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工程軟體MIDAS/Civil常見問題解答》是2009年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邱順冬、桂滿樹、姜毅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橋樑工程軟體MIDAS/Civil常見問題解答
- 作者:邱順冬、桂滿樹、姜毅榮
- 出版時間:2009年8月
-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 9787114078460
- 類別: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工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橋樑工程軟體midasCivil常見問題解答》對提高midasCivil軟體用戶的技術水平大有裨益,可供土木工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科研人員、高等院校的學生和教師參考使用。midasCivil軟體是一款主要針對橋樑結構分析與設計的有限元軟體,在國內擁有大量的用戶群。編者根據多年技術支持工作積累的經驗,遴選了用戶常遇到的、幾乎涵蓋軟體所有功能的219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解答,並在光碟中附上了問題的相關模型。
圖書目錄
第1章 “檔案”中的常見問題
1.1 如何方便地實現對施工階段模型數據檔案的檢查?/1
1.2 如何導入CAD圖形檔案?/2
1.3 如何將幾個模型檔案合併成一個模型檔案?/3
1.4 如何將模型視窗顯示的內容保存為圖形檔案?/4
第2章 “編輯”中的常見問題
2.1 如何實現一次撤銷多步操作?/6
第3章 “視圖”中的常見問題
3.1 如何方便地檢查平面模型中相交單元是否共節點?/7
3.2 為什麼板單元消隱後不能顯示厚度?/9
3.3 如何在模型視窗中顯示施加在結構上的荷載?/9
3.4 如何修改模型視窗背景顏色?/11
3.5 如何修改內力結果圖形中數值顯示的字型、大小和顏色?/12
3.6 如何方便地對模型視窗中的顯示內容進行放大或縮小?/14
3.7 如何將不同的構件以不同的顏色顯示?/14
3.8 能否方便地查詢已經選擇的單元和節點的數量?/15
3.9 在切換施工階段時,能否始終只查看模型固定某一部分的內力結果圖形?/16
第4章 “模型”中的常見問題
4.1 如何進行二維平面分析?/18
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18
4.3 使用“懸索橋建模助手”時,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沒有吊桿的懸索橋模型?/19
4.4 使用“懸臂法橋樑建模助手”時,如何定義不等高橋墩?/21
4.5 能否從整體分析模型中自動得到橫隔梁的橫向分析框架模型?/22
4.6 預應力箱梁(PSC)橋樑建模助手中定義下翼緣厚度時“加腋插入”的含義?/24
4.7 模型中梁單元截面為資料庫中的標準截面,為什麼消隱後不能顯示形狀?/26
4.8 在複製單元時,如何同時複製單元上的荷載?/27
4.9 複製單元時,單元的結構組信息能否同時被複製?/28
4.10 薄板單元與厚板單元的區別?/28
4.11 如何定義索單元的初始剛度?/29
4.12 建立索單元時,輸入的初拉力是單元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嗎?/30
4.13 如何考慮“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縮和徐變效應?/31
4.14 定義收縮和徐變時的齡期與定義施工階段時的激活材齡有什麼區別?/32
4.15 如何在水化熱分析時考慮混凝土的收縮和徐變效應?/33
4.16 如何在計算中考慮混凝土材料彈性模量隨時間的變化?/34
4.17 變截面與變截面組有什麼區別?/37
4.18 使用“變截面組”時,如何查看各個單元i、j端的截面特性值?/38
4.19 如何定義魚腹形截面?/38
4.20 如何定義設計用矩形截面?/40
4.21 如何輸入不同間距的箍筋?/41
4.22 定義“聯合截面”時,“板寬度”和“鋼筋混凝土板”的Bc值有什麼區別?/41
4.23 如何定義啞鈴形鋼管混凝土截面?/43
4.24 導入mct格式截面數據時,如何避免覆蓋已有截面?/44
4.25 如何定義“設計用數值截面”中的各項“設計參數”?/46
4.26 如何在梁單元中考慮橫向、豎向預應力鋼筋的作用?/48
4.27 板單元“面內”厚度與“面外”厚度的區別?/49
4.28 定義“塑性材料”與定義“非彈性鉸”進行材料非線性分析的區別?/50
4.29 定義“非彈性鉸特性值”時,對材料和截面形式有什麼特殊要求?/51
4.30 為什麼“非彈性鉸特性值”不能執行自動計算?/52
4.31 為什麼非彈性鉸屈服強度自動計算的結果中P1>P2?/53
4.32 在邊界非線性時程分析中,是否需要對一般連線單元定義組阻尼比來考慮阻尼?/54
4.33 同一結構中不同的單元、邊界可以使用不同的阻尼比進行動力分析嗎?/54
4.34 進行動力彈塑性分析時,纖維模型的材料定義中需要注意的事項?/56
4.35 如何定義彎橋的雙支座?/57
4.36 如何快速定義只受壓彈簧模擬結構與土的作用?/58
4.37 如何模擬橋樑結構施工時的滿堂支架?/59
4.38 彈性連線的剛性類型與剛性連線有什麼區別?/59
4.39 “彈性連線”定義中“剪下型彈性支承位置”的含義是什麼?/61
4.40 為什麼一般連線單元的“有效剛度”取值對不同分析的結果影響不同?/63
4.41 程式能否模擬活動盆式支座、滑板支座等非線性支座?/64
4.42 邊界非線性連線單元恢復力模型中沒給出極限變形可以嗎?/65
4.43 進行時程分析時,為什麼提示“動力邊界非線性單元在特徵值分析中按線性計算”?/65
4.44 進行時程分析時,如何模擬鉛芯橡膠支座?/66
4.45 如何連線實體單元和板單元?/69
4.46 如何模擬樁基礎與土體之間的相互作用?/71
4.47 T梁橋採用梁格法建模時,如何模擬梁間的縱向濕接縫?/71
4.48 用“彈性連線”模擬支座時,為什麼分析過程中產生了奇異?/72
4.49 為什麼雙層橋面之間用桁架單元連線後,分析時會產生奇異?/73
4.50 “設定梁端部剛域”與“剛域效果”的區別?/74
4.51 設定梁端部剛域後,為什麼梁截面偏心自動恢復到中心位置?/75
4.52 為什麼“彈性連線”的“只受壓”類型不能用於移動荷載分析?/75
4.53 如何實現“剛性連線”在施工階段中的鈍化?/76
4.54 如何考慮連續箱梁的有效寬度?/76
4.55 只考慮節點質量進行“特徵值分析”時,為什麼程式提示錯誤?/77
4.56 如何刪除重複單元?/78
4.57 如何方便地檢查實體單元模型的節點耦合性?/78
第5章 “荷載”中的常見問題
5.1 施工階段分析時,為什麼自重要定義為施工階段荷載?/81
5.2 “支座沉降組”與“支座強制位移”的區別?/82
5.3 對於變寬梁,如何定義沿梁長方向的梯形荷載?/83
5.4 對於曲線梁,如何定義徑向荷載?/84
5.5 如何定義側向水壓力荷載?/84
5.6 如何模擬橋樑檢測中橋面上的試驗車輛荷載?/85
5.7 為什麼平面荷載載入範圍無法準確定位?/87
5.8 如何按照公路規範JTGD60—2004定義梯度溫度荷栽?/88
5.9 定義“鋼束布置形狀”時,“2一D”與“3一D”的區別?/89
5.10 定義“鋼束布置形狀”時,直線、曲線和單元的區別?/89
5.11 如何模擬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管道注漿?/90
5.12 “幾何剛度初始荷載”與“初始單元內力”的區別?/91
5.13 定義索單元時輸入的初拉力與預應力荷載里的初拉力的區別?/92
5.14 為什麼“周期折減係數”對自振特性計算結果沒有影響?/93
5.15 定義“反應譜函式”時,值的含義?/94
5.16 為什麼定義“節點動力荷載”時找不到已定義的時程函式?/94
5.17 進行動力分析時如何考慮恆載效應?/95
5.18 “節點動力荷載”一般用於模擬什麼類型的荷載?/96
5.19 程式如何進行行波效應和多點激振分析?/97
5.20 如何考慮移動荷載的橫向分布係數?/98
5.21 自定義人群荷載時,為什麼分布寬度不起作用?/99
5.22 定義車道時,“橋樑跨度”的含義?/100
5.23 如何定義曲線車道?/101
5.24 定義“移動荷載工況”時,“單獨”與“組合”的區別?/101
5.25 定義“移動荷載工況”時,“係數”的含義?/102
5.26 定義車道面時,為什麼提示錯誤?/103
5.27 “施工階段持續時間”與“時間荷載”的區別?/104
5.28 施工階段定義時,邊界組激活中“變形前”與“變形後”的區別?/104
5.29 定義“施工階段聯合截面”時,截面相對位置參數“Cy”和“Cx”如何輸入?/106
第6章 “分析”中的常見問題
6.1 P-Delta分析與非線性分析有什麼區別?/108
6.2 進行穩定分析時,為什麼程式結果與理論結果差別很大?/108
6.3 如何考慮預應力荷栽對屈曲分析的影響?/110
6.4 為什麼“幾何剛度初始荷載”對結構的屈曲分析結果沒有影響?/110
6.5 為什麼不能同時執行屈曲分析與移動荷載分析?/111
6.6 進行“特徵值分析”時,如何考慮索單元的初始剛度?/111
6.7 進行“反應譜分析”時,為什麼提示“沒有質量數據”?/112
6.8 進行非線性振型疊加法時程分析時,用“多重Ritz向量法”應該注意什麼?/113
6.9 定義“移動荷載分析控制”時,“影響線載入”與“所有點”載入的區別?/114
6.10 定義“移動荷載分析控制”時,“每個線單元上影響點數量”的含義?/115
6.11 如何對某個施工階段進行穩定分析?/115
6.12 如何對存在索單元的模型進行移動荷載分析?/116
6.13 如何考慮普通鋼筋對混凝土收縮、徐變的影響?/117
6.14 定義“施工階段分析控制”時,“體內力”和“體外力”的區別?/118
6.15 進行施工階段分析時,為什麼不能考慮非線性分析的累加效應?/119
6.16 執行“懸索橋分析控制”後,為什麼不能進入後處理?/119
6.17 定義“懸索橋分析控制”時,“更新節點組”與“垂點組”的區別?/119
6.18 進行分析時,能否指定計算機分配的記憶體大小?/120
6.19 能否一次執行多個模型的分析?/120
6.20 如何使用“施工階段接續分析”功能?/121
第7章“結果”中的常見問題
7.1 進行施工階段分析時,自動生成的“CS:恆荷載”等工況的含義?/123
7.2 定義“荷載組合”時,CS荷載與ST荷載有什麼區別?/125
……
第8章“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第9章“查詢”中的常見問題
第10章“工具”中的常見問題
第11章“幫助”中的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