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五

橄欖五

鄭則銘(1864~1944),外號橄欖五,清同治三年(1864),生於倉山高湖。

基本介紹

  • 本名:鄭則銘
  • 別名:橄欖五
  • 所處時代:清末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福州倉山高湖
  • 出生日期:1864年
  • 逝世日期:1944年
  • 主要成就:福州橄欖第一人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

人物生平

從光緒年間到20世紀50年代,老上海人春節款待拜年客,必上一碟產自福州“橄欖五”的檀香橄攬。從光緒年間到今天,代代老福州人有此一說:“不知‘橄欖五’,不是福州人。”
今天如果誰在煙臺山間問路:“倉前新村怎么走?”人們或許會搖搖頭;但若問:“橄欖五新村怎么走?”人們立刻會說出數條直達橄欖五老厝的路線。
“橄欖五”到底是誰?“橄欖五”,大名鄭則銘,1864年生於倉山高湖,在家族中行五。在他成為享譽全國的福州橄欖研發者、生產者與銷售者後,人稱“橄欖五”。
鄭則銘是第一個開發出多種橄欖製品的福州人,也是第一個將福州橄欖生意做到海內外的大橄欖商,還是第一個包銷閩侯甘蔗、白沙及閩清橄欖產區全部優質青橄欖的大橄欖商,第一個被公認為“橄欖大王”的人,他的店號就叫“鄭福記橄欖大王”。
抗日戰爭中,堅決不事日偽的鄭則銘,慘遭日偽迫害,生意一落千丈。1944年福州第二次淪陷時,日寇將他運往北方的滿船橄欖精品全部搶走,他悲恨滿腔,一病不起。臨終前,他囑咐獨子:“讓孫輩們好好學習科技文化,沒有強盛國家,就沒有個人事業。”後來,他僅有的兩個孫子都成為技術專家。
“橄欖五”夫人江金枝,中洲島人,在煙臺山間極具傳奇色彩,80歲時還能一次喝三大壺酒,一日必佐紅燒豬蹄喝酒兩次,被煙臺山人稱為“橄欖五的財神娘”。
本是鹽倉搬運工
“橄欖五”屬“福州南湖鄭”,世居倉山高湖。家境貧寒,父母靠替人種田而活。在他很小時,父母相繼病逝,他跟著大他十餘歲的哥哥生活。兄弟二人“上無片瓦下無寸田”,四處流浪。
同治末年到光緒初年,煙臺山下一帶臨江處(今倉前路)即是鹽碼頭,山間有許多大鹽倉,每天需要不少青壯年搬運鹽筐。“橄欖五”跟著哥哥給鹽倉當搬運工,夜裡就睡在搬運工的草棚里。那個年月,住在草棚里的搬運工都是光棍,心情苦悶時只能借酒相解,許多人成了“酒鬼”,不少人最後因大冬天醉臥街頭被凍死。見哥哥也染上了酒癮,“橄欖五”發誓要讓兄弟倆儘快擺脫醉臥街頭被凍死的宿命。於是,他白天在碼頭當搬運工,晚上又找了份鹽倉保管員的工作,這樣既可以賺兩份工錢,還可以不與“酒鬼”同宿。他想著要儘快攢錢,為兄弟倆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沿街叫賣橄欖串
一天干兩份工作,讓“橄欖五”很快賺了一些錢。每當街頭村口演閩劇,他就看到有人扛著用余甘果做成的糖葫蘆拿去賣,而且總有不少人去買,而他了解到離煙臺山不遠的齊安村有橄欖樹時,便用節省下來的錢收購了一些青橄欖,用鹽醃一醃,用一根根竹籤串起來,再用木條釘了個盛橄欖的木籮,頂在頭上,每天沿街叫賣。只要知道哪裡演閩劇,他就特意多做一些鹹橄欖,趕著去賣,每次生意都不錯。有時,戲散場了,他還剩下幾串沒賣掉,他就主動送給戲班子的演員吃,這使得不少戲班子的人都與他成了朋友,人家要到哪裡演出,會提前通知他。
有一天,一個閩劇班子裡的人告訴他:“你的橄欖有點鹹,我們唱戲唱到最後再吃,會覺得嗓子不太舒服,如果醃橄欖時再放點糖、八角和茴香,鹹甜可口,肯定會更受歡迎。”人家不經意的一句話,讓“橄欖五”大受啟發。他回家後反覆琢磨、試驗,終於開發出酸甜型、鹹甜型、五香型橄欖。後來,他又發現住在煙臺山的許多外國人愛吃奶油,於是開發出奶香型橄欖,這讓他的生意越來越好,收入也慢慢多了起來。
金枝姑娘娶回家
1892年,“橄欖五”在煙臺山下今倉前路一帶購進了一間10平方米的小木屋,兄弟倆終於有了一個家。那年,“橄欖五”的哥哥42歲,“橄欖五”也已28歲。他開始操持著為哥哥娶個媳婦,但人家一聽他哥哥有酒癮,又知這哥倆是孤兒,沒有姑娘願意嫁過去。忙了幾年,還是一點進展也沒有,哥哥攔住了弟弟,說:“我們錢少,我一結婚你就難再娶親了。我這輩子不找了,還是你趁著年齡不太大,趕緊結婚吧!”
1896年,32歲的“橄欖五”娶了16歲的中洲島姑娘江金枝。這姑娘也是個苦命人,2歲沒了爹,8歲沒了娘。她娘咽氣前,將女兒與家中最值錢的兩個皮箱一起託付給了好心的鄰居,那兩個紅皮箱是清朝鹹豐年間江金枝母親大婚時娘家的陪嫁。這兩個皮箱如今依舊放在鄭家最醒目處,曾有文物販子願意以十餘萬元購買皮箱,但一家老少堅決不肯。
江金枝是自願嫁給“橄欖五”的。當時,“橄欖五”除了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外,家徒四壁,連結婚的枕頭都是借的。新婚之夜,“橄欖五”向妻子承諾:“我一定要讓你住上大房子,讓你過上福州最好的日子。”
江金枝很能幹,進門後就與夫君攜手,又開發了幾種新貨。“橄欖五”的橄欖種類多、味道好,很多人愛吃,但“橄欖五”走村串巷,經常有人想吃又等不到他。於是,夫妻一合計,就在倉前路自家旁邊開了一家小店,專營橄欖零售與批發。
靠著“福果”發了財
“橄欖五”醃製的各種新鮮橄欖,夏天不宜保存,特別是在上海讀書、做生意的福州人,帶到滬上很容易壞。“橄欖五”經過一次次試驗,研製出了一種特殊的、易於保存的甜橄欖,取名“福果”,今人稱“拷扁橄欖”。他做的“福果”,肉多、味濃,連核都能泡水沖飲,可潤嗓、消食。這一新品通過在滬杭讀書、做生意的福州老鄉帶往江浙,大受歡迎。
隨著“福果”走俏,“橄欖五”開的橄欖店不斷擴大,他自己起了個店名,叫“鄭福記橄欖大王”。此後,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等江南十餘城的商號,成了“鄭福記橄欖大王”的代銷店,並建立起越來越密的銷售網。接著,廣州、香港也有了代銷店,他的結拜兄弟——香港杭康藥店老闆,成為港粵地區總經銷商。很快,北京、天津、青島等北方重鎮,也有了一批代銷他的橄欖產品的水果行。
當時,在上海橄欖市場,“鄭福記橄欖大王”市場占有份額最大。“橄欖五”在上海購買了一座洋樓,開設“鄭福記橄欖大王”分公司。
檀香橄欖成就首富
至今讓老上海人念念不忘的是“鄭福記橄欖大王”的檀香橄欖。檀香橄欖本是福州眾多橄欖產品中的一種,“橄欖五”銷往上海的是一種原色原味的青橄欖,但其特有的加工、保存方式,使這些青橄欖一過吳淞口,就能酥脆,遇齒即化,甘甜無比,特別消食、回甘,尤其適合春節期間飲食油膩或飲酒較多者食用。
檀香橄欖每年農曆十一月收成,“橄欖五”立即組織加工,十二月十五日全部加工完成,十六日辦酒祭神,邀周邊鄰居與工廠員工共進酒宴、共賞閩劇,第二天裝滿檀香橄欖的船隻駛往上海,春節前全面供應。
檀香橄欖走紅上海,使“橄欖五”成為倉前首富。
橄欖神廟成了世界唯一
世界上唯一的橄欖神廟,至今仍立在“橄欖五”家中。這座廟占地10平方米,用於祭祀橄欖神——白姑娘。此廟建於清光緒末年。
橄欖神廟中,白姑娘神像繪於正中,兩旁原為頌揚白姑娘保佑福州橄欖商生意興隆、福州橄欖美名遠揚的對聯,現已毀。神像下原為精美木質供台,現已被水泥供台取代。神像正中最下方為仿西式壁爐的燒紙錢、放爆竹之處。
橄欖神廟原有較大規模,經過上世紀50年代私房改造及70年代政府再次拆舊建新房,其規模不斷縮小,目前僅剩下10平方米。“橄欖五”長孫生有三兒三女,隨著曾孫輩接連在此娶親生子,100多平方米住房已擁擠不堪,不得不將餐廳放入橄欖神廟。
這座橄欖神廟,被認為是“橄欖五”成為巨富的守護神。
“橄欖五”一生有兩大愛好:一是種蘭花,家中名蘭眾多,愛蘭者遠道來賞。二是扶危濟困,見他人有難,便慷慨解囊,修廟、建祠從來不惜錢財。
齊安村的橄欖農,每當收了青橄欖,總是先挑到“橄欖五”家,此後再將剩下的挑往他家。當時,收青橄欖是以擔計算,因為知道“橄欖五”慷慨,善良的齊安人每擔未恐少裝,“橄欖五”看到了總勸他們:“挑這么多會壓壞身體的,你少挑一些我照樣給你一擔的錢。”閩清、閩侯白沙、甘蔗橄欖產區的農民,家中有人生病或去世,只要“橄欖五”知道,他一定會托人帶錢去。閩侯有位橄欖農,兒子聰穎好學,但家中無錢供其讀書,“橄欖五”一直資助他到大學畢業,後來這人成了大學教授。
抗戰中憂憤而亡
“橄欖五”身體極好,若不是在日本侵華戰爭中福州兩次淪陷,“橄欖五”斷不會八十而亡。
“橄欖五”在倉前山一帶很有影響力。1941年4月,福州第一次淪陷後,任憑日偽威逼利誘,“橄欖五”堅決不參加維持會等所有與日偽沾邊的工商活動。惱羞成怒的日偽知其創業極難,視橄欖生意為生命,以封殺其生意來逼其就犯。這位剛烈的老人說:“即使讓我的兒孫們再去當扛鹽工,我也不會去為日本人做事,因為當扛鹽工無非苦點窮點,當漢奸則為讓子孫萬代蒙羞,遺臭千年。”
“橄欖五”的生意因為福州淪陷一落千丈。福州第一次光復後,他將全家所有流動資金投入生產,希望將損失補回來。1944年,福州第二次落入日寇之手,“橄欖五”滿裁貨物的船隻北上長江,被日寇洗劫一空,訊息傳來,老人憂憤成疾,一臥難起……
江金枝以為“沖喜”能救丈夫一命,將長孫鄭恆昌好友、同學妹陳松桂的妹妹陳月仙緊急娶回家,但仍未留住“橄欖五”的生命,1944年在日寇的鐵蹄聲中,“橄欖五”含恨而去。
“橄欖五”僅有的兩個孫子遵照祖父之命,選擇了終身以科學技術為業。長孫是建築師,次孫是機械工程師。
1953年,江金枝回響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帶著所有家產,參加了公私合營。後來,政府每月給鄭家100多元的定息。江金枝靠著這定息,過著自在的生活。她一生好酒,終身未離的酒壺可裝一斤酒,她能連飲三壺高度白酒不醉,晚年她一日飲酒兩次,飲滿三壺高度白酒才能心滿意得。1964年,江金枝病逝。

主要成就

鄭則銘是第一個開發出多種橄欖製品的福州人,也是第一個將福州橄欖生意做到海內外的大橄欖商,還是第一個包銷閩侯甘蔗、白沙及閩清橄欖產區全部優質青橄欖的大橄欖商,第一個被公認為“橄欖大王”的人,他的店號就叫“鄭福記橄欖大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