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紅二頭孢盤菌

橙紅二頭孢盤菌,子囊盤淺盤狀,具柄,直徑1.0-3.5mm,高 1.5-3.0mm,子實層橘黃色、橘紅色或者污黃色,乾後深橘黃色,淡橘黃至淡黃色、靠近柄部色淡,柄上部淡黃色、奶油色或白色,基部暗色至黑色;分布於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牙買加、墨西哥、波多黎各、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厄瓜多、瓜德羅普、巴拿馬、委內瑞拉、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橙紅二頭孢盤菌
  • :真菌界
  • :真菌門 (Eumycota),有資料歸為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亞門:半知菌亞門 (Deuteromycotina)
  • :子囊菌綱 Ascomycetes
  • :蠟釘菌目 Helotiales
  • :核盤科 Sclerotiniaceae
  • :橙紅二頭孢盤菌
  • 分布:分布於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牙買加、墨西哥、波多黎各、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厄瓜多、瓜德羅普、巴拿馬、委內瑞拉、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簡介,分布,討論,

簡介

子囊盤淺盤狀,具柄,直徑1.0-3.5mm,高 1.5-3.0mm,子實層橘黃色、橘紅色或者污黃色,乾後深橘黃色,淡橘黃至淡黃色、靠近柄部色淡,柄上部淡黃色、奶油色或白色,基部暗色至黑色;菌組織在2%的KOH水溶液中滲出黃色色素;外囊盤被為矩胞組織,側面厚45- 70μm ,細胞近無色,壁稍加厚,具強折射性;盤下層為交錯絲組織,厚40-120μm,菌絲近無色,壁薄,寬2-5μm;子實下層與盤下層界限不清,厚約20μm;子實層厚 190-200μm;子囊長棒狀至近圓柱形,具8個子囊孢子,孔口在碘液中明顯變藍,120-180×13-15μm;子囊孢子長梭形,兩端常具透明漏斗狀附屬物,無色,單細胞,具5-12個油滴,在子囊中雙列排列, 24-47×3.6-6.2μm;側絲線形,寬1.5-2.5μm。
樹皮、樹枝、樹根及草本植物的莖上生。

分布

中國分布:安徽黃山(HMAS 61837,61838, 61839,61840);福建浦城(HMAS 28138);江西九江(HMAS 71841),井岡山(HMAS 71842, 71843);四川青城山(HMAS 45081,45082, CUP-CH 2303,2314,2319,2345,2359);貴州道真( HMAS 57797,58264),江口(HKAS 20810),綏陽(HKAS 29158);雲南雞足山(HMAS 17077),昆明(HMAS 17063,17064,17065,17066,17067, 17068,17069,17070,17071,17072,17073,17074, 17075,17076,17078,17079,17080,17081),屏邊(HKAS 26052),西雙版納(HMAS 58762,68508, HKAS,HMAS 68509, 68954,72128);海南保亭(HMAS 29387),吊羅山(HMAS 26780),定安(HMAS 7204);台灣阿里山(HKAS 27915),南投縣(HMAS 61865)。
世界分布: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牙買加、墨西哥、波多黎各、哥倫比亞、多米尼加、厄瓜多、瓜德羅普、巴拿馬、委內瑞拉、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討論

該種曾被放入蘭斯盤菌屬Lanzia Sacc. 中(Dumont,1980;Korf & Zhuang,1985a)。 Spooner (1987)發現該種梭形子囊孢子兩端各被一個環狀膠質帽所覆蓋,不同於Lanzia的其他成員,便以此為特徵建立了Dicephalospora Spooner,將這個種轉入此屬。
Dicephalosphora rufocornea在我國很普遍,30年代就在雲南多次採到,但都被誤定為 Helotium serotinum(Pers.)Fr.,並以此名予以記錄(鄧叔群,1963;戴芳瀾, 1979)。後者雖具有長形的子囊孢子,但其孢子兩端不對稱,一端鈍圓而向一側彎曲,另一端窄而尖,兩端都看不到膠質帽,很容易與前者區別。直到作者觀察了保存在 HMAS的許多“Helotium serotinum”才發現它們多為 Dicephalospora rufocornea。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