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黑楊砍掉之後

歐美黑楊砍掉之後

《歐美黑楊砍掉之後》是2019年7月19日刊播在《湖南日報》文字通訊,作者是:曹嫻。

2019年,《歐美黑楊砍掉之後》獲得湖南新聞獎二等獎;2020年11月2日,《歐美黑楊砍掉之後》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美黑楊砍掉之後
  • 作者:曹嫻
  • 編輯:李志林、孫振華
  • 刊播單位:湖南日報
  • 刊播時間:2019年7月19日
  • 刊播版面:要聞 08版
  • 體裁:文字通訊
  • 語種:中文
采編背景,作品原文,作品鑑賞,社會效果,作者編輯,獲獎記錄,

采編背景

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泊、全球不可多得的物種基因寶庫,也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在保障長江流域生態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17年中央環保督察指出歐美黑楊破壞洞庭湖濕地生態環境這一問題。當年11月19日,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5萬餘畝歐美黑楊全部迅速清理。
近兩年過去了,濕地保護區核心區之外緩衝區、實驗區的歐美黑楊清理得如何?濕地生態恢復得怎樣?曾經的種植者們經歷了哪些變化?2019年7月,記者於酷暑之中乘船深入西洞庭湖,登上一個個洲灘,近距離觀察歐美黑楊伐跡地和濕地生態環境,多方採訪保護區管理負責人、當地居民、環保志願者、相關專家、黑楊種植大戶,收集到了大量詳實的第一手新聞素材。

作品原文

從漢壽縣岩汪湖鎮上船,船行20多分鐘,就來到了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半邊湖監測站。這裡屬於西洞庭湖保護區的核心區。
"那邊就是沅江,以前都是歐美黑楊,根本看不到邊。"7月17日上午,站在監測站3層小樓樓頂,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躍飛手指東南方向說。
耳邊不時傳來啾啾鳥鳴。舉目四望,水域開闊。洲灘上,一叢叢蘆葦爭先恐後地往上長,蔥蔥鬱郁,湖區曾經的"常客"——歐美黑楊已難見蹤影。
2017年,歐美黑楊身上的"標籤",從"造紙原材料"變為"生態破壞者",一場剷除歐美黑楊的攻堅戰在洞庭湖區打響。
在西洞庭湖,這場攻堅戰的戰況如何?歐美黑楊砍掉之後,濕地生態恢復得怎樣,曾經的種植者們經歷了哪些變化?濕地生態逐步修復,候鳥數量翻了兩番
歐美黑楊,源自歐美,是一種造紙經濟林,上世紀70年代為發展湖區經濟而引進栽種,但是大面積種植歐美黑楊嚴重影響了洞庭湖生態系統。
"白天鵝降落,像飛機一樣需要滑翔一段距離,湖裡到處都是黑楊,哪落得下。"西洞庭湖濕地保護協會會長劉克歡,十分清楚歐美黑楊對鳥類的影響。
經專家論證,歐美黑楊生命力強,根系發達,有濕地"抽水機"之稱,加速濕地陸地化;密集生長,破壞了魚類繁育場,讓候鳥無處安棲;加之有的承包者為經濟利益隨意改變洲灘原貌、砍伐原生蘆葦、直接排水種樹,損害生態,也影響行洪。
2017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我省意見中要求,當年12月底前,洞庭湖濕地保護區核心區9.05萬畝歐美黑楊需徹底清理。其中,西洞庭湖保護區核心區有5.1萬畝。
2017年11月19日,西洞庭湖濕地保護區核心區內的歐美黑楊,僅用10天即全部被砍倒;12月6日,殘枝清運完畢。
"砍掉的黑楊樹兜,會再發芽,反覆三四次,需要人工清理乾淨。"李躍飛介紹。
平時,管理局會安排人員在保護區內巡查,同時派出5台無人機每月在湖區內飛一次,查看哪些地方有黑楊萌發新芽,然後安排勞力"定點除萌"。
細看之下,湖中有一些四周高、中間略低的"水窩子",李躍飛告訴記者,那些是清理歐美黑楊之後進行生態修復的地方。
為恢復濕地生態,當地邀請北京林業大學、省林科院的專家團隊,對黑楊砍伐地進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哪些地方可以實現自然恢復,哪些地方需要人工修復。
"比如,有的地方為了種植黑楊,開溝抬壟,人為抬高地面;有的地方因為旱化,失去了濕地功能,這些都需要人工修復。"李躍飛說,這樣的伐跡地,需要封溝育洲,就是挖出碟形窪地,可以蓄水,待到秋冬季節,窪地里就有小魚小蝦、螺螄水草,可供候鳥栖息覓食。
"以前天鵝少,去年冬天,天鵝湖水域附近來了兩三千隻天鵝。"4年來,劉克歡經常帶領協會成員開船打撈湖面垃圾,湖區環境的點滴變化,他都看在眼裡。
西洞庭湖保護區管理局觀測發現,前幾年湖區遍布歐美黑楊的時候,保護區內的候鳥不到1萬隻;2018年,保護區內候鳥達3萬多隻,其中就有5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歐美黑楊將徹底告別,湖區百姓期待轉型新生
乘船從保護區的核心區往外圍走,依次進入緩衝區、實驗區。一路上可以看到,連日降雨帶來湖水高漲,洲灘上的歐美黑楊浸泡在水中,目測已有齊腰深。
"緩衝區和實驗區有7.1萬畝歐美黑楊,按整改要求,分3年清理,2018年清理了2.3萬畝,今明兩年再分別清理2.8萬畝、2萬畝,屆時保護區範圍內將徹底告別歐美黑楊。"西洞庭湖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李躍飛說,雖然今年上半年只清理了2000畝,但等到下半年水落下去,砍起來很快的。
目前,西洞庭湖保護區內、涉及周邊11個鄉鎮的220份濕地外租契約都已解除。其中,就包括漢壽當地最大的歐美黑楊種植戶余青山。
余青山從2001年起在西洞庭湖河灘荒洲上種植歐美黑楊,曾是遠近聞名的"綠化明星""經濟明星"。2017年底,他組織5000多名勞力,動用數十台電鋸機械,花了10天時間,帶頭砍光了自己在核心區範圍內種植的約2.5萬畝歐美黑楊。
去年,他又砍掉自己在緩衝區種植的1萬畝黑楊,如今還剩下實驗區種植的1萬畝。
雖說"想起來心裡還是很酸",但余青山爽朗地說:"當然還得砍,新時代的‘綠水青山’不同於以前理解的‘綠水青山’,保護生態最重要。"
歐美黑楊砍掉了,余青山尋求轉型。
漢壽是農業大縣,有著豐富的農林資源。北京一家大型集團公司正在與余青山成立的公司對接,有意開展林產品精深加工,從林木的根、莖中提取植物纖維,製成紡織材料。
當年回響號召種,如今回響號召砍。為了保護濕地,湖區百姓種得下、砍得掉,未來也必將"轉"得了、走得好。

作品鑑賞

《歐美黑楊砍掉之後》構思、落筆、成稿一氣呵成。這篇通訊稱得上是一篇文字簡潔、內容生動、信息量豐富、十分接地氣的“深度報導。

社會效果

報導刊發後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被多家入口網站轉載,當天在“新湖南”客戶端上的點擊量就超過15萬次。

作者編輯

作者
曹嫻
編輯
李志林、孫振華

獲獎記錄

2019年,《歐美黑楊砍掉之後》獲得湖南新聞獎二等獎。
2020年11月2日,《歐美黑楊砍掉之後》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