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0m,胸徑約20cm,具乳汁;樹皮淺灰色,枝條具皮孔與短柔毛。葉對生,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0~20cm,寬4~11. 5cm,兩面被短柔毛,老葉上面柔毛脫落,傘房狀聚傘花序,萼片5裂,內面基部具5枚腺體;花冠白色,高腳碟狀,花冠筒內外被短柔毛,基部膨大,上部5裂,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近基部處,子房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蓇葖果雙生,向內彎,長20~43cm,直徑5~8mm,具白色斑點,種子頂端冠以易脫落的種毛,長約5cm。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水溝邊。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州以及廣東、台灣;印度等亞洲南部國家也有。
主要價值
藥材名稱:止瀉木子拉丁名:Holarrhena antidysenteriaca Wall.ex A.DC.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州以及廣東、台灣;印度等亞洲南部國家也有。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m以下的山地疏林或密林水溝邊。
藥用栽培:花期4 ~7月,果期12月至次年1月。
採收與儲藏:果期採集果實,除去果皮、種毛,取種子,晾乾,備用。
藥用部位:以乾燥種子入藥。
中藥劑型:散劑,丸劑。
實驗動物的品種:豚鼠。
功效:清熱。
主治:治赤巴病、胃腸熱病、熱瀉。
用法用量:常配方用,6~9g。
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本品長披針形,長約2cm,寬3mm,細小略扁,一面有縱槽,一端具明顯種毛脫落的疤痕。表面紅棕色或黃棕色,具深色的點狀突起。質脆,折斷面邊緣紅棕色,子葉呈皺縮折迭狀,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極苦。顯微鑑別:種子橫切面:種皮外表皮細胞呈絨毛狀突起,長短大小不一,紅棕色或黃棕色,垂周壁略彎曲,平周壁具網狀或條狀增厚。有時可見縱行角質紋理。種皮內皮細胞一層,類圓或類圓方形,壁略厚,木栓化,薄壁細胞層細胞擠壓成狹條狀,壁微皺,3~4層細胞,無色。頹廢細胞黃棕色,呈波紋狀。胚乳細胞5~7層,多角形,壁略厚,內含草酸鈣方晶和脂肪油。子葉呈皺縮摺疊狀,薄壁細胞中充滿脂肪油和草酸鈣簇晶。種脊維管束外韌型。
粉末鑑別
淡灰棕色。種皮表皮細胞黃棕色,側面觀呈絨毛狀突起或短的單細胞非腺毛狀,先端鈍圓,長短不等,壁稍厚,表面具網狀或不規則螺狀增厚的條紋,及縱向的角質紋理;表面觀類圓形或類圓多角形,細胞壁厚約6μm,胞間隙大,凹凸不平,有時可見與細胞垂直的不規則條狀增厚。草酸鈣簇晶較多,存在於子葉薄壁細胞中,單個散在,直徑7.5~ 21μm,晶瓣多銳尖,少鈍方,子葉細胞無色,類方或類多角形,直徑9~18μm,壁薄,細胞中常含草酸鈣簇晶、脂肪油滴,胚乳細胞無色或淡黃色,類多角形,壁厚約5μm,細胞中充滿脂肪油滴。草酸鈣方晶較少,多存在於胚乳細胞中,呈菱形、斜方形,直徑10~14μm,螺紋導管少見,直徑7~15μm。
化學成分
止瀉木種子含錐絲鹼(conessine)、降錐絲鹼(norconessine)、錐絲明(conessimine)、異錐絲明、止瀉木明(holarrhimine)、止瀉木鹼(holarrhine)、錐絲亞胺(coni-mine)等生物鹼;含脂肪油19%,其脂肪酸中,9-D-羥基-順12-十八碳烯酸占73%。
藥物作用
1.殺原蟲作用:錐絲鹼能治療阿米巴性痢疾(效力均為吐根鹼的1/4)。異錐絲鹼的殺阿米巴原蟲效力高於錐絲鹼。
2.對心血管系統作用:以硫酸處理錐絲鹼而得的異錐絲鹼及新錐絲鹼具奎寧及奎尼丁樣作用,能抑制心臟。
3.其他作用:錐絲鹼皮內注射於豚鼠,具局麻作用,較古柯鹼強2倍,較異錐絲鹼強50%,新錐絲鹼的作用則與古柯鹼相似。錐絲鹼還能抑制消化酶的分泌。
藥物配伍
方一:十味黑冰片散:石榴,肉桂,白豆蔻,蓽茇,訶子,波棱瓜子,光明鹽,止瀉木子,熊膽,黑冰片。方二:妙音丸:訶子、余甘子、蓽茇、甘草、油松、葛縷子、止瀉木子、黃花馬先蒿、蘚生馬先蒿、白花馬先蒿、高山龍膽、白糖、蜂蜜。方三:十八味檀香散:檀香、降香、兔耳草、馬兜鈴、木棉花瓣、木棉花絲、木棉花萼、乾薑、甘松、止瀉木子、波棱瓜子、木橘、節裂角茴香、肉豆蔻、訶子、毛訶子、余甘子、白豆蔻。
藥材藥性
味苦、澀,性涼。《晶珠本草》:味苦。《藏藥配方新編》:味苦、澀,性平。《新編藏醫學》:味苦,性平。《藏醫百科全書》:味苦,性涼。
藥品選方
方一:十味黑冰片散:石榴400g,肉桂45g,白豆蔻200g,蓽茇100g,訶子200g,波棱瓜子250g,光明鹽150g,止瀉木子250g,熊膽50g,黑冰片500g。粉碎成細粉,混勻,即得。功效溫中散寒,消食破積。用於各種癃病、不消化症、培根痞瘤病、赤巴合併各類寒症。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方二:妙音丸:訶子、余甘子、蓽茇、甘草、油松、葛縷子、止瀉木子、黃花馬先蒿、蘚生馬先蒿、白花馬先蒿、高山龍膽。粉碎成細粉,混勻,白糖、蜂蜜水泛丸,乾燥,即得。用於聲啞、音暗。口服,每服3g,每日2~3次。方三:十八味檀香散:檀香、降香、兔耳草、馬兜鈴、木棉花瓣、木棉花絲、木棉花萼、乾薑、甘松、止瀉木子、波棱瓜子、木橘、節裂角茴香、肉豆蔻、訶子、毛訶子、余甘子、白豆蔻。用於婦科疫病病和產後發燒。
史籍考證
《晶珠本草》記載:斗毛娘治赤巴病,止熱痢。讓鉤多吉說:斗毛娘為治赤巴病之藥。本品之名有傑吉、邦那奪、帕拉、齋、奈桑、齋那合、蘇木卡、興桑、加金相、布建、若合昌、得衛齋布、邦保灑本等。《居薩木布扎》記載:斗毛娘是固扎扎的種子。它是天王帝釋對青棵種子加持祈願後播種生成的,因而稱為恩扎昂保、亞哇奈、邦保奈,隱語中稱為邦保、加金、拉門扎、夏瑪勒。《溫島合》記載,斗毛娘生長在土山、溝灘地和林間。葉狀如扎畝(原植物:短葉錦雞兒)而葉片大;莖纏繞其他樹木而生,不纏繞的長約尺許,纏繞莖與所纏繞物等高;花小、黃色,果莢圓而嘴長,種子狀如鸚鵡舌,外有兀鷹羽毛狀物包裹。產自印度、尼泊爾、藏南門隅等地的,種子狀如鸚鵡舌者,質佳。恰曼仁加說,斗毛娘很細。其意思說小者質佳。但是,無論哪一種,味苦者質佳。上述斗毛娘所用的品種尚有爭議,有用蘿藦科植物的幾種直立的鵝絨藤屬(Cynanchumspp.)的種子,但因其為草本和種子短卵形與藏本草記載的不同,待商榷。阿壩藏醫有用中藥連翹的,系誤用。此考證。傾向於斗毛娘為本品,根據是①1976年六省區藏藥標準在西藏第一次審稿會上,經專家鑑定斗毛娘為止瀉木子;②據文獻“進口藏藥的雲南植物資源”(1978)、“進口藏藥在中國的植物資源”(1979)、《藏醫藥選編》、《中國民族藥志》以及青海、川西臨床套用,均以斗毛娘為止瀉木子;③《居薩木布扎》中說,斗毛娘是固扎札的種子,而“固扎”兩字發音與邦地語稱止木瀉的Kurchi相近;④《晶珠本草》載斗毛娘治“赤巴”和止熱瀉,而止瀉木的拉丁種加詞意為止瀉之意。況據國內對,止瀉木含錐絲鹼能治療阿米巴性痢疾,另含異錐絲鹼對滅殺阿米巴原蟲效力更高於錐絲鹼。但上述涉及到的幾種植物,未見有止瀉功能。《晶珠本草》漢譯本指出斗毛娘是藤狀,可與被纏之樹相等高的描述,與鵝絨藤屬和羊角拗屬(Strophanthus DC.)相近。又說產自印度、尼泊爾、藏南門隅等地的種子如鸚鵡舌(細條形)者,質佳的是進口品,而進口品經上述西藏會議鑑定為止瀉木子。不過止瀉木子與羊角拗屬的種子,兩者外形相似。又據“與被纏之樹相等高”的描述,藏本草所載的三個產地,分別為上述三種植物,即印度、尼泊爾產的是本品;門隅產的是雲南羊角拗Strophanthuswallichii A. DC. 和萊氏羊角拗Strophanthus wrightianus Wall.;西藏產的鵝絨藤屬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