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與欲的狂飆:瑪麗·斯圖亞特(最新版插圖版)

權與欲的狂飆:瑪麗·斯圖亞特(最新版插圖版)

《權與欲的狂飆:瑪麗·斯圖亞特(最新版插圖版)》是2009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史蒂芬·茨威格(Zweig.s)。

基本介紹

  • 書名:權與欲的狂飆:瑪麗·斯圖亞特(最新版插圖版)
  • 作者:(奧)史蒂芬·茨威格(Zweig.s)
  • 譯者:鄭海娟
  • ISBN:9787801733603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2009-09-01
作品信息,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譯者簡介,媒體評論,目錄,前言,

作品信息

作 者: 著 譯
出 版 社:
ISBN:
出版時間:
版 次:2
頁 數:337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傳記 > 歷代帝王

編輯推薦

世界上最經典的蘇格蘭女王傳記版本,傳記大師史蒂芬·茨威格代表作。

內容簡介

《權與欲的狂飆:瑪麗·斯圖亞特(最新版插圖版)》是奧地利著名作家史蒂芬·茨威格最具影響力的傳記作品,對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的一生做了深入細緻的開掘,既充分展現了她波瀾起伏、命運多舛的女王生涯,也對其個人情感和婚姻生活做了鞭辟入裡的描繪,堪稱世界傳記文學領域中的經典之作。
瑪麗·斯圖亞特(1542-1587),十六世紀蘇格蘭統治者。出生六天使繼承蘇格蘭王位,六歲時被秘密送往法國宮廷。1558年同法國王子弗朗西斯結婚,十六歲時頭頂法國王后、蘇格蘭女王、英格蘭女王三頂王冠。1561年返回蘇格蘭親政,因信仰天主教而為蘇格蘭貴族和加爾文教徒所不滿。1567年遭廢黜後逃往英格蘭,被英格蘭女王、她的表親伊莉莎白一世軟禁。1587年,年僅四十五歲的瑪麗·斯圖亞特被伊莉莎白一世以謀反罪名押上斷頭台。
瑪麗·斯圖亞特追求權力,為維護王權可以置生命於度外。卻在人生的大部分時間裡有名無實;她追逐愛情,甘願匍匐在情人的腳下做一名女奴,然而愛的欲望卻讓她喪失理智,步入深淵。她既是歷史中飽受非議的女王,又是傳奇故事中永遠的主角。

作者簡介

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7-1946),奧地利著名小說家、傳記作家。生於奧匈帝國首都維也納的猶太家庭,少年時期家境殷實,使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青年時期在維也納和柏林攻讀哲學與文學,後到西歐、北非、印度和美洲等地遊歷。一戰爆發後,與羅曼·羅蘭等人共同參加反戰活動,成為著名的和平主義者。1938年流亡英國並加入英國國籍。1941年到達巴西。1942年2月23日,與妻子在里約熱內盧附近的佩特羅波利斯一同自殺。巴西政府為茨威格舉行國葬,使他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少有的流亡異國卻享此殊榮的作家。
其代表作有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一個女人一生中的24小時》、《最初的經歷》、《馬來狂人》,回憶錄《昨日的世界》,傳記《人類群星閃耀時》、《異端的權利》、《麥哲倫航海記》等。

譯者簡介

鄭海娟,畢業於武漢大學,後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任職。2005年考入北京大學比較文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翻譯作品逾百萬字,已出版的作品有《帝國》、《細節導師:世界500強工作規範》等。

媒體評論

二十三歲之前,她的感情靜止如水;二十五歲之後,她的感情波瀾不驚。而在此之間的短短兩年內,她的整個生命則盡情燃燒,原本平淡的命運驟然間變成了一部令人稱奇的希臘悲劇,甚至可以同埃斯庫羅斯的《奧瑞斯忒亞》媲美。
瑪麗·斯圖亞特的個性本身並不是複雜難懂的,而是正好相反,她的性格完整而鮮明……她的人生曾經到達過巔峰狀態,但只維持了很短時間便結束了,在那個時期,她胸中排山倒海一樣的激情猶如曇花一般綻放,如流星一般驟然點亮,劃破天際。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投奔法國(1542-1561)
1 搖籃中的女王
2 法國的少年時代
3王后,太后,女王
第二章 回歸故土(1561-1566)
1 回到蘇格蘭
2 巨石滾動
3 政治婚姻交易場中的鬧劇
4 再嫁
5 霍利魯德的恐怖之夜
6 叛徒的叛變
第三章 愛的悲歌(1566-1568)
1 可惡的情感糾纏
2 激情的悲劇
3 走向謀殺
4 上帝要誰滅亡,必先叫他瘋狂
5 走投無路
6 廢黜
7 告別自由
第四章 亡命之旅(1568-1587)
1 羅網織就
2 羅網收緊
3 慘澹歲月
4 最後一戰
5 “事情該結束了!”
6 伊莉莎白的自我較量
7 “我的終結便是我的開始”
尾聲
人物關係表

前言

如果說,一目了然、顯而易見的事情用不著仔細琢磨,那么,難解之謎卻能激發人們豐富的遐想。正因為此,歷史中撲朔迷離的人物和事件才刺激著藝術家富有創意的頭腦,不斷要求他們做出新的闡釋。在所有那些沒有終極答案的歷史問題當中,瑪麗·斯圖亞特的悲劇是最為典型的一例。很多女性都在世界上留下了她們的足跡,但只有瑪麗·斯圖亞特和她的故事成為一個不變的主題,迴響在數不盡的戲劇、小說、傳記和論文當中。四個世紀以來,她的故事沒完沒了地吸引詩人的吟唱、誘發學者的遐思。直到今天,這些故事仍然在一代代地流傳。究其原因,也許正在於混亂中的一切必然渴望明晰,黑暗中的一切必然嚮往光明。
許多人都曾試圖對瑪麗·斯圖亞特的生活和性格之謎做出解釋,以致種種解釋紛繁複雜、互相矛盾:有人說她是殺人兇手,還有人說她是殉道者,有人說她是陰謀家,還有人說她是清白的聖徒。然而,造成這種眾說紛紜的局面原因並不是材料過於匱乏,而恰恰是各種資料多如牛毛,讓人無從選擇。三百年來,關於瑪麗·斯圖亞特是否有罪的爭論和判決從未停止過,相關的檔案、報告、審案記錄、信件等竟多達幾千份。但是,我們對這些資料研究得越是仔細,就越會痛苦地發現各種歷史證據都不足為信,而許多歷史學者據此得出的結論都靠不住。即使一份歷史文獻經過周密的考證,具有無可辯駁的真實性,也並不能保證敘述內容的可靠公允。同一件事,在不同的記錄者同時做出的記載中往往大相逕庭,在瑪麗·斯圖亞特的例子中,這一點似乎尤為明顯.在這裡,每一個確鑿的“是”都有一個同樣確鑿的“否”與之對抗,每一聲斥責都會遇到與之相當的辯駁。謬誤和真理、事實和虛構令人苦惱地糅合在一起,難解難分,不管你想證明瑪麗·斯圖亞特有罪還是無辜(尤其是關於她是否參與謀害第二任丈夫達恩利一案),你都可以找到支持雙方論點的現成證詞。除了這些彼此矛盾的資料之外,我們還必須考慮到著述者本人的政治偏見和民族主義情緒,這樣,本來漸漸浮出水面的事件似乎更值得我們懷疑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