151A2吉普車。151系列第一台樣車於1952年出現,1964年出現M151A1,1970年M151A2出現。

結構與類型

按照車體結構,火力突擊車可分為桁架式輕型打擊車、吉普型多用途快速攻擊車和超輕型高機動輪式裝甲車。
桁架式輕型打擊車
桁架式輕型打擊車大都採用甲殼蟲類超輕型汽車底盤,以高強度金屬鋼材做車體骨架,敞開式車體,沒有車頂及風擋,車體兩側加裝掛筐以存放物資和彈藥,多採用後置氣冷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4×4或4×2驅動方式。這類車重量輕、結構簡單、外形低矮、紅外/電磁信號特徵小、隱蔽性強,適於空運和空投。戰鬥全重0.9~2噸,最大時速達120~140km/h。乘員2~3人,包括駕駛員、車長和射手(兼)。乘員需戴頭盔和護目鏡,穿防彈服。射手頭頂的車體部位位置通常都裝有環形通用武器架,可架設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25mm機炮或反坦克飛彈。
此類車雖然結構特殊,但卻採用了商用汽車零部件,因此不僅車輛成本低廉,而且維修保養簡單,可大大節省開支。
吉普型多用攻擊車
吉普型多用途快速攻擊車大都採用吉普型軍用越野車底盤,車體裝有翻滾保護架,用以保護乘員和安裝武器,車門可拆卸,選配帆布篷頂或硬頂,風擋可向前摺疊或卸下,車外多裝有煙幕發生器。發動機前置,為水冷汽油或柴油發動機;有的還裝有前絞盤,用以自救或互救。車內有較大空間,戰鬥全重2~4噸,可攜帶大量軍需品、武器和彈藥,補給能力和獨立作戰能力強,越野性能好,作戰半徑和範圍大。乘員2~3人,包括駕駛員、車長和射手,有的還可乘載3~5名士兵。此類車上裝有多個武器架座,可安裝機炮、自動榴彈發射器或通用機槍,並攜帶有多種(件)地面和士兵操持使用的武器,如迫擊炮、反坦克火箭筒、手榴彈和地雷等。
此類車與民用越野車無本質差別,不僅簡化了駕駛人員的操作培訓,也使車輛的維護與保養更為簡單易行。
超輕高機動輪式裝甲車
超輕型高機動輪式裝甲車的外形類似軍用越野吉普車,車身由防彈鋼板焊接而成,前風擋由防彈玻璃製成,車體兩側及車後均有觀察窗,通常可抵禦100m距離外的7.62mm穿甲彈的攻擊。其採用獨立懸掛,水冷汽油或柴油發動機,多用自動變速箱,其防彈輪胎和輪胎壓力調整系統能適應多種地形,具有很高的越野性能和通行能力。車輛多採用標準化與模組化設計,能夠在同一平台上安裝不同的功能模組,以適應各種任務的需要。乘員2~3人,包括駕駛員、車長和射手(兼)。通常配載1挺7.62mm機槍、1具反坦克飛彈或反坦克火箭發射架座以及相應的彈藥。
此類車結構簡單,按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發展原則,許多零件,甚至是底盤都與商用載重汽車相同,成本低,易於維修保障

特點與運用

裝備特點
步兵火力突擊車具有輕、小、快、靈的特點,與裝甲戰車和中型卡車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機動性良好
輕小的車體和合理的發動機功率,不僅使火力突擊車具有良好的戰場機動性和通行能力,還能裝載在火車、大型拖車、飛機和艦船上,具有良好的快速投送能力和戰略機動性。
成本低廉
一輛裝備齊全的火力突擊車的採購費不足步兵戰鬥車的3%。突擊車零部件的商用化大幅度降低了購置成本,提高了平時和戰時的可維修性;同時,通用車輛的駕駛技術和訓練,又大大削減了駕駛員培訓和日常訓練的費用。
信號特徵較小
車輛外形尺寸小、發動機布置合理,再加上框架式結構車體,能有效減少紅外偵視信號和雷達等電磁波反射信號特徵量,便於隱蔽機動,提高其行動的突然性。
通行能力強
火力突擊車戰鬥全重僅2~4噸,是普通裝甲輸送車重量的15%~30%,車體矮小,可在多種道路上正常行駛,在山嶽、叢林和城鎮等障礙多、道路窄、視野有限的戰場環境下,具有良好的通行能力。
戰術用途多樣
火力突擊車在實施支援任務時,可採取集中使用或分組下放等多種編配形式,並可擔負多種戰術任務,如攔截、阻擊、防低空、火力支援和偵察等;戰鬥中,車裝武器可實施車上射擊(行進和停止)和下車地面射擊。

運用原則

火力突擊車通常以排配屬在營級或以連配屬在旅級,通常以班組為單位加強到步兵分隊作戰,伴隨步兵分隊實施突擊;集中使用時,主要擔負營屬支援與火力保障。由於機動範圍拓延、作業區域的擴大,往往帶來指揮和補給的困難,因此很少見有營級火力突擊車編隊。
步兵火力突擊車可在最短的時間內,伴隨地面作戰部隊成建制、成系統地部署到“熱點”地區乃至敵後,完成偵察、警戒、有限目標突擊、解救人質、護送傷員、街巷戰鬥、電子對抗、反恐行動和反裝甲作戰等多種作戰任務,因此特別適於快速部署和應急作戰。其戰術運用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不獨立行動
由於防護能力及火力較裝甲車弱,因此火力突擊車一般不單獨行動。在執行任務中往往採用幾輛突擊車為一個單位,集體行動。最小戰術單位由兩輛突擊車和一輛乘員載車組成:行進間,兩突擊車以密集的隊形行動,並且互相以火力掩護支援,乘員載車在後跟進並適時下車作戰。2~4個這樣的單位構成一個排,整個排由一輛裝有較佳通信設備的指揮車來領導。
不遠離基地
火力突擊車不遠離大部隊作戰,這主要是因為其攜帶的燃料和彈藥有限,自身保障能力不強,遠離大部隊或基地將給勤務保障帶來很大困難,影響其戰鬥任務的完成。
強調乘員個人防護
非裝甲的火力突擊車,乘員完全暴露在槍林彈雨中,因此僅僅依靠駕駛員靈敏的駕駛技術來躲避敵人的攻擊是不夠的。所以,乘員不僅要戴頭盔、穿防彈服,還應準備好三防服和防毒面具。
依勢作戰
火力突擊車在敵火力下機動時,要充分利用地形。在起伏地、丘陵地作戰時,要利用低處及凹坑來隱蔽自己。即使在沙漠地區作戰,也要充分利用沙丘保護自己,以躍進方式前進。
加強偽裝
火力突擊車要進行偽裝,特別是在配合地面部隊執行反坦克和防空任務時,要通過塗迷彩或掛偽裝網的方法隱蔽自己。
通常採用幾輛突擊車為一個單位,集體行動。行進間,兩突擊車以密集的隊形行動,並且互相以火力掩護支援

武備與局限

從早期加裝機槍的機車和吉普車,到如今的高機動輪式車輛,火力突擊車無論是行駛速度、機動性和通行性能,還是火力配備等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步兵火力突擊車可依戰術需要和裝備分隊的不同,組合選配不同的武器系統,實現點面、曲直、高平火力的結合。通常以12.7mm機槍或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為主(轉塔)裝備,以7.62mm通用機槍為輔助裝備;視戰術需要和車輛載重能力,有的火力突擊車除主裝備和輔助裝備外,還配備有迫擊炮、火箭筒、防空飛彈等裝備,使步兵火力突擊車成為名副其實的“步兵移動武器庫”。
然而,由於車體結構——特別是車體上環形架座對武器系統布局的限制,框架轉盤結構火力突擊車的射擊俯仰角和追隨角速度不能滿足對固定翼飛機、巡航飛彈甚至是直升機射擊瞄準的需求。因此,大多數火力突擊車配備的機槍和機炮都不具備對空射擊能力或防空能力。倒是近期報導的我國鐵鷹公司推出的雙25mm彈炮合一防空突擊車,巧妙地將雙25mm高炮安裝在“慶鈴皮卡”輕型汽車底盤上,實現了高炮火力與機動平台的結合,具備停止間對空射擊的能力;再加上與地空飛彈的結合,可有效提高武器平台的防空作戰能力。同時,實現了直升機吊裝運輸和飛機運輸,在步兵火力突擊車的發展中可謂是“新穎構思、精湛結合”。

現狀與發展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切諾斯”火力突擊車率先進入科威特,傑出的作戰效能令人刮目相看;而英軍的“陸虎”火力突擊車擔負了長距離偵察和巡邏任務,並在“沙漠風暴”中潛入伊拉克境內蒐集伊軍飛毛腿飛彈和重要軍事設施情報。同時,步兵火力突擊車憑藉其強大的火力,對伊軍補給車隊實施奇襲,使伊軍蒙受了重大損失。僅在海灣戰爭中,美、英兩國投入戰場的火力突擊車就達22000多輛。
步兵火力突擊車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使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許多國家結合本國的具體實際相繼開發了自己的快速火力平台,雖因使用環境及裝備軍兵種的要求不同,但卻呈現出以下共同趨勢。
強調“多用途”性能
在車輛設計中,不僅要考慮各種地形、作戰環境和自然溫度的戰術機動性,而且要考慮車輛的戰略和戰役機動性,即空運和直升機吊運。在戰術套用中,力求一車多用,既可承擔火力支援的任務,又可承擔偵察、巡邏、指揮、聯絡、運輸乃至戰場救護等任務。目前,典型車輛有美國的“悍馬”和英國的“影子”突擊車。
機動與防護欲求平衡
火力突擊車最初以高機動性獲取其生存能力。隨著步兵野戰攻防作戰逐步向城市街區作戰轉移,由高速機動到沿街巡邏,火力突擊車的戰術運用發生了變化,防護能力成為其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使之在機動性與防護能力之間尋求平衡。超輕型高機動輪式裝甲車保持了吉普車的外形特點,能夠抵禦7. 62mm穿甲彈或破片,其重量通常不超過4噸,並具有100km/h以上速度。目前,除法國的VBL外,典型車輛還有南非的“橡樹”和德國的“紫貂”。
“輕型打擊”漸成主流
由於輕型打擊車具有輕、小、快、靈的特點,特別適合應急部隊、空降部隊、特種部隊以及偵察部隊的需要,許多國家不斷將其改進,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高車輛的機動性、生存能力、通信能力及遠距離持續作戰能力。如切諾斯公司以柴油發動機取代汽油機,採用4×4驅動,增加輕型裝甲防護底板或車體護板,以及故障檢測和通信裝置等。目前,典型車輛有英國的“眼鏡蛇”和“獵鷹”,法國的布吉VRA,南非的“猛士”等。
無論是機械化建設,還是信息化建設,步兵火力突擊車始終伴隨著步兵武器和步兵作戰的需求而發展,已經成為繼步兵裝甲化、機械化之後,適應現代戰爭需求的新型步兵機動和信息化建設的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