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崗起義

1927年8月18日,中共廣東省委特派員楊永紹組織羅定縣700多名農軍,在橫崗圩舉行了一次武裝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崗起義
  • 組織者:楊永紹
  • 歷史意義:鍛鍊了革命武裝
  • 發生時間 :1927年8月18日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後,國民黨廣東省守備軍第2團和縣民團共500多人向羅定的生江、橫崗發起“清剿”,農民運動遭受挫折,300餘名農軍化整為零,轉入地下活動。5月間,中共廣東特委派特派員楊永紹到羅定繼續領導農民運動,楊永紹與原羅定農軍總大隊長李燦英、副大隊長李釗春,在四區橫崗、松木、大樟根一帶,擴大農軍隊伍,籌集槍枝彈藥,加緊對農軍進行軍事訓練。爾後,楊永紹於8月中句帶領各區農軍到達大樟根元山頂集中,秘密召開農軍骨幹會議,準備在橫崗圩舉行起義。8月17日,楊永紹、李燦英、李釗春、張日熙按計畫召集各區農軍700多人,進行總動員。會後,農軍分三路開往橫崗圩附近。8月18日拂曉前,各路農軍埋伏在橫崗圩附近。4時許,各路農軍按約定信號向橫崗發起進攻。橫崗圩內守敵治安會二三十人躲在炮樓內,憑藉武器優勢居高臨下向農軍射擊。戰鬥打到上午9時許,農軍派人從橫崗圩尾一間商店取出煤油,準備放火燒炮樓,但因駐羅定之國民黨軍韓漢英守備團及陳鏡軒民團1000餘人從縣城趕來橫崗,農軍趁敵人大部隊未到之前從右翼邊打邊撤,至三家店轉移到雲致成立蘇維埃政府,並在雲致、羅平等地,與尾追的敵人激戰6晝夜。後化整為零分散進行游擊活動,李釗春、楊永紹先後被神犧牲。
橫崗起義,儘管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但鍛鍊了革命武裝,為後來的羅定縣城起義打下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