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重慶交通大學結構工程實驗室組建於1979年,1999年被認定為交通部重點實驗室(現更名為“橋樑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2000年被認定為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是“橋樑與隧道工程”學科(重慶市和交通部重點學科)的重要科研基地,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橋樑及結構工程實驗室之一。
結構工程實驗室實行開放的運行管理體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由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提出研究方向、發展目標及建設任務,指導實驗室學術活動,審定實驗室發展規劃和實驗室開放課題;由實驗室主任管理實驗室日常事務、制定實驗室發展規劃、實施對外服務工作。實驗室主任為梁波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鄭皆連院士。
實驗室已有484建築面積7m­­,已完成基本建設和設備總投資近3900萬元人民幣。擁有包含五通道結構動態試驗系統(MTS) 、材料試驗系統、64通道動態信號採集及分析儀、24通道動態信號採集及分析儀、10000kN壓力試驗機、多種大型的反力設備(反力架、反力牆、建研式載入機)、SUN-ULTRA 60計算機工作站、MSC/NASTRN及MSC/MRAC2001有限元分析軟體、UCAM-70A-10、7V14日產數據採集器等設備和軟體約568台(套),設備總值近2300萬元人民幣。
作為“橋樑與隧道工程”學科的依託,結構工程實驗室承擔西南地區橋樑與結構工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工作,是我校進行科學研究與培養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平台。目前為止,結構工程實驗室有固定研究人員32人(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其他人員6人),其中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3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8人、交通部科技英才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0人;聘請特聘教授1人(工程院院士鄭皆連)、客座教授10人。
實驗室根據長期的科研工作基礎和技術優勢,確定了如下多個研究方向:“大跨徑橋樑設計理論與工程控制”、“混凝土橋樑結構行為與新技術研究”、“橋樑結構損傷機理與耐久性研究”、“橋樑深基礎及地下工程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長大公路隧道設計理論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支撐著“橋樑與隧道工程”博士點以及土木工程一級碩士點和“工程力學”碩士點,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600餘名(含在讀研究生)。
作為西部地區主要從事橋樑與結構工程試驗研究的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交通大發展、重慶大建設的良好機遇,針對西部和西南地區橋樑、隧道建設的難題,結合自身研究特色和優勢,完成了大量國家重大、重點項目的關鍵科研試驗任務,獲得了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優秀成果。近5年來,以重點實驗室為平台,實驗室研究人員承擔科研項目200餘項,科研經費6000餘萬元,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49項;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教材及專著27部、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1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交通部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4項。
學術委員會
橋樑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暨重慶市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員名單
| 姓 名
| 性別
| 職 稱、職 務
| 單 位
|
主任委員
| 鄭皆連
| 男
| 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導
| 廣西省科協
|
副主任委員
| 向中富
| 男
| 教授、土木建築學院院長
| 重慶交通大學
|
副主任委員
| 周志祥
| 男
| 教授、博導、科技處處長
| 重慶交通大學
|
委員
| 項海帆
| 男
| 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導
| 同濟大學
|
委員
| 鄭穎人
| 男
| 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導
| 後勤工程學院
|
委員
| 顧安邦
| 男
| 教授
| 重慶交通大學
|
委員
| 蔣樹屏
| 男
| 研究員、博導,常務副院長、總工
|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研究院
|
委員
| 張 力
| 男
| 研究員、國家級專家、院長
| 重慶交通科研設計研究院
|
委員
| 張太雄
| 男
| 教授級高工、總工
| 重慶交通委員會
|
委員
| 吳 波
| 男
| 教授級高工、總工
| 重慶建設委員會
|
委員
| 李 喬
| 男
| 教授、博導,土木學院院長
| 西南交通大學
|
委員
| 張永興
| 男
| 教授、博導,土木學院院長
| 重慶大學
|
委員
| 陳興沖
| 男
| 教授、博導,副校長
| 蘭州交通大學
|
委員
| 易志堅
| 男
| 教授、副校長
| 重慶交通大學
|
委員
| 王 成
| 男
| 教授、博士
| 重慶交通大學
|
委員
| 韓 西
| 男
| 教授、博士
| 重慶交通大學
|
委員(兼秘書)
| 梁 波
| 男
| 教授、博導,實驗室主任
| 重慶交通大學
|
科學研究
學術梯隊
研究方向名稱1:大跨徑橋樑設計理論與工程控制研究
|
學術梯隊組成
| 姓 名
| 性別
| 年齡
| 技術職稱
| 學位
| 學術專長
|
學術帶頭人
| 顧安邦
| 男
| 70
| 教授
| 學士
| 橋樑工程
|
向中富
| 男
| 45
| 教授
| 碩士
| 橋樑工程
|
梯隊主要成員
| 劉 忠
| 男
| 43
| 教授
| 博士
| 橋樑工程
|
蒙 雲
| 男
| 56
| 教授
| 學士
| 橋樑工程
|
張永水
| 男
| 40
| 副教授
| 碩士
| 橋樑工程
|
張雪松
| 男
| 33
| 副教授
| 博士生
| 橋樑結構分析
|
研究方向名稱2:混凝土橋樑結構行為與新技術研究
|
學術梯隊組成
| 姓 名
| 性別
| 年齡
| 技術職稱
| 學位
| 學術專長
|
學術帶頭人
| 周志祥
| 男
| 47
| 教授、博導
| 博士
| 橋樑、結構
|
周水興
| 男
| 39
| 教授
| 碩士
| 橋樑工程
|
梯隊主要成員
| 龔尚龍
| 男
| 59
| 教授
| 學士
| 結構工程
|
曾德榮
| 男
| 42
| 教授
| 碩士
| 橋樑工程
|
陳思甜
| 男
| 42
| 副教授
| 碩士
| 結構工程
|
姚國文
| 男
| 31
| 副教授
| 博士後
| 橋樑工程
|
研究方向名稱3:橋樑結構損傷機理與耐久性研究
|
學術梯隊組成
| 姓 名
| 性別
| 年齡
| 技術職稱
| 學位
| 學術專長
|
學術帶頭人
| 易志堅
| 男
| 42
| 教授
| 碩士
| 結構損傷
|
周建廷
| 男
| 33
| 教授
| 博士
| 橋樑加固
|
梯隊主要成員
| 肖盛燮
| 男
| 68
| 教授
| 學士
| 橋樑工程
|
韓 西
| 男
| 42
| 教授
| 博士
| 振動工程
|
向陽開
| 男
| 40
| 副教授
| 博士
| 結構材料
|
巫祖烈
| 男
| 41
| 副教授
| 碩士
| 橋樑工程
|
研究方向名稱4: 橋樑深基礎及地下工程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
學術梯隊組成
| 姓 名
| 性別
| 年齡
| 技術職稱
| 學位
| 學術專長
|
學術帶頭人
| 梁 波
| 男
| 42
| 教授,博導
| 博士
| 岩土工程
|
王 成
| 男
| 44
| 教授
| 博士
| 基礎工程
|
梯隊主要成員
| 付 剛
| 男
| 46
| 副教授
| 碩士
| 隧道工程
|
張學富
| 男
| 34
| 副教授
| 博士
| 岩土工程
|
鄒毅松
| 男
| 49
| 副教授
| 學士
| 結構工程
|
研究方向名稱5:長大公路隧道設計理論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
學術梯隊組成
| 姓 名
| 性別
| 年齡
| 技術職稱
| 學位
| 學術專長
|
學術帶頭人
| 徐林生
| 男
| 42
| 教授
| 博士後
| 隧道工程
|
梯隊主要成員
| 王先義
| 男
| 37
| 副教授
| 博士
| 隧道工程
|
黃明奎
| 男
| 30
| 副教授
| 博士
| 岩土工程
|
李民
| 男
| 30
| 講師
| 博士生
| 岩土工程
|
學術骨幹
周志祥:博士,教授,博士導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全國交通青年科技英才,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持國家、省部級和地方科技課題20餘項,發表論文50餘篇,申請專利8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項;首創“橫張預應力砼梁施工方法”和“預應力砼八字形剛架拱橋”,獲得發明專利,主持完成國家科委攻關計畫“橫張預應力砼梁工藝及性能試驗研究”,目前承擔的國家級科技項目有“大型橋樑安全遠程智慧型監測成套技術示範”和 “大跨徑拱橋地震反應特性與減震控制研究”。
易志堅:教授,博士導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重慶市勞動模範,重慶市力學學會副理事長。在裂紋彈塑性場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提出了一種求解應力強度因子的裂紋線方法,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採用,成為國內外求解應力強度因子的一種獨立方法;首次提出了加筋土穩定和破壞的斷裂力學機理;第一次提出了“過渡層”的概念及過渡層的損傷將導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低應力水平下破壞的機理,提出了設定隔離層的路面結構。近年來,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慶市重大科技專項、交通部西部開發項目等在內的一批重要項目;發表論文50多篇,其中10多篇發表在國際權威刊物上,論文被SCI、EI等收錄或引用數十篇次;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
劉忠:博士,教授,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交通部跨世紀學術帶頭人。主要從事大跨徑橋樑施工控制、橋樑非線性與空間分析研究。在大跨徑拱橋幾何非線性、材料非線性分析及施工控制等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完成和承擔了多個科研項目先後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勵5項、發表論文30餘篇。
顧安邦:教授,博士導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主持和參加了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大科技項目,在大跨徑橋樑的非線性分析、穩定分析和施工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各一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三項,以及交通部“吳福——振華交通貢獻獎”和“茅以升橋樑大獎提名獎”,出版科技著作和教材五部,發表論文50多篇,指導碩士研究生22人, 協助指導博士生3人,並擔任虎門大橋、鵝公岩長江大橋、巫山長江大橋、奉節長江大橋的技術顧問,為橋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梁波: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第一層次人選,甘肅省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省555創新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與岩土工學會理事、隧道及地下工程學會理事,國際土協會員。主持並參加國家和省部重大項目30餘項。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SCI檢索1篇,EI檢索9篇,一級學報20餘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五項。參編教材三部,副主編教材一部。在高速鐵路中,率先提出了車—路垂向耦合系統的動力分析模型;在加筋土強度機理方面,率先提出了等效側向約束力模型;在可靠度理論方面,主要探討了非線性相關可靠指標改進、簡化計算方法及其套用。近年研究了區域性或特殊條件下部分土工結構關鍵工程技術問題。
向中富:男,教授、碩士導師. 1960年1月生,1983年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道橋系橋樑與隧道專業,工學碩士,現任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院長。重慶市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重慶市科技諮詢協會諮詢專家。向中富教授長期從事橋樑工程教學(主講“橋樑工程”、“高等橋樑結構理論” 等)、科學研究及技術諮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橋樑設計理論(特別是橋樑結構體系、結構分析、橋樑穩定性等)、橋樑施工及控制技術、橋樑診斷及加固改造等。近年來主持、參加完成10餘項橋樑工程研究課題,出版《橋樑施工控制技術》等專著、施工手冊2部,主、參編出版《橋樑工程》等教材、計算示例5部,發表論文20餘篇,獲省部級科技獎、教師獎3項。
徐林生:男,教授、博士後、博士生導師。1964年1月生,浙江桐鄉市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流動站出站博士後(師從中科院孫鈞院士),現為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岩土與地下工程系隧道與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公路學會隧道工程學會理事。作為項目主持和主研人員完成的國家、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達20多項,獲各級獎勵10項,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一部。目前主要從事岩土工程、隧道工程與地下結構工程、橋樑基礎工程、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研究工作。
王成:男,工學博士、教授。1962年9月出生,岩土與地下工程系主任,重慶市首屆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同行評議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為橋樑結構、樁基礎結構、隧道圍岩結構、邊坡錨固結構等的損傷斷裂分析、缺陷及承載力研究,主持及主研縱橫向科研項目十多項,在《套用數學和力學》、《岩土工程學報》、《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工程力學》等多種學術刊物、國際及國內學術會議論文集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被國際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十餘篇次。目前指導各類碩士研究生10名,並協助後勤工程學院和重慶大學土木學院指導博士研究生各一名。
韓西:男,漢族,工學博士、博士後,教授。1964年12月生,重慶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教授,現任實驗教學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現為美國土木工程學會會員,全國高校製造自動化學會會員、重慶市公路學會會員、橋樑及隧道工程學科學術骨幹。主要研究領域為結構動力學、振動工程、結構分析、結構試驗檢測。先後負責或主研了17個科研項目的研究,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交通部重點科技項目,西部交通科技建設項目,重慶市科委項目,中國工程物理院科學技術基金項目,橫向科研項目及重慶交通大學基金項目共10餘項。在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三十篇,其中被EI收錄的論文6篇,被ISTP收錄的論文1篇,主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齒輪傳動耦合非線性振動衝擊噪聲的識別與控制”2002年獲教育部全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
徐君蘭:女,教授。1936年2月21日生,1959年畢業於成都工學院橋樑與隧道工程本科專業。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教授級諮詢專家(重慶市科技諮詢協會)。長期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承擔過多項大跨度橋樑的科研工作, 編寫出版了多部橋樑工程方面的專著,在大跨懸索橋的設計理論和橋樑施工控制工程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套用於多座特大橋的設計施工中,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大跨橋樑的結構分析和工程控制。曾獲得省部級科學進步獎及優秀教學成果獎多項。已指導橋樑與隧道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十四人。
研究方向
大跨徑橋樑設計理論與工程控制
本研究方向在國內很早就從事拱橋結構體系、設計理論及工程控制研究,具有堅實的基礎和雄厚的實力,並在鋼管混凝土拱橋、懸索橋和吊拉組合橋方面作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先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跨徑懸索橋結構體系研究”、交通部重點科研項目“大跨徑鋼管混凝土拱橋勁性骨架拱橋混凝土收縮徐變等非線形因素影響研究”、“邕寧大橋設計施工技術研究”、“虎門大橋施工控制研究”、“大直徑鋼管混凝土拱橋收縮、徐變特性研究”、“烏江PEC吊拉組合橋設計與施工研究”等。獲得國家一、二、三等獎各一項,省部級獎共10餘項,確保了世界最大跨徑的混凝土拱橋--萬縣長江大橋、亞洲最大跨度的中承式混凝土拱橋--廣西邕江大橋、第一座吊拉組合橋--貴州烏江大橋、最大跨徑的石拱橋--丹河大橋和廣東虎門大橋等順利建設。目前正承擔國家科技攻關引導項目“大型橋樑安全遠程實時監測成套技術開發示範”,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頂目“鋼管混凝土拱橋設計、施工及養護關鍵技術研究”和“大跨徑橋樑監測、加固、養護成套技術研究”。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有:(1)大跨徑橋樑結構體系研究;(2)大跨徑橋樑幾何、物理及溫度非線性分析;(3)大跨徑橋樑靜、動力穩定性研究;(4)大跨徑橋樑施工及工程控制研究;(5)大型橋樑建設和管養技術研究
混凝土橋樑結構行為與新技術研究
本研究方向結合我國橋樑建設的實際情況,就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無粘結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預彎預應力混凝土梁、橫張預應力混凝土梁的受載行為、設計理論及施工工藝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先後完成了國家科委攻關計畫“橫張預應力梁性能及工藝試驗研究”, “無粘結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斜截面設計原理”、“無粘結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斜截面疲勞設計原理”,國家科委和交通部的重點科研項目、重慶市科委與重慶市交委等的科研項目,取得一批有特色、有檔次的科研成果。其中“橫張預應力混凝土”技術被國內知名專家鑑定為國際首創,並且已在渝長高速公路多座橋樑上成功套用,取得了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已獲得或公開的國家專利8項。本研究方向的成果整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方向在橋樑結構抗震以及鋼混組合式橋樑結構設計取得了突出的進展,正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大跨徑拱橋地震反應特性與減震控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大跨徑拱橋地震反應半主動智慧型控制”,國家春暉計畫項目“鋼—砼結合梁橋設計與套用技術研究”等項目。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有:(1)預應力混凝土橋樑新技術的開發與套用;(2)鋼-混凝土複合結構性能及套用研究;(3)橋樑抗風與抗震;(4)舊危橋增強機理與加固維護新技術研究現代橋式及橋樑結構設計理論。
橋樑結構損傷機理與耐久性研究
本研究方向在“裂紋線場參量的應力強度因子求解方法和裂紋線場彈塑性分析方法”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權威刊物發表了十多篇論文,並數十次被國內外文獻所引用,提出了一種基於斷裂力學原理提出了具有超常承載力的複合鋼筋混凝土新結構,發表論文50多篇,被SCI、EI大量收錄,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近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交通部重點項目、重慶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等十多個項目的研究。同時,在主要研究既有橋樑結構的損傷狀態、承載能力、使用性能等,該方向還針對橋樑結構中採用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的工程實踐日益增多,以及隨著大批橋樑進入老化期,開展橋樑結構的檢測、評估、加固、維修及健康診斷。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有:(1)橋樑結構狀態診斷和靜、動力性能評價模式研究;(2)結構損傷機理與橋樑衰變性態試驗研究;(3)混凝土橋樑的FRP、預應力FRP加固、增強技術研究;(4)橋樑防撞保護結構的災害防治技術研究。
橋樑深基礎及地下工程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本研究方向立足於西部地區的工程地質條件,從80年代就開始結合實際工程,解決橋樑基礎工程及地下工程建設中的設計及施工關鍵技術問題。本方向在樁基計算理論和計算方法研究方面已形成了自已的優勢和特色,提出了計算推力樁的綜合剛度原理和雙參數法及鑽(挖)孔灌注推力樁樁土參數的取值範圍,獲得交通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為交通部標準橋樑地基基礎規範修訂提供了重要依據;在岩體力學性能的基礎研究中,將斷裂力學和損傷力學原理套用於地下工程岩體力學行為研究,將彈塑性斷裂力學的裂紋線場分析方法首次用於研究岩體斷續節理的損傷與斷裂行為,取得若干創新成果,在《套用數學和力學》、《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岩土工程學報》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三大檢索收錄20多篇次。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有:(1)橋樑樁基設計理論研究;(2)樁-土共同作用機理研究及超長樁承載性能研究;(3)地下工程的施工技術評價以及環境災害風險分析;(4)特殊條件下岩土體的工程特性和本構關係試驗;(5)考慮基質吸力、應力路徑的土的力學性狀試驗;(6)特殊地質條件下(高原凍土、岩溶地區)道路、地下工程修建技術。
長大公路隧道設計理論與施工關鍵技術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岩石動、靜力學特性的理論研究為基礎,重點開展在特殊地質條件下的“公路隧道建設關鍵技術”、“長大公路隧道施工控制技術”、“長大公路隧道通風照明關鍵技術”以及“山嶺隧道爆破掘進的動態信息化施工技術”等四個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成果,並在國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重慶市科技攻關項目等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三大檢索收錄25篇次,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7項。首次發現了岩溶區大斷面公路隧道圍岩變形超前釋放的基本規律以及隧道側面岩溶引起隧道偏壓現象;首次提出了隧道圍岩非確定性反演分析新技術,在岩溶區公路隧道圍岩穩定性研究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建立了岩石加、卸荷過程中聲-應力相關性理論模型以及岩體卸荷本構模型;提出了高地應力區岩爆形成機制和判據,建立了隧道工程岩爆特徵與防治措施的對應關係;提出了隧道圍岩穩定性分析中岩體斷裂力學和損傷力學模型;在凍土隧道回凍預測分析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創新性研究工作;開發了公路隧道送排式縱向通風、照明控制系統,編制了《公路隧道通風照明技術規範》。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內容有:(1)隧道工程地質超前預報、動態信息化施工技術研究;(2)隧道與地下工程施工系統力學問題研究和力學行為模擬;(3)隧道工程安全的智慧型控制及仿真數值模擬研究;(4)公路隧道結構缺陷測試及安全性分析;(5)長大公路隧道通風照明關鍵技術研究。
部分在研課題
序號
| 課題名稱
| 類 別
|
1
| 大跨徑拱橋地震反應特性與減震控制研究
| 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
|
2
| 大跨徑拱橋地震反應半主動智慧型控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3
| 冰川凍土特殊學科點人才培養
|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
|
4
| 青藏公路凍土路基結構的設計理論研究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5
| 大跨徑橋樑監測、加固、養護成套關鍵技術研究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研項目
|
6
| 達跨徑鋼管砼拱橋設計、施工、養護成套技術研究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研項目
|
7
| 大中型橋樑加固、修復、處治系列新技術開發與工程示範
| 重慶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
|
8
| 橋樑結構損傷機理與神經網路探索
| 重慶市重大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
9
| 青藏鐵路路基沉降變形特點分析研究
| 鐵道部科技計畫項目
|
10
| 石拱橋加固技術研究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
|
11
| 鋼—砼結合梁橋設計與套用技術研究
| 國家春暉計畫項目
|
12
| 鋼管混凝土拱橋考慮鋼管初應力影響的計算模式研究
| 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
|
13
| 重慶石板坡大橋懸臂節段施工關鍵技術及錨下行為試驗研究
| 重慶市建委重點科技項目
|
14
| 懸挑結構加寬山區公路技術研究
| 西藏自治區交通廳
|
15
| 特長隧道營運安全理論基礎研究
| 重慶市教委科技項目
|
16
| 雲萬路觀音廟隧道施工監控
| 重慶高速渝東分公司
|
研究成果
近五年代表性成果(獲獎、專利、文章、著作)
序號
| 成果(獲獎、論文、專著、專利)名稱
| 獲獎名稱、等級,發表刊物,出版單位,授權國家,時間
|
1
| 萬縣長江特大跨(420m)鋼筋混凝土拱橋設計施工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001年
|
2
| 低預應力度三鋼混凝土連續梁研究
| 重慶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001年
|
3
| 用擴張卡爾曼濾波器有限元方法反分析隧道圍岩非確定性動態研究
| 重慶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01年
|
4
| 萬縣長江公路大橋
| 第二屆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2002年
|
5
| 特大石拱橋設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 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
|
6
| 鋼筋混凝土套箍封閉主拱圈加固拱橋成套關鍵技術研究
| 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
|
7
| 洛陽至三門峽高速公路許溝特大橋設計、施工及其監控技術研究
| 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
|
8
| 橫張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研究
| 重慶市技術發明三等獎2003年
|
9
| 大跨徑斜拉橋穩定性研究
| 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3年
|
10
| 大跨徑鋼管拱橋無支架吊裝技術研究
| 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4年
|
11
| 混凝土橋樑工程控制抗震能力和承載力測評方法研究
| 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2005年
|
12
| 由立柱豎轉形成的八字拱橋的施工方法
| 發明專利證(ZL 00 1 30630.8)
|
13
| 設定隔離層和結合層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及施工方法
| 發明專利證書(ZL 00 1 13169.9)
|
14
| 設定透水濾漿隔離層和結合層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及施工方法
| 發明專利證書(ZL 01 1 07124.9)
|
15
| 一種高等級公路的修建方法
| 發明專利公報( CN 1205378A)
|
16
| 混張工藝製作的先張預應力混凝土構件
| 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 ZL 03 2 37674.X )
|
17
| The Method and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ly Tensio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EI)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2004 Feb
|
18
| Analytic Model of A Long-Span Self-Shored Arch Bridge(EI)
|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ASCE. 2002.01
|
19
| Elastic-plastic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an eccentric crack loaded by two pairs of anti-plane point(SCI&EI)
|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03.7
|
20
| A new reinforced concrete (RC) composite structure based on principles of fracture mechanics(EI)
| Damage and Fracture Mechanics VII 2003
|
21
| General form of matching equation of elastic-plastic field near crack line for mode I crack under plane stress condition(SCI&EI)
|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2001.10
|
22
|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Vehicle-Sub grade Model of Vertical Coupled System(SCI&EI)
|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001(1)
|
23
| 青藏鐵路的重要意義、技術難點及力學問題(EI)
| 第十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特邀報告2004.9
|
24
| Forecast Analysis for the Re-frozen of Feng Huoshan Permafrost Tunnel on Zing-Tibet Railway(SCI&EI)
| 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04,19(1)
|
25
| 《公路與橋樑抗洪分析》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6
| 《模糊數學在土木與水利工程中的套用》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27
| 《土力學》
| 同濟大學出版社
|
28
| 《預應力砼橋樑新技術探索與實踐》
|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
29
| 《橋樑施工控制技術》
|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05
|
30
| 《川藏公路隧道高地應力與岩爆》
|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12
|
人才培養
橋樑結構交通行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培養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3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8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第一層次人選2人、交通部科技英才3人、重慶市優秀教師3人、重慶市教學名師2人、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
橋樑結構交通行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還依託“橋樑與隧道工程”博士點、土木工工程一級碩士和“工程力學”碩士點進行人才培養,總計培養碩士畢業生115人。現在讀碩士研究生301人,在讀聯合培養博士生7人。
合作交流
國內交流
實驗室積極開展國內學術交流,邀請國內知名學者來室講學指導工作,先後有孫鈞院士、項海帆院士、鄭穎人院士以及交通部總工鳳懋潤教授級高工等知名學者來室指導工作。同時實驗室還積極參與承辦各級各類學術會議,先後參與承辦了“西部地區橋樑建設與學科發展專家研討會”、“2001年全國橋樑學術討論會”、“2003重慶市橋樑工程學術年會”、“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橋樑委員會2005年年會”。同時,試驗室還先後走訪了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重慶大學、長安大學等院校,交流重點實驗室建設經驗。
國際交流
2000年以來,先後有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周志祥、易志堅、龔尚龍、梁波、韓西、劉小渝等到美國、德國、日本等國作訪問學者或進行學術交流,實驗室技術骨幹施尚偉、陳思甜、曹曉川到美國MTS公司接受動態測試技術培訓,交流測試經驗;近6年,有日本群馬大學和俄羅斯聖彼得堡交通大學學術團體到實驗室參觀訪問;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博士和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岡田寭夫到實驗室講學,美國加利福尼亞交通廳高級工程師李放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林顯宗博士在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並指導研究生。
實驗室還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肖盛燮教授、周建庭副教授各自參與並完成了“春暉計畫”項目,向中富教授正進行一項“春暉計畫”項目;肖盛燮教授還完成一項中英科技合作基金項目“公路水運環境災害遠程智慧型預警網路研究”。
管理條例
橋樑結構工程交通行業(交通部)重點實驗室暨重慶市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管理條例(重慶交通大學)
(2006年5月19日學術委員會會議通過)
第一條 根據交通部制定的《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關於推進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實施意見》(交科教發[2005]308號),《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認定與評估工作實施細則(試行)》、《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橋樑結構行業交通部部重點實驗室(重慶交通大學)的具體情況,特制定本條例,以確保實驗室建設、運行、開放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條 橋樑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暨重慶市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設在重慶交通大學,是交通部和重慶市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高水平研發活動、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進行高層次學術交流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第三條 重點實驗室的任務是根據國家科技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方向,面向交通發展前沿,圍繞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交通科技問題,開展創新性研究,培養創新性人才。
第四條 重點實驗室的目標是獲取原始創新成果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以及人才培養方面為交通建設和地方經濟提供技術儲備和智力支持,建成西部一流、全國先進的橋樑與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
第五條 重點實驗室依託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學院,重點實驗室接受交通部科學技術司、重慶市教委的指導和重慶交通大學的領導。在行政上受重慶交通大學科技處以及土木建築學院的領導。
第六條 重點實驗室是學科建設的重點。重慶交通大學已將其列入重點建設和發展的範疇,對於西部大開發、交通大發展、重慶大建設包括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七條 橋樑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暨重慶市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設立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是重點實驗室的學術指導機構,主要任務是審議實驗室的目標、任務和研究方向,審議實驗室的重大學術活動、年度工作,審批開放研究課題。學術委員會會議每兩年至少召開一次。重點實驗室主任要在會議上向學術委員會委員作實驗室工作報告。學術委員會委員由國內外科學家中選聘組成。學術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副主任二名。學術委員會按照《橋樑結構行業交通部重點實驗室(重慶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工作條例》開展工作。
第八條 實驗室主任按照學術委員會確定的研究方向及審定的研究課題負責科研課題的組織管理,定期召集課題組長會議落實科研計畫的實施和經費的管理使用,檢查各課題的季度小結、年終總結和完成課題的總結工作;依據重點實驗室的相關管理制度負責實驗室的建設和技術管理,保證設備和儀器的正常運行和良好維護;組織日常的學術交流和學術刊物的出版。
第九條 實驗室主任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學術委員會匯報工作,定期召開實驗室管理人員和課題組長會議,制定政策以穩定實驗室的技術隊伍,促進科研人員的流動和學科的相互滲透,吸收有成就的出國留學、進修人員來本實驗室工作,培養青年科技人員,保持本實驗室科研人員隊伍具有合理結構。
第十條 橋樑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暨重慶市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實驗室接受國內外科研人員以訪問學者和客座研究人員的身分來實驗室工作,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和學術交流,如合作研究、科研人員互訪和講學、聯合培養研究生等,實施計畫的具體手續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十一條 橋樑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暨重慶市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實行信息管理。設專人負責建立統計信息系統,實驗室以總結和信息發布形式向外界報告研究成果,反映學術動向,交流實驗室運行和管理經驗,以促進本實驗室工作的開展。
第十二條 重點實驗室在建設和運行期間,應完成通部科技司和重慶市教委下達的建設任務,定期和不定期地接受交通部科技司和重慶市教委的評估,檢查和工作指導。
儀器設備
一、五通道結構動態試驗系統
二、材料試驗機系統
三、64通道動態信號採集及分析系統
四、24通道動態信號採集及分析系統
五、伺服式加速度放大器
六、多功能數據採集器
七、多功能數據採集器
八、多功能數據採集器
九、基樁動測儀
十、非金屬超聲檢測儀
十一、金屬超聲檢測儀
十二、鋼筋保護層測試儀
十三、動態電阻應變儀
十四、10000kN壓力試驗機
十五、液壓萬能試驗機
十六、液壓穩壓器
十七、高速靜態應變儀
十八、動態信號採集及分析系統
十九、配套試驗台座等載荷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