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舍(cì shè)ㄘㄧˋ ㄕㄜˋ,止息之所、息宿;止息之意,出自《周禮·天官·宮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次舍
- 拼音:cì shè
- 注音:ㄘㄧˋ ㄕㄜˋ
- 詞語解釋:止息之所、息宿;止息
詞語信息,詞語解釋,
詞語信息
次舍
詞語解釋
(1).止息之所。《周禮·天官·宮伯》:“授八次八舍之職事。” 鄭玄 註:“ 鄭司農 云:‘庶子衛王宮,在內為次,在外為舍。’次,其宿衛所在;舍,其休沐之處。”《周禮·天官·宮正》:“次舍之眾寡。” 孫詒讓 正義:“凡吏士有職事常居宮內者為官府,官府之小者為舍。其官府本在外而入內治事,或無專職而入共守衛,使令暫居更直者為次……凡次,多在路門外,應門內,近治朝之處;舍則當在應門之外,皋門之內,與次不同處也。”《漢書·吳王劉濞傳》:“治次舍,須大王。” 顏師古 註:“次舍,息止之處也。” 清 惲敬 《雜記》:“雲氣乍聚乍散,不系次舍。”
(2).息宿;止息。 唐 劉禹錫 《天論中》:“夫舟行乎 濰 、 淄 、 伊 、 洛 者,疾徐存乎人,次舍存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