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褐黑蛋巢

欖褐黑蛋巢是一種真菌,擔子果倒 圓錐形,略呈漏斗形,主要分布在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欖褐黑蛋巢
  • 拉丁學名:Cyathus olivaceo-brunneus
  • 分布區域:中國
  • 形狀:圓錐形,略呈漏斗形
  • 定 名 人 :F.L.Tai et C.S. Hung
  • 參考文獻 :Sci.Rep.Nat.Tsing Hua Univ.3(2):39,1948;Tai,Sylloge Fungorum Sinicorum p.444,1979
  • 采 集 地:中國
形態描述
擔子果倒 圓錐形,呈漏斗,高7~8 mm,口部寬6~7 mm,基部菌絲墊不明顯。包被外側褐色, 被有淡黃色、緊貼的絨毛或毛已脫落, 具明顯的細條紋,約2.5條/mm,長度占包被高度的一半左右;內側褐色,略具光澤,條紋細密、明顯,2~3條/mm,長度超 過包高度的1/2;口緣具流蘇,呈咖啡色,有時可沿條紋形成幾個深裂(圖58-1)。 小包扁,寬橢圓形,大小為1.5~2×1 .2~1.8 mm,褐色,略具光澤,泡水後可達2.5×2 mm,具黑色皮層和淺黃色的膜各一層。 擔孢子廣橢圓形,大小為15.0~ 20.0×10.5~12.5 μm,壁較厚,可達1.5 μm
欖褐黑蛋巢 - 討 論欖褐黑蛋巢因包被兩側明顯具細密條紋,小包具皮和膜各一層,屬於第Ⅶ組(Thestriatusgroup)。原白中指出其包被高7~9mm,口寬6mm,鐘形,外側被有硬毛但毛薄,老標本幾乎無毛;內側條紋明顯,口緣具流蘇,小包直徑為1.5~2mm,擔孢子橢圓至廣橢圓形,16~20×11~13μm,無色,壁厚。Brodie(1975)因未見到該種的標本,懷疑欖褐黑蛋巢是大孢黑蛋巢CyathuspoeppigiiTul.的同物異名,但作者研究了欖褐黑蛋巢的模式標本(HMAS01518,採集號5518),小包具膜,單層皮層,而大孢黑蛋巢的小包為複式皮層,間有紅褐色粗絲,為第Ⅵ組,且擔孢子要大得多,為24~45×16~26μm。與同組的隆紋黑蛋巢C.striatus(Huds.:Pers.)Willd.相比,欖褐黑蛋巢子實體小,包被口緣無剛毛而具流蘇,擔孢子小(後者多為13~24×8~12μm),也非典型的橢圓形。原白尚指出:該種與皺緣黑蛋巢CyathuslimbatusTul.的明顯區別是其小包較小,擔孢子寬,為廣橢圓形。作者認為這兩個種因小包剖面結構的不同而分屬於第Ⅶ組和第Ⅵ組是更主要的區別。原白指出:該種與間型黑蛋巢Cyathusintermedius(Mont.)Tul.的區別是包被內外側的條紋明顯,且少被毛。的確,間型黑蛋巢為第Ⅳ組的成員,包被內外側平滑且外側所被的毛多結成小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