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國朝詩別裁集

欽定國朝詩別裁集

《欽定國朝詩別裁集》是清代沈德潛著詩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欽定國朝詩別裁集
  • 作者:(清)沈德潛
《欽定國朝詩別裁集》,清沈德潛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武英殿印袖珍本,開本13.7cm×9.9cm,版框9.0cm×7.5cm。半葉8行,行16字,小字雙行字數不等。白口,四周單欄。全16冊。卷前有朱色《御製沈德潛選國朝詩別裁集序》,序末署“乾隆二十有六年歲在辛巳仲冬月御筆”。扉頁下署“禮部尚書臣沈德潛纂評”。 書中收錄清初至乾隆年間詩人927家,詩3000餘首。選詩以“和性情、厚人倫、匡政治、感神明”為宗旨,強調儒家詩教管。作者名下均有小傳,詩後或有沈氏評論。該書是研究清代詩歌發展及流派的寶貴資料。
沈德潛原纂《國朝詩別裁集》三十六卷,完成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書成即呈高宗弘曆作序。高宗認為列於詩集首位的錢謙益“身侍兩朝,有才無行”,遂命沈氏及內廷諸臣刪去其詩,裁訂為三十二卷。原版銷毀。二十八年(1763年)交尹繼善會同沈德潛刊板進呈,武英殿修書處刷印。三十四年(1769年),錢謙益曾許諾助資黃毓琪招兵謀反案發,重查沈家藏《國朝詩別裁集》,發現錢詩仍在。高宗親自審閱錢詩,認為“荒誕悖謬,其中詆謗本朝之處,不一而足。”(見《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六月上諭》)由此又遷怒於沈氏,諭兩江總督等,斥沈氏不知恩重。沈氏憂懼交加,不久病故。四十三年(1778年),已故舉人徐述夔《一柱樓詩》案發,詩集詞句疑有欲興故明、譏諷清朝之處,如“大明天子重相見”、“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等,而沈氏曾為其作《徐述夔傳》。大學士及九卿議懲處沈氏。諭旨追奪沈德潛階、銜、祠、謚,仆其墓碑。御賜墨寶、詩章碑帖等一併解京呈繳。
此書另有清刊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