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也稱專制人格,是德國心理學家阿多諾於1950年提出的一種人格特徵。具有這種人格的人,其整個人格組織都是圍繞著權威主義這一中心而建立起來的。這種權威主義在對待比自己低下和比自己優越的人們時表現最為突出。一方面對弱者誇耀自己的力量,排斥、拒絕;另一方面對權威者又卑躬屈膝,絕對服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權威人格
  • 外文名: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 也稱:專制人格 ,權威個性
  • 提出者:心理學家阿多諾
  • 提出時間:1950年
定義,具體信息,提出,形成原因,主要表現,社會影響,如何解決,

定義

權威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也譯作“權威個性”“專制人格”。是一種綜合性病態人格。由對現狀和權威的不理智崇拜而產生。包括民族中心主義、因襲守舊、僵化、頑固、對外群體的敵意、權威主義攻擊、強調服從和紀律、強制性、照本宣科、迂腐(學究式)、敬畏權威、犬儒主義等。
表現為極力維持現狀與權威,並伴隨著一種懲罰“反對者”(指對現狀、權威構成威脅的人)的強烈欲望。

具體信息

權威人格有兩層涵義:一層是喜歡服從權威的心理特徵;一層是喜歡以權威自居的心理特徵。
現實社會中人們願意服從權威,社會心理學給出的理由主要有兩個方面:規範性的影響和信息源的影響。人們希望別人喜歡自己(規範的影響),並且希望自己的主張是對的(信息的影響)。首先,人們傾向於做別人做的事或者別人要求自己做的事,從而使自己能被社會接受和承認。其次,如果在一個模糊的情境下------人們會更相信其他人關於適當和正確行為方式的暗示,更會可能按照專家或者可靠的訊息傳達者告訴他們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關研究表明,人們服從權威實際上是人們固有習慣的一部分,這些習慣是人們從小在不同的環境中習得的,這就是絕對服從權威。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人們可能對不服從感到很迷惑,從而導致服從權威。
權威人格在現實中的表現是一個連續體。假設直線的右極表示強權威人格,直線的左極表示弱權威人格,中間表示從強權威人格到弱權威人格的過渡狀態。權威人格表現出服從權威的涵義時,權威人格呈現的是集體性表象,當權威人格表現出以權威自居的涵義時,權威人格呈現的是個人性表象。
權威人格本質上是一種非對稱人格。本質上是一種非對稱人格:一是品質小與意志大;二是外表強與內心弱;三是物質實與精神虛。另外,權威人格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離人格:一是奴才人格與主子人格的分離;二是自卑人格與自尊人格的分離;三是自由人格與奴役人格的分離;四是柔弱人格與殘暴人格的分離。
權威人格是一種反民主的人格。 阿多諾曾用以解釋納粹德國種族優越感和仇恨其他民族的起源。心理學家們認為,兒童期家庭的生活經驗和親子關係、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如迷 信、宗教、破壞、保守行為等,在這種人格的發生上都有很大的作用。形成權威人格的深層原因是不確定性。權威人格的消解過程本質上也是權威人格的理性化過程。

提出

對權威人格的探討,以20世紀40年代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為典範。
阿多諾等人最初試圖揭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反猶態度的形成是否有人格因素,結果擴展到“民族中心主義人格”“法西斯主義人格”,並設計了著名的F量表,以測量法西斯主義人格。後來又稱為“反民主人格”。
作為其最終成果,伯克利的研究者們1950年出版了《權威人格》著作,正式提出“權威人格”的概念。此項研究收到弗洛姆“社會人格”概念的啟發,被視為精神分析的後繼影響,但也有不少對他們研究方法和解釋上的批評。

形成原因

權威人格的形成,原因是總體性的。形成權威人格的深層原因是不確定性。由於不確定性的存在,從而導致了依附性和依賴性,即非權威性;而非權威性又導致了對權威性的嚮往,從而使人格在現實中擺動於非權威和權威狀態之中。
遺傳: 遺傳是影響人格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權威人格的形成可能也與遺傳有關。因為人生而具有對不確定性的恐懼,從而也誘致了對權威的需求和對自身成為權威的嚮往。
環境: 環境也是影響和形成權威人格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而言,環境越艱苦,越容易誘致權威人格的形成。因為環境越艱苦其給人帶來的不確定也就越大,從而也就越容易使人產生無助感。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越希望有一個權威來為其解決擺脫困境的問題。所以,一般而言,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早期和在一些條件比較艱苦的地區,人們的權威人格特徵會表現的更加明顯。
小農經濟: 小農經濟既具有“小”的特徵,又具有分散的特徵,就容易使人產生權威人格和權威意識。
分工制度: 分工制度的發達也是導致權威人格的一個條件。分工使知識局部化,同時分工又使組織結構分離化,這兩種趨勢都有助於增大不確定性,從而客觀上有助於權威人格的形成。
總之由於權威的實質是不對稱,所以就有優勢方和劣勢方。優勢方相對劣勢方而言,就是權威;劣勢方相對優勢方而言,就是非權威。不對稱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軟不對稱和硬不對稱。軟不對稱主要指信息、知識等方面的不對稱;硬不對稱主要指由於制度設定、物質實力、武力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的不對稱。由軟不對稱而形成的權威屬於實質權威;由硬不對稱而形成的權威屬於形式權威。實質權威和形式權威的統一將形成權威霸權。

主要表現

綜述:
當權威人格表現出服從權威的涵義時,權威人格呈現的是集體性表象,當權威人格表現出以權威自居的涵義時,權威人格呈現的是個人性表象。個人性表象是實質表象,集體性表象是形式表象。形式表象服務於實質表象,實質表象依賴於形式表象。
權威人格主要表現有
一是品質小與意志大。當處於非權威地位時,其人格更多表現的是小的一面;當處於權威地位時,其人格與意志便呈張狂態。其中“小”是手段,“大”是目的。“小”表現的是壓抑,“大”表現的是釋放。正因為有“小”所以才會有“大”。所以,當其人格越是壓抑,其後釋放便越是迅猛,越呈張狂態。
二是外表強與內心弱。當人格處於非權威態時,外表與內心相比,內心弱占主導地位;當人格處於權威態時,外表與內心相比,外表強占主導地位。不管是人格處於非權威態,還是權威態,其總的特徵是外表強與內心弱的統一,只不過在不同的“態勢”下各有占主導地位的角色。“弱”本身來自對權威者的恐懼和權威者自身的“虛”所致。“強”本身來自權威者維護權威的需要和非權威者自我表現的需要。所以,“強”是形式,“弱”是實質。
三是物質實與精神虛。一方面,對非權威者而言,對權威的需求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虛的表現,而精神的虛往往又會誘致人們通過物質的實來彌補。另一方面,對於權威者而言,由於沒有了依附性,也許相對非權威者而言更為空虛,這時,權威者會充分利用自己的權威特權通過物質的實來彌補自身精神的虛。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這種“實”與“虛”的矛盾總是存在的,但會呈不同的強弱狀態。在有些條件下,譬如,在社會轉型條件下,這種“實”與“虛”的矛盾會表現的更為強一些;但在有些條件下,如社會發展的繁榮期,這種“實”與“虛”的矛盾會表現的相對較弱。
另外,權威人格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離人格,這種分離人格主要表現為兩極性。
一是奴才人格與主子人格的分離。與其處在非權威狀態時,其主要表現的是奴才人格;當其處在權威狀態時,其主要表現的是主子人格。
二是自卑人格與自尊人格的分離。當其處在非權威狀態時,其自卑人格主導地位;當其處在權威狀態時,其自尊人格占主導地位。
三是自由人格與奴役人格的分離。當其處於非權威狀態時,為了追求自身的自由人格,不得不呈現被奴役人格的特徵;當其處於權威狀態時,為了保證自身自由人格充分伸張,又不得不充分張揚自己奴役別人的人格特徵。
四是柔弱人格與殘暴人格的分離。當其處於非權威狀態時,更多呈現的是柔弱人格;當其處於權威狀態時,更多呈現的是殘暴人格。柔弱誘致殘暴,殘暴催生柔弱,殘暴與柔弱互為平衡和補充。

社會影響

上世紀初,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梁啓超即尖銳地指出,國民性中的奴性是中國積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就更寬泛的概念而言,奴性實際上就是一種傳統的、極端的權威人格。
“權威人格”本是個舶來品,最初由德國學者阿多諾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是指一種以權威取向為依歸的人格特質。具體來說,權威人格表現為一方面極力服從、推崇、依附更高的權威化身,另一方面又靠欺凌弱小來盡力維護、張揚、炫耀自己的權威力量。
權威人格首先是一種個體的人格特質,由於它在國民中的相當普遍性,權威人格的存在就上升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或者說權威人格構成了一種國民性,即民族性格。可以說,中國文化中滋生權威人格的文化土壤其實就是尊卑差序的價值觀念及其社會格局。
中國權威主義政治是產生權威人格的催化劑。權威主義政治本身是一種人治境界,人治境界和法治境界相比,人治境界不確定更大。所以權威主義政治是權威人格形成的一劑催化劑。一方面,權威人格有助於衍生權威主義政治;另一方面,權威主義政治又強化了權威人格特徵。 權威主義文化是產生權威人格的天然溫床。權威主義文化與權威人格是互為作用的關係。一方面,權威人格濃烈有助於形成權威主義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權威主義文化又有助於權威人格的形成。不同的文化脈絡,可型塑出不同的人格系統。

如何解決

如何解決權威人格問題,取決於社會總體狀況的演進。解決權威人格的根本是消除不確定性。首先,從人與自然的關係方面看,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是消除權威人格的基礎條件。其次,從人與人的關係方面看,構建平等的競爭制度,是解決權威人格的關鍵。這裡主要應體現權力的相互制衡。再次,應大力提倡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平等競爭。社會應為創造性提供充足的生存空間。 總之,權威人格的消解是一個長期過程,是一個從強權威人格到弱權威人格的漸變。從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看,完全消除權威人格是不現實的,但逐漸弱化權威人格特徵卻是可能的,並且是歷史進步的必然。權威人格的消解過程本質上也是權威人格的理性化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