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智老爸機靈兒

機智老爸機靈兒

爸爸課實用讀本《機智老爸機靈兒》主要呈現的是一個作家父親的生活體驗和教育體驗。在表現形式上,刻意選用較自由的手記體,似小說,似散文,似隨筆。初看似乎雜亂,但在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獨具的文學才華以及極富參考價值的教育思考。 幽默機智當然是《機智老爸機靈兒》的最大特點之一。不管從何頁開始,讀者獲得的最鮮明印象都是:這傢伙,挺機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情況,這位老爸總可以“機智”起來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和作用,從而使老爸嘴裡的“少爺”也“機靈”起來,長此以往,“少爺”想不是“機靈兒”都不成了。愛和教育,因為懂得,所以幽默。好家教容易,幽默起來,難。在幽默中施教,在施教中幽默,旗幟鮮明倡導幽默,這本書或可稱為中國幽默家教第一書。 可以當笑話書讀,可以當文藝書讀,可以當專業書讀。“三可以”家教書《機智老爸機靈兒》,是一本特別適合知識分子家庭翻閱的教子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智老爸機靈兒
  • 作者:韓光智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6373791
  • 外文名:Like Father Like Son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 品牌:作家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文壇刀客”韓石山先生寫序
“平民教育”引導者李鎮西博士
“公民教育”倡導者李慶明博士
聯袂推薦

人的一生,到最後,是一本書,人的成長以及家長的陪伴,是人生這本大書最有中國親情味道的階段。《機智老爸機靈兒》這本幽默教子手記,家長的慧心機智和孩子的任性率真,相映成趣,讀著讀著,能讀出笑聲,笑著笑著,能悟出本真。
——李慶明,“公民教育”“田園教育”倡導者,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深圳南山附屬學校校長,現任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校長。

會思考的家長是優秀的家長,會寫作的家長是全優的家長,會幽默的家長是家長中的“先進工作者”。《機智老爸機靈兒》一書,有思考,有幽默,文字更是激揚,值得家長仔細品味。
——李鎮西,教育哲學博士,語文特級教師,現任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

這樣的文字本身,絕非僅僅是個“會寫”的問題,或許有人還會更其不屑,說不過是個“貧嘴”。我不這么看,就像前面引用的那段關於“識字的書”的話說的,“中國,沒有無緣無故的漢字”,“方塊字中,寄寓著感人的智慧和靈魂”,字是這樣,怎么用字,怎么組字成句,組句成文,更不會“無緣無故”,更見出使用者的“智慧和靈魂”。
——韓石山,著名作家,“文壇刀客”
特別適合知識分子家庭翻閱的教子參考書。
——易曉波,武漢大學副教授,哲學博士

中國幽默家教第一書。
文藝中年教子,陪吃陪睡陪玩,粗看也就那樣,細品品出別樣。

作者簡介

韓光智,河南新縣人,武漢大學文學碩士,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
主要著作有:《閒讀詩書慢著文》《跟著太陽走一年》《爺們放下假正經》《海涵寧波》《只有我知道》等。其中,《跟著太陽走一年》入選2013年國家圖書館、新浪網等單位主辦的“‘書香未來’——為少年兒童推薦一本好書活動”100本(套)。
散文《非典嫌疑犯韓某生死大逃亡》入選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我最喜歡的中國散文100篇》。2010年,散文《黑塞:“桃花源”里安家》入選人教社高中語文(選修)《教師教學用書》。
經典語錄:過有缺點的人生,做不後悔的家教。

媒體推薦

會思考的家長是優秀的家長,會寫作的家長是全優的家長,會幽默的家長是家長中的“先進工作者”。《機智老爸機靈兒》一書,有思考,有幽默,文字更是激揚,值得家長仔細品味。
——李鎮西,教育哲學博士,語文特級教師,現任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
特別適合知識分子家庭翻閱的教子參考書。
——易曉波,武漢大學副教授,哲學博士
如何看教育?如何看教育的效果?
近期看分數,分數高便是好教育,絕大多數人這樣看;中期看成才,成才了便是好教育,大多數人這樣看;長期看成人,成人了便是好教育,少數人才這樣看。
《機智老爸機靈兒》,這是一本有教育理想、人生理想的家教之書,最重長期,其次重中期,最後重近期。
——李勝清,湖南科大人文學院副院長,文學博士。
愛和教育,因為懂得,所以幽默。
——韓光智自語。
人的一生,到最後,是一本書,人的成長以及家長的陪伴,是人生這本大書最有中國親情味道的階段。《機智老爸機靈兒》這本幽默教子手記,家長的慧心機智和孩子的任性率真,相映成趣,讀著讀著,能讀出笑聲,笑著笑著,能悟出本真。
——李慶明,“公民教育”“田園教育”倡導者,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深圳南山附屬學校校長,現任寧波濱海國際合作學校校長。

圖書目錄

目 錄
這招式,這智慧 韓石山序
一位中國父親的“教育機智” 易曉波序
為了快樂為了夢 自序
序曲:Baby,我等待著您的到來……
第一章: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孩吃飯問題的通知
第二章:養兒方知黃連苦
第三章:家教新問題:青菜怎么在地上呢?!
第四章:牽手的時候好說話
第五章、我們家的“股份制公司”
第六章:孩子,最好的老師在那邊!
第七章:用心機 病爸爸施教獲奇效
第八章:一場哭如一場雨
第九章:“轉移大法”:化解千百次的問
第十章:游“地府”:很雷人,很養膽
第十一章:我用小酒教小子
第十二章、現在的童年和魯迅的童年不一樣
第十三章:家長的人生觀雜談
第十四章:小傢伙,你是我的今生來世
第十五章、佯裝嫩,顯童心,老子要與兒子比天真
第十六章:該放手時就放手
第十七章:“緊急任務法”
第十八章:“二胡成功暢想曲”
第十九章、寶貝,我們欣慰地看著盼望著長大的你
第二十章:家教規律新六條
第二十一章、孩子生病的時候
第二十二章:好馬配好鞍 名字要搞掂
第二十三章:立竿見影的九條建議
第二十四章:小動作小技巧成就“正確的事情反覆做”
第二十五章、追懷一個獻身的念頭
第二十六章:“批評單雙號輪班制”
第二十七章、真愛生勁 巧打小兒
第二十八章:“障礙刺激法”
第二十九章:給孩子買本“識字的書”
第三十章、知餓教育,從娃娃抓起
第三十一章:幸福的媽咪犯甜蜜的錯誤
第三十二章、教子詠嘆調:音有長短,調有高低
第三十三章:不好的教育或許有更大的好作用
第三十四章、對九齡童獨處的猜想
第三十五章:看著,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三十六章、我們受過玩的教育嗎?
第三十七章:兩根弦 VS 八十八個鍵
第三十八章:漿糊牌母愛:偉大的糊塗的愛
第三十九章:常用小招數 “倒計時”
第四十章:“添亂”事件記略
第四十一章:當無名火碰到小錯誤時
第四十二章:老子打兒子的簡易武功:兩式四招
第四十三章:危機處理經典範例
第四十四章:上代是具體的 下代是抽象的
第四十五章:“我想對您說”徵文評審系列隨感
第四十六章、“奧運”的爹娘,你們在冒傻氣!
第四十七章:陪太子晨讀
第四十八章:小兒郎第一次“離家出走”雜記
第四十九章、空巢期雜感
第五十章:“思想工作法”
第五十一章:夏令營:向老家、向農村,向快樂進發
第五十二章:帶著兒郎逛書店
第五十三章:口述實錄0821雪戰
第五十四章:那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第五十五章:我的“陪吃”體會——兼論孝心的培養
第五十六章:我的“陪睡”體會——兼論健康心理(安全感)的培育
第五十七章:我的“陪玩”體會——兼論想像力的呵護
第五十八章:最後一次家長會的滋味
第五十九章:“小子,不能這樣的喲!”
第六十章:玩穿越,小兒“女友”有兩用
第六十一章:不讓兒子太“流行”
第六十二章:我無法安慰少爺
第六十三章:微語意味長
第六十四章:最根本的認識:這是起點!
第六十五章:給外甥黃某的一封信
第六十六章:給上高中外甥的一封信
第六十七章、在喜來登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後記 記錄比教育更重要

文摘

第一章: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孩吃飯問題的通知

在中國,正經有兩個“親兒子”:假正經和假不正經。小孩吃飯問題用正兒八經的紅頭檔案來發布,是正經的哪個“兒子” ——假正經,假不正經——呢?

愛花委【2001】8號
家庭愛護祖國花朵委員會各委員:

按照“計畫生育”的國策,我們家庭已圓滿完成了“只生一個”的指標,家裡自從孩子降臨以來,各委員認真負責,完成了“給寶寶取名”“配置搖籃”等一系列“家政工程”。在實踐中學習、提高,在孩子哭聲中總結出了“尿尿”“拉把把”“睡覺”嬰兒的三大生活規律。這是十分可喜的成就,但,在成績面前,我們不能驕傲,畢竟我們只走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鑒於在斷奶後,小孩在吃飯問題上存在的新問題,為了完成“確保超越父親,力爭達到母親的智力水平”的“成龍”培育計畫,經愛護祖國花朵委員會常務委員辦公會議研究,現決定如下:
一、加強認識,提高培育祖國未來棟樑的自覺性。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健康的家庭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社會的細胞中,孩子無疑有著細胞核的地位。大些來說,將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各國孩子間的競爭。所以,不論是以大局角度,還是以小家角度,對於有關孩子成長的一切問題都應得到愛護祖國花朵委員會(簡稱愛花委)的足夠重視。愛花委各委員要任勞任怨,恪盡職守。目前,我們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務是“撥苗助長”。在其幼兒期,吃是第一位的,在斷母乳之後,吃的新問題尤其突出。適應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我們要加大轉變吃觀念的作風的力度。與此同時,要加強學習,更新吃的知識。為此,全體委員要有“事關小孩無小事”的認識,樹立“餵小孩就是創未來”的觀念,進一步繁榮我們家這枝祖國的花朵,為國、為家培育出棟樑之才來。如果在吃的問題上認識不到位,行動上晚了一步,我們家的未來就會有輸在起點的危險。需要指出的是,個別委員在這個問題的認識上還存在模糊認識,甚至散布“餓他一下就知道吃”的錯誤言論。這裡就不點名批評了。
二、加強領導,建立健全“委員長負責制”。愛花委委員長(孩他娘)在母乳期間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並建立了良好的母子關係,在斷奶過程中委員長要根據新的情況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與此同時,愛花委要在運轉機制上下功夫,加強領導,全面實施委員長負總責、各委員緊密配合的委員長負責制。有條件的話,還可加強與兄弟委員會的聯繫、交流養子經驗(如委員長親自帶隊到兄弟單位考察更好,但需家庭財政專項開支,此事到時再議)。這樣在制度保障下,我們走“依法教子”的路子,我們的路子是符合小孩成長的規律的,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三、在委員長領導下,各委員密切配合,探索出一條具有小康家庭特點的行之有效的餵養路子。鑒於餵養小孩時,孩子他爹常處於“觀察者”的“立場”。根據“人盡其才”的用人原則,責成孩子他爹搞好餵子專項調研,在二周內拿出調研報告。調研報告可將小孩在吃飯問題上的共同特點(可參看有關養子資料)和我家小孩所表現出來的獨特性展開。解決方法可在飲食結構以及餵的形式這兩方面動腦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要總結好以往在餵的方面所採取的“哄”和“逗”的方法,歸納出“哄”和“逗”的規律性的東西來,並要求防止“哄”和“逗”滑向“瞞”和“騙”的歧途的可能性,制定出防“瞞”和防“騙”的方法和措施來(“瞞”和“騙”是魯迅先生堅決反對的東西,提請委員長加倍關注、高度重視)。愛花委各委員責任重大,要密切合作、團結一致向前看,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情況下,允許失誤。我們堅信在委員長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委員的通力合作下,我們有信心順利完成餵子任務,並努力創造條件,幫助小孩步入自食的階段。在此過程中,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具有小康家庭特點的餵養路子來(注意資料和經驗總結,以便老爺家等主管部門來視察時委員長匯報方便,兄弟家庭前來學習也好有個藍本)。

愛護祖國花朵委員會
新世紀一年明月麗日
主題詞:吃飯 通知
————————————————————————————
愛護祖國花朵委員會 新世紀一年明月麗日印發

共印888份

後記

記錄比教育更重要
好!頂好!
兒郎長到16,《機智老爸機靈兒》業已編好,不管是少爺還是書稿,看著就有成就感,欣慰!——書如子,況且,這本書還是因子而生、因子而長的喲!
編排的書稿,列印出來再看,這些時,頭腦中總繞不開這本書,繞來繞去,覺得還有未盡之意,便想,還是寫篇後記吧!
我想要表達的末盡之意便是:記錄比教育更重要。
那天,在家裡尋物亂折騰,翻出少爺幾歲時的照片,我看著有趣,立馬張嘴:少爺,過來!少爺過來一看,驚異且驚喜,大笑,滾在床上大笑。我站著,“旁敲側擊”:這是不是你呀?怎么長得這么小呢?
那天,我拿回《機智老爸機靈兒》的樣稿,孩兒他娘翻看,良久,感嘆道:都有些忘記了。接著,又不無妒意地說:將來,小孩只知道你對他的好喲!——事實呢,她花費的精力可是我的好幾倍。
很顯然,僅從上述兩例,便會讓人覺得記錄下成長過程——按時語來說,且行且珍惜——是多么有趣味、有價值。遠不止這些,其實,記錄的意義是極其豐富的,對教育來說,記錄可不僅僅是記下和錄下點什麼。
記錄時,我們都會思考,而不是像機器在工作,總在想這樣做對嗎?我們在施教過程中,總會有不當、失誤之處,記錄的過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反省的機會,知錯能改,知錯就改,這樣的失敗才能成為成功之母的。往前看,記錄的結果也會在時間流里變成教育資源,你自己可以穿越回去“重現”,家裡其他人也可以“引以為鑑”。將來,第二代教育第三代時,不是也可以從中尋礦覓寶嗎?
當然,我們不會只是犯錯、摸著石頭才能過河的,我們更多的是在正確中“學而時習之”的。期間,如果我們記錄下某些瞬間,那么,前面的成功又可以更好地變成後面作為的動力,將我們引向新的成功。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這就有了成就感,這就有了自我激勵,所謂“積小勝為大勝”是也。這樣,在正確的方向上,我們給了下一代更給力的激勵,對自己的這套教育,我們也有了更強大的自信。
往大處說,歷史都是由一個個個體寫就的。孩子受教育的歷史,你記下了,便是真實大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管如今的孩子在以分數為主導的教育機制中是高分低分還是高低忐忑;你記下了,便可從中折射出當今社會的心理以及教育的真實狀態,不管是其中的成功案例還是某個時間段的困惑和無奈。
往小處說,你記錄下的,是一份富有中國特色、洋溢中國人情味的家庭檔案。——僅從實際功效來評估,往前走的下一代,每一次回眸凝視,都會從中汲取正能量。比如,知道了父母用心良苦的苦有多苦,知道了父母養育的諸多不易,知道了自己年少無知是怎樣的天真狀態……
記錄比教育更重要,那如何記錄呢?
簡而言之,按一本書的樣子來吧!
百書百樣。希望我的《機智老爸機靈兒》能給大家以啟發,希望大家在孩子出生前後,早做整體安排,早做出書出成什麼樣的打算。此外,特別友情提示,剛開始記錄很有激情、很是容易,後來呢,三天打打魚,兩天曬曬網,虎頭蛇尾,很少有人明確意識到去做收尾的事,如此一來,有計畫的記錄以及編排記錄成書就顯得很難。這便是家教領域裡一個常見的短板。這也是我從操作層面硬說“記錄比教育更重要”的主因之一。
為了補短,我這裡大致列出一個樣板。成長記錄書,大致可分嬰幼兒期、小學生時期和國中時期。——至於高中及以後,由小孩兒自己玩去吧!
嬰幼兒時,以照片和咿呀學語中的“語”為主體,記錄任務全在家長這邊;國小階段以天天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為主體,記錄由家長主導,小孩兒逐步跟進,比如,讓他保留好自己的作文等;中學階段以青春前期的狀態為主體,記錄任務雖由家長主導,也可激勵小孩兒自己更多記錄下自己的成長。至於記錄的方式和手段,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用上“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細心,要用上“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恆心。
自然,這本書,也不必尋個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找個有經驗的人,每個時期進行編排。等小孩到了一定年齡長出大人樣了,比如18歲或20歲,階段總結,編成一書,列印N份,送給親友。如果想浪漫一下,可以等到小孩婚配時,在婚禮上發給賓朋。這才叫特別有意義喲!如果你有檔案意識和專業精神,還可給當地的檔案部門寄兩份以作永久收藏的喲。
記錄很重要,這份重要也體現在《機智老爸機靈兒》的出版過程中。近段時間,我念念在心的是,我自己的耐心守候,了不起,以及我在守候中得到的諸多意外之助,實乃天助我也!韓石山先生,李鎮西博士,李慶明博士,王文佳老師,李勝清博士,易曉波博士,鄭建華先生,李雯女士,連鴻賓先生……是他們的助推和關照,《機智老爸機靈兒》才得以以現在的樣子大大方方走出場來。如果好看,那是他們大大的功勞;如果不太好看,那全怪我們父子倆了——莫非機智老爸不機智、機靈兒郎不機靈么?
機遇如泉涌。上陣的父子兵,抓機遇,知錯改錯;鼓幹勁,同向而行。不至於總是不智、總也不靈吧?
2014年5月2日韓光智草於五更涵

序言

這招式,這智慧

韓石山

這天下午,我正在看光智先生的書稿,女兒回來了,我說,你來看看,這個韓光智,教孩子還真有一套,他說,要給孩子買本“識字的書”。
女兒是國小教員,又有一個剛上學的孩子,聽我這么一說,就過來了。一面嘟噥著,課本不就是識字的書嗎?我說,人家說的“識字的書”,可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多識幾個字,背會幾首詩的那種書,是指字源方面的書,也可說文字學的通俗版本。道理,看他說得多好:
一般識字的書,讓我們知道的是“知其然”,我所說的“識字的書”,是在我們“知其然”的基礎上,一定程度上“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有這樣兩大具體好處。其一,尋漢字的根。尋到最後的妙處是,我們可以用溯源法去解釋今天漢字的外形。其二,尋精神的根。中國,沒有無緣無故的漢字。字的緣,字的故,就是我們先人生存的一種反應,中國古代的歷史面貌、社會結構、生產生活、軍事交通等等,皆在漢字的演變中有“象形”出現。甚至我們可以說,方塊字中,寄寓著感人的智慧和靈魂。
女兒說,這個辦法是對的,她在課堂上說到某個字,一給孩子們講這個字的來歷,偏旁組合的原因,孩子們就特別的興奮。問此人是教書的嗎,我說,不是,是個作家,是個了不起的有心人。從妻子懷胎起,直到現在孩子上五年級了,他跟妻子一起帶孩子,教孩子,同時觀察,思考,比較,提出自己獨特的看法,並有自己獨創的一套辦法,全是大實話。就說買本“識字的書”這一章,他不光舉了“禾”字、“和”字等字的實例,還說了他給孩子買書的經過,先買的是《字源趣談》(陳政著),稍深了點,又買了《漢字尋根》(吳頤人著),後來還買了本外國人寫的《漢字王國》(瑞典 林西莉著,李之義譯)。
這部書稿最大的好處是,他不是要指導誰,更不是要探索什麼理論,而是真實地記述自己教育孩子(該說是帶孩子)的一思一慮,一招一式,講清此中的原委,比如事情的起始,應對的方法,過後的補救,只有在怕他人產生誤識時,才作些善意的提醒。只會給你啟發,而不會造成滯礙。
女兒問,還有什麼精妙之處,我說,比如孩子學藝術,該選擇何種樂器,光智先生的思考與選擇,確實異於常人而又不無道理。他生活在寧波,沒有隨大流選擇學鋼琴,卻選了學二胡。道理嘛,分別從感覺層面、成才層面、表演層面、時間層面,一一論列。最可笑的是“感覺層面”一段里,這樣說:
從潮流角度看,學鋼琴的感覺最好,這感覺特別對父母的胃口。為什麼?學鋼琴本身就是高檔的。你看,沒有一個乞丐擺一架鋼琴邊彈邊求施捨。而二胡,可就不一樣。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名人瞎子阿炳。現在的街頭,那個曾經的阿炳也高檔了。不過阿炳的同伴還在街頭呢。以上說的感覺是大家的。再來看看我這個個體的感覺。在我看來,二胡是中國傳統的東西(究起來,二胡也出自外國)。學傳統的東西,對孩子成為一個傳統中國人,無疑是有正面的直接的推動作用。
他家孩子,一個名叫“韓春丹帷”的小傢伙,無疑是學了二胡且大有長進。但仍不忘提醒讀者:弦鍵有夢,兩夢不同。各家各念一本經。至於你家小孩學什麼,還得自己綜合考量。還有他創造的“打孩子”的辦法,叫“老子打兒子的簡易武功:兩式四招”,真可說是絕了。
女兒還有別的事,撂下句“出了書給我一本”就走了。我仍在翻著書稿,心裡不由地納悶,記得剛接到光智先生書稿時,還多少有些拒斥,心說,朋友是朋友,術業有專攻,我怎么會有閒情看這樣的書稿呢。光智的電子郵件上說,解個悶吧。我只當是他一貫的風趣機智,沒有怎么在意。此刻回頭去想,還真讓這個優秀的河南人說“中”了。
前面的引文中,已能見出作者的敘事風格,最妙的是那些隨手即來的比喻。比喻的妙處,只有在行文中才能看出,因此我要多抄幾句。且舉兩例:
兒郎韓春丹帷在二胡老師(周末來我家輔導),練了一段時間,感覺很好,二胡老師有表揚,孩子他媽和孩子他爸我很滿意(這種滿意是從內到外的,假不來)。有大人的表揚和滿意,孩子他自己更幸福。幸福在沒有城府的童年,如咳嗽一樣掩蓋不住。

(第二招:苦肉計。)實際效果:搞笑功能。如果從理論上提高一點,也可以說成是,把屠夫的殘忍化做燦然一笑,猶如炊煙飄過村落一樣隨意和美麗。
這樣的文字本身,絕非僅僅是個“會寫”的問題,或許有人還會更其不屑,說不過是個“貧嘴”。我不這么看,就像前面引用的那段關於“識字的書”的話說的,“中國,沒有無緣無故的漢字”,“方塊字中,寄寓著感人的智慧和靈魂”,字是這樣,怎么用字,怎么組字成句,組句成文,更不會“無緣無故”,更見出使用者的“智慧和靈魂”。套用某大人物說話的口吻,那就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若再作深一層的剖析,就會發現,光智先生的筆下,牽著一明一暗兩條線。明線是那個睿智多才的父親的手記。直接面對兒郎韓春丹帷,坦誠,實用,幽默,展示的是父親的正面形象,正面作用。無疑,這一切對天下做父親的,尤其是一個有著類似春丹帷這樣的男孩的父親,頗具直接借鑑和遙遙指引之功效。暗線貫穿全書,隱隱然在將爸爸和媽媽作著比較。是暗線,卻不是暗事,有時還甚為昭明較著。比如在《漿糊牌母愛:偉大的糊塗的愛》一章中,光智先生給如今的普遍型“媽媽的愛”,來了個溫和的一擊;在《幸福的媽咪犯甜蜜的錯誤》,又將筆觸伸及到社會層面,不僅對個別媽媽錯誤的愛作了提醒,對整個教育領域也是一個鮮明的警示。褒中有貶,貶中有褒,褒貶交加,雙管齊下,有時甚至到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地步。事已至此,仍嫌不足,還來了一首打油詩:全仗爸爸教得好,家中小寶變大寶。大寶小寶唱得巧,世上只有媽媽好。
光智先生當年出版他的散文集時,是我寫的序,多年後出版這樣一部專著,仍讓我寫序,我不敢說是我跟他一樣與時俱進了,只敢說這是一種讓人感念的情義。

2014年3月12日於潺湲室

韓石山,山西臨猗人。當代著名作家。任中學教員多年,曾任《黃河》副主編、《山西文學》主編等職。以小說成名,後又寫散文、文學評論,有“文壇刀客”之稱。近年潛心於現代文學研究。作品集有《少不讀魯迅,老不讀胡適》、《誰紅跟誰急》《徐志摩傳》《韓石山文學評論集》《路上的女人你要看》《李健吾傳》《此事豈可對人言》《韓先生言行錄》等等






一位中國父親的“教育機智”
易曉波
我不知道韓先生有沒有接觸過范梅南的現象學教育學、看過他的《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等著作,但,將韓先生的教子實踐《機智老爸機靈兒》和范教授的理論兩相對照,我不由讚嘆“英雄所見略同”,巧了,外國的理論和中國的實踐結合起來了。換句話說,我覺得,韓先生的《機智老爸機靈兒》這本書是一個中國爸爸的“教學機智”——不僅具有個體特色、中國特色,而且也暗暗呼應了當下中國教育改革(伴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家教領域、父母的教育觀念也會隨之變化)的前進方向。
范梅南,看起來姓范,其實是老外。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育學教授,世界著名教育專家、教育哲學家。開創了“現象學教育學”,影響北美深及全球。“教育學要求我們具備一種解釋能力,以對生活世界的現象作出解釋性理解,其最終目的是理解與孩子共處情境之中的教育意義。教育學還要求在研究過程中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形成一個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機智。”(《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P2)這些哲學(如現象學),這些理論(范開創的現象學教育學),的確很“西方”,不免深奧了些,但一進入具體的教育實踐,我們會發現,其實,“深奧”只存在“名稱”上,內在的東西卻是相通無礙的。用范的“教學機智”來看待中國的教育,也是別有洞天的。這裡,我們還是進入實踐來看韓先生的《機智老爸機靈兒》一書吧。
《機智老爸機靈兒》一書,是韓光智先生育兒教子的生活體驗和教育體驗,同時,也在寬廣的範圍內表現出了父子之間的情誼以及當今家教領域的共同境況。有趣的是,作者刻意選用較自由的文體,手記體,似小說,似散文,似隨筆。初看似乎雜亂,但在這似那似中,作者較充分展示出了其獨特的才華及極具參考價值的獨特思考。在我眼中,韓的筆涉及到三個方面或說三個指向。
第一,做爸爸的主體精神體驗,比如 《小傢伙,你是我的今生來世》《上代是具體的 下代是抽象的》等。我們來看韓獨白一樣的片段:“我是無從知曉我是如何出生的,但我很清楚地知道你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份記憶是一份美好。很清楚。也許在潛意識裡,我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彌補我自己對自己小時成長過程的無知。自然,你成長的每一步,我都很在乎,很傾心。假若把這份關切和美好從我的心裡拿掉的話,那裡將會有一個巨大的空洞。今生,你已經是我生命中的核心部分。”(選自《小傢伙,你是我的今生來世》)
這,看起來是以“爸爸”為中心,其實卻是以孩子的成長為軸來運轉的。相對照,這,和范的理論意向也暗合。范說:“教育學就是迷戀他人成長的學問”“教育學使我們的心向著孩子”“當孩子呼喊我們的時候,他們是在召喚我們”。
第二,對當下教育的思索。比如《幸福的媽咪犯甜蜜的錯誤》《漿糊牌母愛:偉大的糊塗的愛》《家長的人生觀雜談》《家教規律新六條》等。很顯然,韓先生以流行家教的不良趨向和趨勢為行文施教的“假想敵”,文筆進而拓展到上輩對下一代的愛及期待及憂慮。比較全面地體現了社會在快速變化中家教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在中產階級的家庭里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
第三,育兒教子的教育體驗。這是全書的重點和核心。韓先生以個體我對兒子的愛為著力點來擔當一個父親的責任。比如韓的“三陪”文字(《我的“陪吃”體會——兼論孝心的培養》《我的“陪睡”體會——兼論健康心理(安全感)的培育》《我的“陪玩”體會——兼論想像力的呵護》)。這個最為有趣。在范看來,“教育學要求我們對生活體驗(孩子們的現實和生活世界)保持一種現象學的敏感性。”在韓這裡,不僅敏感到了,而且每個“陪”都上升到孩子成長的一個方面並形成系列理論,很有啟發性。
把韓的實踐和范的理論對照了半天,仿佛韓只是唯范的馬首是瞻似的。其實,韓的文章,同樣或同時遵循著普遍的教育學與心理學原理。比如韓先生書中的“正確的事情反覆做”。就符合行為主義理論,讓我們知道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重要方法仍然是練習、反饋與強化。此外,品讀《陪太子晨讀》《“添亂”事件記略》,也會激發讀者對自己教育的反省和對教育學理論的聯想。
《機智老爸機靈兒》,不管從何頁開始讀起,讀者獲得的最鮮明的印象或者說直覺,不是韓和范的比對,而是:這傢伙,挺機智,很幽默。比如《一場哭如一場雨》《“轉移大法”:化解千百次的問》《危機處理經典範例》《“當無名火遇到小錯誤時”》等等。不管碰到什麼樣的情況,韓先生總可以“機智”起來或“幽默”起來,使事情具有積極的、正面的影響和作用,從而使“兒”也“激靈”起來,長此以往,孩子進化成“機靈兒”了。這樣,韓先生生活上的機智就上升到了教育層面。
要特別指出的是,在范那裡,教師的作用是“替代父母”,“教育機智”是針對教師提出來的,而在韓這裡,正相反,他,除了代表父親在工作外,還“替代”老師在發揮著教育的作用。在韓身上、在《機智老爸機靈兒》整本書中,滲透著一位中國父親的中國智慧。在范那裡,教學機智,教育機智,教育智慧,大體一致,意思是指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意外情況準確、恰當、迅速、敏捷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恰到好處地採取果斷措施的能力(至於三者之間的區別,此處,我不作辨析)。整體評價,韓的中國智慧,暗合范所倡導的“教育機智”了,“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形成一個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機智”,韓和范對上了卯。
當然,說韓的書,是百分之百教育學上的“教學機智”,會有拔高之嫌,不過,韓的教子手記,絕不是“想當然”,平和一點說,是“教學機智”的“原生態”。也正是因為這種活潑有生機有靈氣的“原生態”,為人父為人母的,正可以從中體會到許多東西,進而對自己教育孩子起到借鑑和參考作用。
按范的理論,韓的教子手記,就是一個現象。不斷回到現象就是回到本原(現象學的口號是“回到事實本身”),在現象中很好地探索教育意義。在這方面,韓的書,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樣板。為此,希望有了孩子的家長,特別是父親,不妨像韓先生這樣拿起筆來,寫下教育手記,這樣,在記下的過程中、在回到事實的過程中,就能較好探索出自己的教育心得自己的教育學意義來,甚至可以進而“形成一個人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機智”。
教育的問題,主要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大人的問題。韓的書,對韓的孩子來說,無疑是有教育學意義的。除此之外,我個人覺得,對別的家長別的小孩也有借鑑意義。
《機智老爸機靈兒》,是一本滿含“教育機智”的教子手記,也是一本特別適合知識分子家庭翻閱的教子參考書。

易曉波 2014年5月10日於武大珞函屯


易曉波,湖南新寧人,1971年出生,武漢大學外國哲學專業德國古典哲學方向博士。現為武漢大學發展研究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外國哲學、套用倫理、科技哲學等領域的研究。專著有《論康德的知性與理性》,合作或參與編撰著作7部。






為了快樂為了夢(自序)



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到了青春就戀愛,有了小子就教兒。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孩子做了父母的,這邊來。
這邊也有一個做爹的,不用說,就是我,韓光智。一個做爸爸的“工齡”超過十年的“老爸爸”(在孩子面前,我的人生目標是不老的爸爸)。
爸爸一老,就有了資歷。於是有了教子的若干感悟。感來感去。感到衝動。衝動總是有後果的,於是有了韓光智教子隨筆。後來,我將其梳理成“手記體”。名之曰:一位父親的幽默手記。
當然,我的身份是爸爸,不是教子專家。我筆下的文章,只會是一個爸爸的感悟。從交流的角度來看,也可看作是爸爸和其它爸爸媽媽的“對話”。說對話,還真有對話。在提筆為文過程中,我會找到一些爸爸媽媽、與他們她們進行隨意訪談。從而使得我的手記突破只說我和我的兒子這一狹小範圍。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教子隨筆的寫作定位。我定下的位是,中產階級的教子或網路時代的教子。中產階級是個政治概念。此處不細表。我只言及,何謂網路時代?網路時代就是網在人中,人在網中。即網路對父母們和孩子們的影響日深,新的環境因素深入到人的生存和發展的方方面面。如果再具體,就是,上網家庭的教子,皆在我的視野之內。自然,這些家庭,教育程度上,父母雙方或一方受過高等教育。由此,對教子,他們有著自己的觀點(或對或錯)和實踐(或有效或南轅北轍)。
網來了,家就不一樣:富了;人(家長)也不一樣:有文化了。水漲船高有新問題。比如,對孩子來說,不缺吃的,不缺穿的。你要讓他知道“粒粒皆辛苦”難度就大多了。還有許多其它新問題。如小孩總不愛吃飯。如此等等。過去的老方法就顯得對不上了。這樣,網路時代的教子問題就整體突現出來。與此同時,有長遠眼光的家長還應看到,中國的教育體系考核體系也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我曾經這樣開玩笑道。有的家長恨不得把現在的博士入學考試題拿來讓孩子模擬。殊不知,等你的孩子長大到考博士時,說不定現在的試題已進入博物館只餘下“博物”的功能了。此,現代版的刻舟求劍:“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此外,要追問的一個要害問題是,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當然,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教育絕不是為了接受那一場場嚴肅的考試那一張張冰涼的試卷。基於此,我前言的“四為”標題里加了“還有”―――在“為了孩子,為了未來”之後,“還有,為了快樂為了夢”。
教子得用心,寫文章也得用心。我的精力有限。但我會努力讓每篇有看點,讓和我一樣為人父母的,有所幫助或啟迪。
我希望我的隨筆是一張船票:讓我登上歲月之舟,看孩子成長一路上的人生風景。我也希望我的手記是一本旅行支票或導遊詞:讓你在教子過程中不時拿出來用用(如果有點用的話),支開你的煩惱,讓你知曉風景何處佳而腳下的路那裡險峻你得當心滑倒。
“童年是一次旅行而不是賽跑”。這是一家幼稚園牆壁上的銘文,讓人印象深刻。拓展其義,與孩子的童年、少年同行。同樣也是一次有意義的旅行,而不是領著小孩跑。讓我們記住這次旅行―――還有快樂還有夢,在路上。



記錄比教育更重要
——《機智老爸機靈兒》後記

好!頂好!
兒郎長到16,《機智老爸機靈兒》業已編好,不管是少爺還是書稿,看著就有成就感,欣慰!——書如子,況且,這本書還是因子而生、因子而長的喲!
編排的書稿,列印出來再看,這些時,頭腦中總繞不開這本書,繞來繞去,覺得還有未盡之意,便想,還是寫篇後記吧!
我想要表達的未盡之意便是:記錄比教育更重要。
那天,在家裡尋物亂折騰,翻出少爺幾歲時的照片,我看著有趣,立馬張嘴:少爺,過來!少爺過來一看,驚異且驚喜,大笑,滾在床上大笑。我站著,“旁敲側擊”:這是不是你呀?怎么長得這么小呢?
那天,我拿回《機智老爸機靈兒》的樣稿,孩兒他娘翻看,良久,感嘆道:都有些忘記了。接著,又不無妒意地說:將來,小孩只知道你對他的好喲!——事實呢,她花費的精力可是我的好幾倍。
很顯然,僅從上述兩例,便會讓人覺得記錄下成長過程——按時語來說,且行且珍惜——是多么有趣味、有價值。遠不止這些,其實,記錄的意義是極其豐富的,對教育來說,記錄可不僅僅是記下和錄下點什麼。
記錄時,我們都會思考,而不是像機器在工作,總在想這樣做對嗎?我們在施教過程中,總會有不當、失誤之處,記錄的過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反省的機會,知錯能改,知錯就改,這樣的失敗才能成為成功之母的。往前看,記錄的結果也會在時間流里變成教育資源,你自己可以穿越回去“重現”,家裡其他人也可以“引以為鑑”。將來,第二代教育第三代時,不是也可以從中尋礦覓寶嗎?
當然,我們不會只是犯錯、摸著石頭才能過河的,我們更多的是在正確中“學而時習之”的。期間,如果我們記錄下某些瞬間,那么,前面的成功又可以更好地變成後面作為的動力,將我們引向新的成功。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這就有了成就感,這就有了自我激勵,所謂“積小勝為大勝”是也。這樣,在正確的方向上,我們給了下一代更給力的激勵,對自己的這套教育,我們也有了更強大的自信。
往大處說,歷史都是由一個個個體寫就的。孩子受教育的歷史,你記下了,便是真實大歷史的一個組成部分,不管如今的孩子在以分數為主導的教育機制中是高分低分還是高低忐忑;你記下了,便可從中折射出當今社會的心理以及教育的真實狀態,不管是其中的成功案例還是某個時間段的困惑和無奈。
往小處說,你記錄下的,是一份富有中國特色、洋溢中國人情味的家庭檔案。——僅從實際功效來評估,往前走的下一代,每一次回眸凝視,都會從中汲取正能量。比如,知道了父母用心良苦的苦有多苦,知道了父母養育的諸多不易,知道了自己年少無知是怎樣的天真狀態……
記錄比教育更重要,那如何記錄呢?
簡而言之,按一本書的樣子來吧!
百書百樣。希望我的《機智老爸機靈兒》能給大家以啟發,希望大家在孩子出生前後,早做整體安排,早做出書出成什麼樣的打算。此外,特別友情提示,剛開始記錄很有激情、很是容易,後來呢,三天打打魚,兩天曬曬網,虎頭蛇尾,很少有人明確意識到去做收尾的事,如此一來,有計畫的記錄以及編排記錄成書就顯得很難。這便是家教領域裡一個常見的短板。這也是我從操作層面硬說“記錄比教育更重要”的主因之一。
為了補短,我這裡大致列出一個樣板。成長記錄書,大致可分嬰幼兒期、小學生時期和國中時期。——至於高中及以後,由小孩兒自己玩去吧!
嬰幼兒時,以照片和咿呀學語中的“語”為主體,記錄任務全在家長這邊;國小階段以天天向上的學習和生活為主體,記錄由家長主導,小孩兒逐步跟進,比如,讓他保留好自己的作文等;中學階段以青春前期的狀態為主體,記錄任務雖由家長主導,也可激勵小孩兒自己更多記錄下自己的成長。至於記錄的方式和手段,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用上“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細心,要用上“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恆心。
自然,這本書,也不必尋個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找個有經驗的人,每個時期進行編排。等小孩到了一定年齡長出大人樣了,比如18歲或20歲,階段總結,編成一書,列印N份,送給親友。如果想浪漫一下,可以等到小孩婚配時,在婚禮上發給賓朋。這才叫特別有意義喲!如果你有檔案意識和專業精神,還可給當地的檔案部門寄兩份以作永久收藏的喲。
記錄很重要,這份重要也體現在《機智老爸機靈兒》的出版過程中。近段時間,我念念在心的是,我自己的耐心守候,了不起,以及我在守候中得到的諸多意外之助,實乃天助我也!韓石山先生,李鎮西博士,李慶明博士,王文佳老師,李勝清博士,易曉波博士,鄭建華先生,李雯女士,連鴻賓先生……是他們的助推和關照,《機智老爸機靈兒》才得以以現在的樣子大大方方走出場來。如果好看,那是他們大大的功勞;如果不太好看,那全怪我們父子倆了——莫非機智老爸不機智、機靈兒郎不機靈么?
機遇如泉涌。上陣的父子兵,抓機遇,知錯改錯;鼓幹勁,同向而行。不至於總是不智、總也不靈吧?


2014年5月2日 韓光智草於五更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