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震驚中外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國革命進入了低潮,面臨嚴峻的考驗。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的
“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中共江蘇省委根據“八七”會議精神,決定以土地革命為中心,派遣重要力量分赴全省各地,廣泛開展農民運動。
事前部署
當時淮安在國民黨反動派的統治下,苛捐雜稅沉重,地主、惡霸橫行鄉里,廣大農民民不聊生,苦不堪言。1927年八九月間,中共江蘇省委秘密派遣陳治平等共產黨員深入淮安農村進行建黨和革命活動。9月,中共淮安縣特別支部在橫溝寺(今淮安市淮安區欽工鎮橫溝村)建立,這是淮安第一個中共組織,從此開啟中國共產黨領導淮安人民不懈奮鬥的歷史。
當年秋末,中共江蘇省委派為適應革命形勢發展,派
何孟雄、
湯汝賢等到淮安積極組織開展農民革命運動。12月下旬,在何孟雄等人指導下,中共淮陰特委在橫溝寺成立。特委的中心任務是限期組織以淮安北鄉為中心的農民武裝暴動。23日,淮安縣委在欽工鎮北圩門外召開萬人武裝抗捐示威大會,陳治平公開打出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並當場撕毀國民黨青天白日旗。同時,各級黨組織廣泛開展政治宣傳,建立農民協會,整編農民武裝,開展抗捐抗債,鋤惡懲霸,農民運動波瀾洶湧,席捲北鄉,極大地震懾和打擊了土豪劣紳和各種反動勢力。
至1928年2月初,淮安縣已有黨支部60多個,黨員發展到1000多人,其中北鄉有黨支部40多個,黨員800多人。中共淮陰特委以淮安北鄉為工作重點,堅決貫徹省委關於發動農民暴動的指示。中共淮安縣委還對暴動的任務和要求、暴動領導機構及幹部的配合、暴動的軍事編制和戰鬥序列、暴動的地點和時間等作出決定,為發動農民暴動作出思想上與組織上的準備。
事件經過
1928年2月9日,中共淮陰特委、淮安縣委獲悉國民黨淮安縣政府將派兵鎮壓北鄉農民運動後,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提前實施暴動計畫,並成立在暴動總指揮部,陳治平任總指揮,
趙心權任副總指揮。
2月10日傍晚,大雪紛飛,鋪天蓋地。1000多名暴動民眾冒著風雪,背著長槍、大刀,舉著梭標、鐵叉,扛著木棍、扁擔,雲集橫溝寺。暴動總指揮陳治平向農民民眾們講話:“農民兄弟們,到了暴動的時刻了!國民黨反動派、地主老財逼得我們再也活不下去了!我們必須拿起武器跟他們乾到底,才有活路!跟著共產黨,一起暴動……”如潮的手臂舉起來,黑壓壓的遮住了天。谷大濤把一尺多長的紅布條子系在膀子上,告訴大家,都繫上紅布條子作為標記,暴動的口令是“開始暴動”!
暴動隊伍在陳治平、趙心權等人指揮下,有計畫地圍攻了紫馬州、大趙莊、宋集等地的地主武裝。一夜之間,繳獲槍枝100多條,燒毀了地主手中的地契,租約、地攬和借據。2月11日清晨,橫溝寺國小門前掛起“淮安縣蘇維埃政府”“淮安縣農民自衛軍大隊部”的牌子。隨後,逮捕了不法地主陳步營,接著包圍了大董莊的反動保全隊,收繳了大董莊地主兼團總董玉潘的武器,並將其當場擊斃。然後,暴動隊伍又湧進賈莊,收繳、燒毀了地主手中的地契與借據,繳獲了一批槍枝彈藥。經過兩天多的戰鬥,革命風暴席捲橫溝寺附近大、小村莊80個以上。因這次暴動的指揮部設在橫溝寺,所以史稱“橫溝寺暴動”。橫溝暴動標誌共產黨第一次以公開戰鬥姿態出現於蘇北平原上。
2月12日,國民黨淮安縣政府調集8個步兵連和1個騎兵隊,分三路前來“圍剿”暴動隊伍。中共淮安縣委當即決定,將暴動隊伍也分成3路:趙心權、厲冰心率一路,保衛橫溝寺;陳治平、湯汝賢率領一路,向東往章集、大胡莊、茭菱出發,占領敵人鉗形口空隙地帶,準備伏擊敵人;谷大濤、章學廉率領一路,正面阻擊賈莊北犯之敵。
事件結果
暴動隊伍與敵人進行了殊死戰鬥,終因雙方力量差距懸殊而失敗。谷大濤等人在戰鬥中壯烈犧牲,章學廉在轉移過程中被地主殺害,陳文榮等19人被捕人獄,淮安北鄉陷於白色恐怖之中。
橫溝寺暴動失敗後,中共淮陰特委、淮安縣委主要成員陳治平、湯汝賢、趙心權等轉移到漣水,與漣水縣委書記厲冰心相繼前往上海,向中共江蘇省委匯報了工作。同年3月,中共江蘇省委作出撤銷淮陰特委的決定,並派先期回上海的何孟雄為特派員,對橫溝寺農民暴動進行實地考察,他撰寫《江蘇省委對於淮安北鄉暴動的批評和建議》,該檔案對淮安農民運動問題作詳盡系統回顧和總結,肯定淮安縣委成績,同時指出其錯誤,並提出爾後工作方針。檔案要求淮安工作的同志,要明確游擊戰爭策略,採取積極態度,迅速恢復黨組織,深入到民眾中去,在繼續工作與鬥爭中開闢勝利的道路。省委總結的這些經驗教訓,是十分深刻和寶貴的。
主要影響
聲勢浩大橫溝寺農民武裝暴動,雖然在國民黨反動派血腥鎮壓下失敗,但它似霹靂一聲驚雷響徹蘇北。橫溝寺農民武裝暴動是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之後,共產黨在蘇北大地上打響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它為淮安乃至蘇北地區農民革命指明方向,對推動淮安及周邊地區農民革命鬥爭產生巨大影響。
後世紀念
為紀念橫溝暴動,淮安市人民政府1989年在橫溝寺原址樹立一塊紀念碑。碑體以磚為材料,水泥砂漿外粉刷,高2米、寬1.2米厚0.5米。碑文為:“中共淮陰特委、淮安縣委誕生地,橫溝寺農民運動暴動遺址。”另外,1952年,曾在橫溝寺原址上,以橫溝寺被毀後尚存的部分磚瓦材料,蓋了6間房屋辦起一所國小,當時取名“希望國小”,後政名為“橫溝國小”。現橫溝國小已遷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