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自鹹平二年(公元999)開始,遼朝陸續派兵在邊境挑釁,掠奪財物,屠殺百姓,給邊境地區
宋遼邊境形勢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雖然宋軍在
楊延朗(又名
楊延昭,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楊六郎)、
楊嗣等將領率領下,積極抵抗入侵,但遼朝
騎兵進退速度極快,戰術靈活,給宋朝邊防帶來的壓力愈益增大。
自
雍熙北伐慘敗後,宋朝對
遼朝就一直心存畏懼,逐漸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相反,遼朝對宋朝卻是步步緊逼,不斷南下侵擾宋朝。
從中原王朝來看,
燕雲十六州的得失,關係一代江山的安危。這十六州的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在
太行山北支的東南,稱為“山前”,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稱為“山後”。今長城自
居庸關以東向西南分出一支,綿亘於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復與長城相合,這就是內長城。
中原失“山後”,猶有內長城的
雁門關寨可守,失“山前”則河北藩籬盡撤,契丹的
騎兵就可沿著
幽薊以南的坦蕩平原直衝河朔。所以中原王朝從
後周柴榮起,就開始了與遼爭奪
幽雲十六州的戰爭。
宋遼戰爭長達25年,其目的在於爭奪
燕雲十六州。由於燕雲十六州是一個先進的農業區,它的農業、手工業和其他文化活動都比契丹本部地區發達。因此契丹統治者對這一地區的重要性有著足夠的重視,他們把燕雲十六州中的
幽州升為南京,改皇都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
遼陽)改為東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應的許多官職,視為腹地,儼然以大國的姿態屹立於
宋朝對峙的北方。
從這時的遼朝來看,蕭太后逐漸的治理內政,勵精圖治,國內逐漸穩定下來,奠定了發動戰爭的基礎。
內容
宋遼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
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齒論。
宋遼以
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影響
積極
一、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干戈”,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二、宋朝節省了巨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
三、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消極
王安石和
富弼認為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戰去兵”,禁軍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
馬知節、
曹瑋、
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
同時,百餘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直接導致宋、遼雙方兵備鬆弛,後皆為女真建立的金國擊敗。遼國殘餘勢力只得西遷,在西域建立西遼苟延殘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國稱臣。
評價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接受求和的結果。對宋而言,一方面幽雲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輸金納絹以求
遼朝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索取,以金錢換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對遼國而言,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占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澶淵之盟以後,宋遼雙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這對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濟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蔣復璁曾說及宋遼澶淵之盟“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及中國整個歷史”。
黃仁宇說:“所以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