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蚶

橄欖蚶

橄欖蚶(Estellarca olivacea)屬軟體動物、瓣鰓綱、列齒目、蚶科。棲息於潮間帶泥沙質海底,因殼表白色,且被橄欖色外皮,故得此名。殼小,長卵圓形,兩殼相等,殼表面凸,殼質堅厚,殼高與殼寬略相等,殼頂位於背緣中央,兩殼頂相距甚近。棲息於潮間帶泥沙質海底,殼被橄欖色外皮,分布於菲律賓、日本和中國沿海,在中國的山東至福建沿海都有分布,尤其在中國南方沿海產量較高。其肉嫩味鮮、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橄欖蚶
  • 拉丁學名:Estellarca olivacea
  • 軟體動物門
  • 瓣鰓綱
  • :列齒目
  • 蚶科
  • :橄欖蚶屬
  • 分布區域:菲律賓、日本和中國沿海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繁殖習性,經濟利用,

形態特徵

貝殼小,長卵圓形,膨脹,殼質堅厚,兩殼相等。殼頂突出,略向內卷,位於貝殼背部中央。殼高與殼寬略相等,約為殼長的3/5。殼表極凸,由背部至腹面漸消瘦,前端邊緣圓,後端邊緣自背部向後方傾斜。背、腹緣直,近於平行。韌帶面寬大呈梭狀,上面生有很多橫列的角質小肋。殼表白色,被橄欖色外皮,殼頂外皮常脫離成白色。生長線明顯,放射肋細密,放射線與生長線相交呈細布紋狀。殼內白色或灰白色,有與殼表放射肋相當的細紋,邊緣厚而平滑,外套痕明顯。鉸合部微彎,兩端寬而中部略細。具鉸合齒35枚,前、後兩端者較長大,中部者較短小。前閉殼肌痕較後閉殼肌痕稍大,均呈四方形。

生活習性

常棲息在潮間帶至潮下帶20米。棲息於潮間帶泥沙的海底,喜歡生活在帶海草的灘涂上。生活在潮間帶到潮下帶水深20 m左右的泥沙質海底。

地理分布

我國產于山東至福建沿海。分布於菲律賓、日本

繁殖習性

在福建,每年的7、8月為繁殖盛期,7下旬到8月上旬有一次集中排放精卵的現象,此時水溫在26℃以上,灘溫25℃以上。

經濟利用

橄欖蚶肉質鮮美,飽含鮮紅血液,其營養豐富,食療俱佳,素來深受民眾喜愛,由於資源量有限,供不應求,價格堅挺。
橄欖蚶起捕後可在常溫下儲藏5天左右,能長途販運。比起泥蚶,橄欖蚶肉質更鮮美、血液更鮮紅、營養更豐富,經常食用對高血壓、高血脂具有一定的療效,既是高檔的菜餚,又是保健食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