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與臨床:現代實驗診斷學(第二版)》是2009年5月1日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人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檢驗與臨床:現代實驗診斷學(第二版)
- 作者:劉人偉
- 出版時間:2009年5月1日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頁數:706 頁
- ISBN:9787502541699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現代實驗診斷學:檢驗與臨床(2版)》將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全面介紹了約900個臨床檢驗項目;從試驗方法、測定原理、標本採集,參考範圍、影響因素到結果評價及臨床套用等,作了比較詳盡的介紹。內容豐富,資料翔實,繁簡有度,語言流暢。圍繞讀者關心的問題,結合作者多年臨床和實驗室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觀點及大量重要提示。
圖書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檢驗醫學的回顧、現狀和展望2
一、檢驗醫學的回顧2
二、檢驗醫學的現狀3
三、檢驗醫學的展望5
第二章 如何分析臨床檢驗報告8
一、參考範圍和樣本分布8
(一)參考範圍不是疾病的診斷值8
(二)樣本在參考樣本群中的分布9
二、方法學適用性評價指標10
(一)敏感性、特異性與疾病預測值10
(二)受試者操作特性曲線的套用11
三、疾病識別值和方法學允許誤差11
(一)疾病識別值和臨床決定水平11
(二)實驗室方法學允許誤差12
四、實驗過程的影響因素13
(一)檢驗項目和檢驗時機的選擇13
(二)遺傳背景的影響因素13
(三)生活行為的影響因素15
(四)標本採取的影響因素17
(五)標本轉送和試驗前處理18
(六)實驗室的影響因素19
五、解釋結果應綜合分析20
第三章 臨床檢驗標本的留取23
一、血液標本的採取23
(一)血液標本的種類和用途23
(二)採血器材和添加劑24
(三)採血條件和病人準備25
(四)採血技法和注意事項26
(五)糖尿病血糖監測標本27
二、尿液化學標本的留取28
(一)尿液標本種類28
(二)尿液標本留取的注意事項29
第四章 質量保證和預防感染安全規則30
一、實驗室質量管理規範30
(一)對醫生的基本要求30
(二)對病人的基本要求30
(三)對護士的基本要求31
(四)對實驗室的基本要求31
二、預防交叉感染安全規則32
第二篇 臨床化學
第一章 基礎臨床化學檢驗36
一、蛋白質及非蛋白氮化物36
(一)蛋白質36
總蛋白(TP)36
白蛋白(ALB)37
球蛋白(GLO)38
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39
血清蛋白電泳(SPEP)39
尿微量總蛋白(uMTP)41
(二)非蛋白氮化物42
血清尿素氮(BUN)42
血清尿素氮與肌酐比值
(BUN/CRE)43
尿尿素氮(uUN)43
血清肌酐(CRE)44
尿肌酐(uCRE)45
肌酐清除率(CCR)46
肌酸(CRN)47
血清尿酸(UA)49
黃嘌呤(XAN)51
氧嘌呤(OP)51
血氨,氨氮(AMM)53
游離胺基酸(FAA)54
支鏈胺基酸/酪氨酸比(BTR)57
同型半胱氨酸57
二、血糖及相關試驗58
(一)葡萄糖和葡萄糖耐量58
葡萄糖(GLU)58
葡萄糖耐量試驗(GTT)61
血糖監測(BGM)63
(二)糖化血紅蛋白和糖化白蛋白64
糖化血紅蛋白(GHb)64
糖化白蛋白或果糖胺(GA,FAM)66
(三)半乳糖和果糖66
半乳糖(GAL)66
果糖(FLU)68
三、血清脂質69
血脂組合(SLP)69
(一)膽固醇70
總膽固醇(TC)70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73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75
(二)甘油三酯78
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78
甘油三酯(TG)78
(三)脂蛋白電泳81
脂蛋白電泳(LPEP)81
四、生物色素83
(一)血清膽汁色素與膽汁酸83
膽紅素(BIL)83
膽汁酸(BA)86
(二)卟啉體與δ氨基酮戊酸87
卟啉體87
δ氨基酮戊酸(ALA)88
五、電解質和滲透壓90
(一)電解質90
血清鈉(Na)90
尿鈉(Na)91
血清鉀(K)92
尿鉀(K)93
血清氯,氯化物(Cl)93
尿氯,氯化物(Cl)95
(二)滲透壓95
滲透壓(OSM)或滲透摩拉
間隙(OG)95
六、血氣和有機酸96
(一)動脈血氣和酸鹼狀態96
動脈血氣(ABG)96
(二)靜脈血氣和二氧化碳102
靜脈血氣(VBG)102
二氧化碳(CO2)103
(三)陰離子間隙和有機酸104
陰離子間隙(AG)104
乳酸(LA)104
丙酮酸(PA)105
靜脈血或動脈血酮體(KB)106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107
七、礦物質108
血清鈣(Ca)108
尿鈣(uCa)111
血清無機磷,血磷(IP,Pi)111
尿磷(uP,uPi)113
血清鎂(Mg)113
八、臨床酶學115
(一)心肌酶組合和心肌酶115
心肌酶組合(MEP)115
肌酸激酶(CK)115
肌酸激酶同工酶(CKiso)117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118
線粒體肌酸激酶同工酶(MtCK,CKm)119
乳酸脫氫酶(LDH)119
乳酸脫氫酶同工酶(LDiso,LD1~5)120
乳酸脫氫酶同工酶1(LD1)121
α羥丁酸脫氫酶(αHBD)121
醛縮酶(ALD)122
(二)肝功能試驗組合和肝臟逸脫酶123
肝功能試驗組合(LFB)123
氨基轉移酶(AT)123
鳥嘌呤酶(GU)或鳥嘌呤脫氨酶
(GDA)126
鹼性磷酸酶(ALP)127
鹼性磷酸酶同工酶(ALPiso)128
骨鹼性磷酸酶(BAP)129
γ谷氨醯轉肽酶(γGTP,γGT,GGT)130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131
5′核苷酸酶(5′N)132
單胺氧化酶(MAO)133
(三)胰腺逸脫酶134
澱粉酶(AMY),胰澱粉酶
(PAMY)134
胰脂肪酶(PL)136
胰磷脂酶A2(PLA2)137
胰蛋白酶138
胰蛋白酶原活性肽(TAP)139
彈性蛋白酶139
(四)腎臟相關酶141
N乙醯氨基葡萄糖苷酶(NAG)141
丙氨酸氨基肽酶(AAP)141
甘氨醯哺氨醯二肽基氨基肽酶
(GPDAP)142
(五)膽鹼酯酶及其他143
膽鹼酯酶(ChE,CHE)143
血清酸性磷酸酶(ACP)145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145
胱氨酸氨基肽酶(CAP)146
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MMP2,MMP3)147
醛糖還原酶(GAR;AR)148
腺苷脫氨酶(ADA)149
αL岩藻糖苷酶(AFU)150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NSE)150
第二章 臨床化學特殊檢驗151
一、特殊蛋白151
(一)營養狀態監測組合151
前白蛋白(PAL)151
視黃醇結合蛋白(RBP)152
白蛋白(ALB)153
(二)貧血鑑別組合154
轉鐵蛋白(TRF)154
鐵蛋白(FER)155
血紅素結合蛋白(HPX)157
(三)急性期反應蛋白組合158
C反應蛋白(CRP)159
α1酸性糖蛋白(α1AG)160
血清澱粉樣蛋白A(SAA)161
結合珠蛋白(HPG)162
銅藍蛋白(CER)164
α1抗胰蛋白酶(α1AT)165
抗糜蛋白酶(ACT)166
乳鐵蛋白(LFR)167
α2巨球蛋白(α2MG)168
(四)腎功能相關微蛋白組合170
α1微球蛋白(α1mG)170
β2微球蛋白(β2mG)171
尿微量白蛋白(mA)172
胱抑素(CysC)174
(五)心肌損傷和冠心病風險預測174
肌紅蛋白(MGB)175
心肌肌鈣蛋白(cTn)176
心肌凝蛋白輕鏈(CMLC)179
心臟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179
載脂蛋白A(ApoA)和載脂蛋白
B(ApoB)181
載脂蛋白C(ApoC)182
載脂蛋白E(ApoE)182
脂蛋白(a)[LP(a)]183
澱粉樣蛋白A低密度脂蛋白複合體183
(六)膠原代謝與炎症184
Ⅲ型前膠原N末端肽(PⅢP)184
Ⅳ型膠原(ⅣC)、7S膠原(7S)185
透明質酸(HA)186
二、必需微量元素187
(一)血清鐵組合187
血清鐵組合(SIPrf)187
血清鐵(SI)188
總鐵結合力(TIBC)、鐵飽和度(IS)190
(二)微量營養元素192
銅(Cu)192
鋅(Zn)193
硒(Se)195
鉻(Cr)196
錳(Mn)197
鉬(Mo)198
釩(V)199
三、維生素199
(一)水溶性維生素199
維生素B1(VB1)199
維生素B2(VB2)200
煙酸和煙醯胺(NA)201
維生素B6(VB6)202
維生素B12(VB12)203
葉酸(FA)205
(二)脂溶性維生素206
維生素A(VA)206
維生素D(VD)207
第三篇 臨床血液學
第一章 血液學常規檢驗212
一、全血細胞分析212
(一)紅細胞參數212
紅細胞計數(RBC)212
血紅蛋白(HGB)213
紅細胞比容積(HCT)214
紅細胞指數(EI)215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216
紅細胞分布直方圖217
顯微鏡標本異常紅細胞及其意義218
貧血的診斷和鑑別診斷程式219
(二)白細胞參數223
白細胞計數(WBC)223
白細胞分類計數(DLC)226
(三)血小板參數231
血小板計數(PLT)231
血小板指數(PI)232
二、血液學其他檢驗233
(一)網織細胞、嗜酸細胞計數及
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233
網織細胞計數(RET)233
嗜酸細胞計數(EOS)234
中性粒細胞鹼性磷酸酶積分
(NAP)234
(二)血液寄生蟲235
瘧原蟲(MP)235
微絲蚴(Mf)236
(三)紅細胞沉降速率236
紅細胞沉降率(ESR)236
血沉方程K值(ESRK)237
第二章 特殊血液學檢驗238
一、溶血性疾病238
(一)溶血確證試驗238
血漿游離血紅蛋白(FHb)238
尿含鐵血黃素試驗(Roustest)238
(二)溶血鑑別試驗238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EOF)238
紅細胞溫育滲透脆性試驗(IOF)239
自溶血及糾正試驗(AHCT)239
酸溶血試驗(AHT)240
蔗糖水溶血試驗(SWT)240
冷溶血素試驗(CHT)240
抗球蛋白試驗(AGT)241
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簡易分類241
(三)紅細胞酶缺陷篩查243
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缺陷
(G6PDD)243
丙酮酸激酶缺陷(PKD)243
(四)血紅蛋白病篩查243
血紅蛋白電泳(HBEP)243
胎兒血紅蛋白(HbF)244
血紅蛋白A2(HbA2)244
血紅蛋白病245
二、出血和血栓性疾病246
(一)微血管和血小板功能246
毛細血管抵抗試驗(CRT)246
出血時間(BT)247
阿司匹林耐量試驗(ATT)247
血塊退縮試驗(CRT)247
血小板粘附試驗(PadT)248
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248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249
血小板第4因子(PF4)249
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E1α
(6ketoPGE1α)250
(二)凝血活性250
凝血時間(CT)250
活化凝血時間(ACT)250
血漿復鈣時間(RCT)25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251
肝素抗凝治療監測251
矽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PTT)252
部分凝血活酶糾正試驗(PTCT)253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253
口服抗凝劑抗凝治療監測254
凝血酶試驗(TBT)和肝凝血活酶試驗
(HPT)254
第Ⅴ因子(FⅤ)255
第Ⅶ因子(FⅦ)256
第Ⅷ因子(FⅧ)256
vW因子(vWF)257
第Ⅸ因子(FⅨ)258
第Ⅹ因子(FⅩ)259
第Ⅺ因子(FⅪ)259
第Ⅻ因子(FⅫ)260
第因子(F)260
纖維蛋白原(FBG)261
凝血酶時間(TT)261
甲苯胺藍試驗(TBT)262
蝮蛇酶時間(RT)262
抗凝血酶Ⅲ(ATⅢ)262
凝血酶抗凝血酶Ⅲ複合物(TAT)263
蛋白C(PC)263
蛋白S(PS)264
活性蛋白C蛋白C抑制物複合物(APCPCI)264
凝血酶調節蛋白(TM)265
肝素輔因子Ⅱ(HCⅡ)266
(三)纖溶活性266
纖溶酶原(PLG),纖溶酶(PLM)266
α2纖溶酶抑制物(α2PI)267
纖溶酶纖溶酶抑制物複合體(PIC)268
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組織
型纖溶酶原激活物纖溶酶原激活物
抑制物1複合體(tPAPAI1)269
血管刺激試驗(VST)270
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270
凝血酶激活的纖維蛋白溶解抑制物(TAFI)272
纖維蛋白肽A和纖維蛋白肽B
(FPA&FPB)273
(四)DIC診斷試驗273
血管內凝血篩查(ICS)273
可溶性纖維蛋白單體複合物(SFMC)274
血漿魚精蛋白副凝試驗(PPP)
和乙醇膠試驗(EGT)274
纖維蛋白原和纖維蛋白降解產物(FDP)275
D二聚體(DD)275
三、血液流變學檢驗276
全血黏度和血漿黏度(VIS)276
還原黏度(RVIS)277
紅細胞變形性(DFE)277
紅細胞聚集指數(EAI)277
紅細胞電泳率(EER)277
四、骨髓細胞學檢驗278
(一)適應證278
(二)骨髓標本的採取和送檢278
(三)檢查步驟279
(四)結果分析和診斷意見280
(五)常用細胞化學染色281
(六)常見血液病細胞形態學特徵282
(七)白血病形態學分型286
第四篇 臨床體液與排泄物
第一章 尿液分析290
尿液檢驗及結果評價注意事項290
一、尿液一般檢驗291
(一)理學檢驗291
顏色和透明度或混濁度(C&C)291
尿量(UV)292
比重(SG)292
(二)化學檢驗294
酸度或酸鹼度294
蛋白(PRO)295
尿蛋白定量(uPQ)297
尿微量白蛋白(mA)297
葡萄糖(GLU)298
尿葡萄糖定量(uGQ)300
尿酮體(KET)300
尿膽紅素(BIL)301
尿膽原(UBG)301
亞硝酸鹽(NIT)302
紅細胞和隱血(ERY&OB)303
白細胞或白細胞酯酶(LEU)306
(三)顯微鏡檢驗308
顯微鏡沉渣檢驗(SED)308
二、尿液特殊檢驗309
(一)異常蛋白尿評價309
本瓊蛋白(BJP)309
肌紅蛋白(MGB)310
(二)尿路感染檢驗311
艾迪斯計數311
3小時尿細胞排泄率(uCER)312
中段尿細菌培養計數(UOC)312
(三)紅細胞來源鑑別312
三杯試驗(TGT)312
相差顯微鏡檢查(PCM)312
(四)腎功能試驗313
莫森他試驗313
酚紅試驗(PSP)313
第二章 穿刺物和排泄物315
一、腦脊髓液檢驗315
(一)腦脊髓液常規檢查315
壓力及其意義315
外觀及其意義316
細胞計數和分類316
葡萄糖(GLU)316
球蛋白試驗317
總蛋白定量(TP)317
氯化物(Cl)318
細菌學檢驗318
(二)腦脊髓液特殊檢驗318
白蛋白(ALB)318
蛋白電泳(PEP)319
免疫球蛋白(Ig)319
寡克隆IgG帶(OB)320
腦脊髓液髓磷脂鹼性蛋白(MBP)321
腦脊髓液微量金屬元素322
二、漿膜腔穿刺液檢驗325
乳酸脫氫酶(LDH)327
葡萄糖(GLU)328
澱粉酶(AMY)328
腺苷酸脫氨酶(ADA)和γ干擾素(IFN)328
溶菌酶(LZM)328
三、胃液分析330
四、十二指腸引流液檢驗331
五、精液檢驗331
六、前列腺液檢驗333
七、痰液檢驗333
八、糞便檢驗334
(一)外觀性狀334
(二)顯微鏡檢查334
(三)化學檢查335
潛血或隱血試驗(OB)335
酸度或酸鹼度336
糞便脂肪測定(FFM)337
糞便中α抗胰蛋白酶(AAT)338
第五篇 臨床微生物學
第一章 常見致病微生物及其感染症340
(一)常見需氧菌及其感染症340
(二)常見厭氧菌及其感染症347
(三)常見真菌及其感染症349
(四)常見病原性螺旋體及其感染症350
(五)常見支原體和衣原體及其感染症350
(六)臨床標本分離的常見病毒351
第二章 細菌學快速檢驗和培養352
一、細菌學快速檢驗352
(一)直接塗片細菌形態學檢驗352
(二)微生物學快速檢測簡介354
(三)細菌學檢驗報告程式355
二、臨床標本細菌培養356
(一)血液和骨髓細菌學檢驗356
血液和骨髓標本可能分離的細菌357
需氧和厭氧血培養357
血液布魯菌培養358
血液真菌培養359
血液鉤端螺旋體培養359
鉤端螺旋體暗視野檢查359
(二)尿液細菌學檢驗360
尿標本可能分離的細菌360
尿培養360
膀胱穿刺尿培養361
尿分枝桿菌培養361
尿真菌培養362
尿鉤端螺旋體培養362
(三)糞便細菌學檢驗363
糞便培養,糞便常規培養363
糞便亞甲藍染色365
致腹瀉大腸埃希菌培養365
(四)痰和支氣管灌洗液細菌學檢驗366
痰培養367
支氣管吸引物厭氧培養368
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368
嗜肺軍團菌培養368
痰分枝桿菌培養抗酸桿菌鑑定369
痰真菌培養370
(五)鼻咽分泌物細菌學檢驗371
鼻咽分泌物培養371
溶血性鏈球菌和咽喉培養372
金黃葡萄球菌攜帶者372
百日咳鮑得特菌培養373
(六)膿汁及病灶滲出物細菌學檢驗373
需氧和厭氧培養373
放線菌培養375
(七)生殖器及性病細菌學檢驗375
生殖器常規細菌培養375
子宮內膜厭氧培養376
淋球菌培養和塗片376
梅毒密螺旋體暗視野檢查377
(八)腦脊髓液細菌學檢驗377
腦脊髓液常規培養378
腦脊髓液厭氧培養378
腦脊髓液分枝桿菌培養379
腦脊髓液真菌培養379
(九)活體組織和穿刺液細菌學檢驗380
活體組織或穿刺液培養380
活體組織或體液真菌培養380
活體組織或體液分枝桿菌培養381
(十)膽汁細菌學檢驗382
膽汁需氧和厭氧培養382
(十一)傷口和灼傷創面細菌學檢驗382
灼傷培養382
傷口常規培養383
第三章 藥物敏感性試驗和抗生素選擇384
一、藥物敏感性試驗有關概念和方法學評價384
(一)藥物敏感性試驗的幾個概念384
(二)藥敏試驗方法學評價384
二、關於抗生素選擇與微生物耐藥問題385
(一)抗菌藥物選擇的一般原則385
(二)抗菌藥物使用的一般原則389
(三)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理389
(四)幾個特殊耐藥菌株390
(五)控制細菌耐藥性的過快增長392
(六)最佳化抗生素治療策略393
第四章 醫院感染及其對策394
一、關於醫院感染394
(一)醫院感染的定義394
(二)傳播途徑、發病因素和常見病原體394
二、基本對策395
(一)淨化醫院環境減少污染395
(二)做好消毒隔離切斷傳播途徑395
(三)保護病人減少感染機會396
(四)堅持細菌學監測396
第六篇 臨床免疫學
第一章 免疫活性水平400
一、細胞免疫活性400
(一)淋巴細胞400
白細胞CD抗原分類400
(二)淋巴細胞亞群402
T淋巴細胞及其亞群402
B淋巴細胞/B細胞(BL)403
自然殺傷細胞活性(NKA)404
二、體液免疫活性405
(一)免疫球蛋白405
免疫球蛋白G、A、M(IgG,IgA,IgM)405
免疫球蛋白D(IgD)410
免疫球蛋白E(IgE)411
過敏原特異性IgE抗體(ASIgEAb)412
κ輕鏈和λ輕鏈(KLC&LLC)413
寡克隆免疫球蛋白G(OIgG)413
(二)熱球蛋白和冷球蛋白414
熱球蛋白(PG)414
冷球蛋白(CG)414
(三)補體系統415
總補體溶血活性(THC,CH50)415
補體C3和C4(C3&C4)417
膜攻擊複合體(MAC)418
B因子(FB)419
C1抑制物(C1INH)419
(四)免疫複合體420
循環免疫複合體(CIC)420
第二章 感染免疫學423
一、細菌性感染423
(一)溶血性鏈球菌感染423
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423
抗鏈激酶抗體(ASK)424
抗透明質酸酶抗體(AHD)425
抗脫氧核糖核酸酶B抗體
(ADNB)425
抗鏈球菌多糖體(ASP)426
(二)肺炎鏈球菌性感染426
肺炎球菌抗原篩查426
肺炎球菌抗原檢測426
肺炎球菌抗體檢測427
(三)傷寒血清學試驗427
肥達反應427
被動血凝試驗(PHA)或乳膠凝集
試驗(LAT)428
傷寒酶聯免疫吸附試驗428
(四)結核病及其他429
結核病免疫學診斷429
布魯菌病凝集素試驗(BAT)430
嗜肺軍團菌(LP)430
大腸桿菌O157(EC:O157)431
幽門螺桿菌(Hp)431
艱難芽胞梭菌(CD)432
淋病奈瑟菌抗原與抗體
(GCAg&GCAb)433
新型隱球菌(CCN)433
二、病毒性感染434
(一)AIDS血清學434
HIVⅠ和HIVⅡ血清學標誌物434
(二)肝炎病毒血清標誌物436
A型肝炎病毒抗體(AntiHAVIgM&IgG)436
B型肝炎病毒血清標誌物
(HBVSM)437
B型肝炎病毒DNA(HBVDNA)444
C型肝炎病毒抗體和基因組445
丁型肝炎病毒標誌物(HDVM)447
戊型肝炎病毒標誌物(HEVM)448
庚型肝炎病毒標誌物(HGVM)449
(三)先天性感染組合450
TORCH免疫血清學組合450
弓形蟲病抗體(TOXAb)450
風疹病毒標誌450
巨細胞病毒(CMV)451
單純皰疹病毒1型和2型
(HSVⅠ,HSVⅡ)452
(四)EB病毒感染453
嗜異性凝集素試驗(HAT)453
EB病毒抗原抗體(EBVAgAb)454
(五)其他病毒血清學456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456
人皰疹病毒6和人皰疹病毒7(HHV6,HHV7)457
腺病毒(AdV)457
柯薩奇病毒(CxV)458
埃柯病毒(ECHO)459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459
冠狀病毒及SARS冠狀病毒460
三、其他病原體感染461
(一)梅毒血清學試驗(STS)461
快速血清反應素試驗(RSR)462
蒼白密螺旋體抗體試驗(TPAT)462
梅毒蒼白密螺旋體檢查(TPE)463
(二)立克次體血清學463
外斐反應(WFR)463
乳膠凝集試驗(LAT)464
免疫螢光或免疫酶試驗(IF,IE)464
(三)支原體血清學465
冷凝集素試驗(CAT)465
肺炎支原體抗體(MPAb)及
溶脲脲原體抗體(UUAb)466
(四)衣原體血清學466
沙眼衣原體抗原(CtrAg)466
肺炎衣原體抗體(CpnAb)466
鸚鵡熱衣原體抗體(CpsAb)466
第三章 自身免疫性抗體468
一、非器官特異性抗體468
(一)抗核抗體譜468
紅斑狼瘡細胞(LEC)468
抗核抗體(ANA)468
抗DNA抗體(ADNA)470
抗著絲點抗體(ACA)470
抗組蛋白抗體(AHA)471
抗Ki/PA28γ抗體(AKi/PA28γ)471
抗Ku抗體(AKu)471
抗增殖細胞核抗原抗體(APCNA)472
(二)可浸出核抗原成分抗體472
抗Sm抗體(ASm)472
抗U1RNP抗體(AU1RNP)473
抗拓撲異構酶Ⅰ抗體/抗Scl70抗體
(ATopoⅠ/Ascl70)474
抗PMScl抗體(APMScl)474
抗Jo1抗體/抗組胺醯tRNA合成酶
抗體(AHtRNASA)475
抗SSA/Ro和抗SSB/La抗體475
(三)抗細胞漿抗原成分抗體476
抗細胞漿抗體(ACyA)476
抗中性細胞漿抗體(ANCA)476
抗磷脂抗體(APLA)、抗心肌磷
脂抗體(ACLA)477
狼瘡抗凝物(LAC)478
二、器官特異性抗體479
(一)關節炎相關抗體479
類風濕因子(RF)479
抗絲凝蛋白/環瓜氨酸肽抗體(ACCP)480
抗Ⅱ型膠原抗體(AⅡCA)481
(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體482
抗平滑肌抗體(ASMA)482
抗肝腎微粒體抗體(ALKM1)482
抗鈣調素抗體(ACMA)483
抗線粒體抗體(AMA)484
(三)心肌相關抗體485
抗心肌抗體(AMC)485
抗原肌球蛋白抗體(ATMA)486
(四)抗消化管抗體487
抗胃壁細胞抗體(APCA)487
抗內因子抗體(AIFA)488
抗結腸抗體488
(五)重症肌無力自身抗體489
抗橫紋肌抗體(ASMA)489
抗乙醯膽鹼受體抗體(AAChRA)489
抗肌特異性酪氨酸激酶抗體
(AMuSK)490
(六)抗血細胞抗體490
抗血小板抗體(APA)490
抗淋巴細胞抗體(ALA)491
抗中性粒細胞抗體(ANGA)492
(七)抗內分泌腺或細胞抗體493
抗垂體抗體(APA)493
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493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
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TMAb)或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
(TPOAb)494
抗腎上腺皮質抗體(AACA)495
胰島素抗體(IA)496
胰島細胞抗體(ICA)及胰島細胞表面
抗體(ICSA)496
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498
酪氨酸磷酸酶抗體(ICA512/IA2抗體)498
胰島素受體抗體(IRA)499
(八)其他組織器官自身抗體500
抗腎小球基底膜抗體(AGBM)500
髓磷脂鹼性蛋白(MBP)及抗髓磷脂
鹼性蛋白抗體(AMBP)500
第四章 腫瘤標誌物502
(一)腫瘤標誌物分類502
(二)腫瘤標誌物套用503
一、癌抗原503
癌胚抗原(CEA)503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504
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505
糖抗原199(CA199)506
糖抗原50(CA50)507
癌糖脂抗原(KMO1)507
癌抗原125(CA125)508
癌抗原153(CA153)509
乳腺糖鏈抗原225(BCA225)509
癌抗原130(CA130)510
腫瘤相關糖蛋白72(TAG72),糖鏈
抗原724(CA724)510
胰腺癌相關抗原(DUPAN2)511
胰腺癌胎兒抗原(POA),胰腺癌相關
抗原(PCAA)512
唾液醯初期特異性胚胎抗原1
(SSEA1)512
尿岩藻糖(UFC)513
二、腫瘤相關蛋白514
甲胎蛋白(AFP)514
鹼性胎兒蛋白(BFP)515
VK缺乏誘導蛋白Ⅱ(PIVKAⅡ)516
γ精漿蛋白(γSm)516
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SAP)517
唾液酸(SA)517
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518
組織多肽抗原(TPA)518
膀胱腫瘤抗原(BTA)519
核基質蛋白22(NMP22)519
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520
前胃泌素釋放肽(PGRP)520
細胞角質素211(CYFRA211)521
甲狀腺球蛋白(Tg)521
血清特種蛋白522
三、腫瘤代謝產物522
單羥酚衍生物(MHOP)522
四、腫瘤相關酶523
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及前列腺
酸性磷酸酶(PAP)523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NSE)523
αL岩藻糖苷酶(AFU)524
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同工酶V
(5′NPD)524
乳酸脫氫酶(LDH),乳酸脫氫酶同工酶
(LDISO)525
鹼性磷酸酶(ALP),鹼性磷酸酶同工酶
(ALPISO)525
γ谷氨醯移換酶/轉肽酶(GGT)525
五、異位內分泌激素525
異位激素525
第七篇 臨床內分泌學
第一章 內分泌腺和激素528
一、垂體功能和激素528
(一)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試驗528
抗利尿激素(ADH)528
抗利尿激素負荷試驗529
(二)腺垂體分泌功能和激素530
生長激素(GH)530
生長激素分泌負荷試驗531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和Ⅱ(IGFⅠ&IGFⅡ)532
生長激素釋放激素(GHRH)533
泌乳素(PRL)534
泌乳素分泌負荷試驗536
促脂激素(LPH),黑素細胞刺激
激素(MSH)536
二、甲狀腺軸功能和激素538
(一)甲狀腺刺激激素538
促甲狀腺激素(TSH)538
TSH分泌負荷試驗540
(二)甲狀腺激素541
甲狀腺激素試驗組合(THPrf)541
總甲狀腺素(TT4)541
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T3)543
反T3(rT3)545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
游離甲狀腺素(FT4)547
T4新生兒篩查(T4NS)549
甲狀腺激素攝取率(TU)及攝取比值
和游離甲狀腺素指數(FT4I)550
(三)甲狀腺功能551
放射性碘攝取試驗(RIUR)551
甲狀腺素抑制試驗552
(四)甲狀腺激素相關蛋白552
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TBG)552
甲狀腺球蛋白(Tg)553
三、腎上腺軸功能和激素554
(一)腎上腺皮質促激素554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554
ACTH分泌負荷試驗555
(二)腎上腺皮質激素556
血漿總皮質醇(PTC)和尿游離
皮質醇(UFC)556
血漿皮質醇分泌負荷試驗557
皮質類固醇結合球蛋白(CBG)558
17羥皮質類固醇(17OHCS)559
17OHCS排泄負荷試驗560
17生酮類固醇(17KGS)560
17酮類固醇(17KS)561
去氫表雄酮(DHEA)和硫酸去氫
表雄酮(DHEAS)563
17羥孕酮(17OHP)564
血漿和尿醛固酮(ALD)565
血漿醛固酮激發試驗566
(三)腎上腺髓質激素566
血漿和尿兒茶酚胺(CA)566
高香草酸(HVA)567
尿香草扁桃酸(VMA)568
四、性腺軸功能和激素569
(一)促性腺激素569
黃體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
(FSH)569
(二)性腺激素571
總睪酮和游離睪酮(TT,FT)571
雌二醇(E2)572
孕酮(P)574
性激素結合球蛋白(SHBG)575
(三)胎盤激素576
雌三醇(E3)和雌四醇(E4)576
人絨毛膜促性腺素(hCG)577
第二章 內分泌細胞和激素580
一、胰島功能及胃腸胰激素580
(一)胰島功能試驗580
葡萄糖耐量試驗(GTT)580
血漿胰島素(INS)580
胰島素釋放試驗(INSRT)582
連線肽(CP,C肽)582
胰島素原584
(二)胃腸胰激素585
胰高糖素(IRG)和腸高糖素
(GLI)585
免疫反應性胰高糖素負荷試驗586
胰高糖素樣肽1(GLP1)586
胃泌素(GTN)587
胃泌素興奮試驗588
血管活性腸肽(VIP)589
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CCK)589
胰多肽(PP)590
二、骨代謝激素和骨代謝標誌物591
(一)骨代謝激素和相關蛋白591
甲狀旁腺激素(PTH)591
甲狀旁腺激素相關蛋白(PTHrP)592
降鈣素(CT)、降鈣素原(PCT)593
(二)骨形成和骨吸收標誌物595
骨鈣素(OC;BGP)595
Ⅰ型前膠原N末端前肽和C末端
前肽(PINP,PICP)596
羥脯氨酸(Hpr)597
κB核因子配體受體活化物
(RANKL)和護骨素(OPG)597
吡啶酚交連物(PYD),脫氧吡啶酚
交連物(DPD)599
Ⅰ型膠原N端肽(NTX)或C端
交連末端肽(CTX)602
β交連重疊物(βCL)603
三、其他激素及體液介質604
(一)腎素血管緊張素和鈉利尿肽604
血漿腎素活性(PRA)和活性腎素
濃度(ARC)604
卡托普利負荷試驗606
血管緊張素Ⅰ、Ⅱ、Ⅲ(ATⅠ,ATⅡ,ATⅢ)606
鈉利尿肽類(NUPs)607
(二)脂肪組織內分泌激素609
瘦素609
脂聯素611
(三)促血細胞生成激素或因子612
紅細胞生成素(EPO)612
血小板生成素(TPO)613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613
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614
幹細胞因子(SCF)614
(四)前列腺素615
前列腺素E2(PGE2)615
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E1α)與
血栓素B2(TXB2)615
(五)色氨酸衍生物617
血清素(5HT)617
5羥吲哚乙酸(HIAA)618
(六)細胞因子618
白介素1(IL1),IL1受體(IL1R),
IL1受體拮抗物(IL1ra)619
白介素2及其受體(IL2;IL2R)620
白介素6及其可溶性受體(IL6;sIL6R)621
白介素8和白介素10(IL8,IL10)622
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623
淋巴毒素(LT,TNFβ)624
內皮素(ET)624
高移動度B1組蛋白(HMGB1)625
第八篇 臨床藥理學和毒理學
第一章 治療藥物監測628
一、鎮靜催眠劑和抗驚厥劑628
苯偶氮泮類(BDP)628
地西泮(DZP)629
氯硝西泮(CNZP)629
硝西泮(NZP)630
甲喹酮(MQL)630
巴比妥酸鹽類630
苯巴比妥631
撲米酮(PMD)632
乙琥胺(ESM)632
丙戊酸(VPA)633
卡馬西平(CMP)633
唑尼沙胺634
氯巴占634
二、抗精神病藥物635
三環抗抑鬱劑(TAD)635
阿米替林,去甲替林635
丙咪嗪(IMIP)636
多塞平(DXP)636
阿莫沙平(AMXP)637
馬普替林(MPT)637
氟非那嗪(FPHE)637
氟苯氧丙胺(FOX)638
氯哌啶醇(HALDOL)638
碳酸鋰(Li)639
三、抗心律失常藥640
胺碘酮640
雙異丙吡胺640
利多卡因641
單乙基甘氨酸二甲苯胺(MEGX)641
四、強心糖苷642
地高辛(DGO)642
洋地黃毒苷(DGI)643
五、抗生素643
血清抗生素水平643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AGs)644
萬古黴素(VCM),替考拉寧
(TEIC)646
氯黴素(CLM)647
兩性黴素B(APTB)647
5氟胞嘧啶(5FC)648
抗HIV藥物及疊氮胸腺嘧啶脫氧
核苷(AZT)648
六、其他藥物649
阿司匹林(ASA)649
對乙醯氨基酚(AAP)650
茶鹼651
甲氨蝶呤(MTX)652
環孢素A(CSA)652
他可莫司(TCMS)653
第二章 臨床毒理學655
一、依賴性或成癮劑655
乙醇(EtOH)655
依賴性藥物或成癮劑篩查(DAS)655
古柯鹼代謝產物656
苯丙胺(AMPT)656
四氫大麻(THC)656
美沙酮(METD)657
丙氧酚(POP)657
阿片類(OPi)657
苯環己哌啶(PCP)658
二、毒物658
一氧化碳(CO)658
氰化物(CN)659
甲醇(MeOH)659
重金屬篩查(HMS)660
砷(As)660
鉛(Pb)661
汞(Hg)663
鎘(Cd)664
鋁(Al)665
鉈(Tl)666
金(Au)667
附錄 中英文對照縮略語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