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師老原兒,本名寧原,泛科普類短視頻自媒體創作者,將生活中看不見、說不出、摸不著的知識,製作成原創手工模型並拍攝視頻發布於網路。
基本介紹
大事記,人物簡介,人物經歷,人物報導,
大事記
2010年
任職央視
2010年畢業後任職原央視《科技博覽》《原來如此》欄目內容策劃、模型師、出鏡驗證者、手繪動畫師。
2019年
辭職製作視頻
2019年,寧原選擇辭職,開始獨立製作視頻產品。
2020年4月2日
運營自媒體
2020年4月2日,開始運營自媒體賬號“模型師老原兒”。
人物簡介
“模型師老原兒”原名寧原,曾在央視工作十年,是資深的科學類節目製作人。2019年,寧原選擇辭職,開始獨立製作視頻產品。,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視覺傳達專業。原央視《科技博覽》《原來如此》欄目內容策劃、模型師、出鏡驗證者,十餘年科普從業經歷,已設計製作完成上千件科普模型。
2020年4月2日寧原開始運營自媒體賬號“模型師老原兒”,以“讓小朋友也能聽懂,大朋友覺得有趣,大家都能從視頻中得到快樂與知識。”的理念,用心呈現看不見、說不出、摸不到的科學原理。自運營以來,包括“蚊子叮人的模型”“胃到底能裝多少的模型”“吸菸坑人坑自己的模型”等多個視頻被各平台媒體轉載報導。
人物經歷
2010年畢業後任職原央視《科技博覽》《原來如此》欄目內容策劃、模型師、出鏡驗證者、手繪動畫師,參與節目曾獲得“白玉蘭”、“金熊貓”、“星光獎”、“五個一工程”等多個業內獎項。後參與設計與製作《中國青少年科學總動員》現場互動道具、《國家寶藏》南海一號科普模型、《飛向月球》航天服等舞美道具、《正大綜藝·動物來啦》動物科普模型等。十餘年科普從業經歷,已設計製作完成上千件科普模型。
2023年,寧原在中國短視頻大會中拔得頭籌,榮獲國家(杭州)短視頻基地“花young探索賽道“首席推廣人”榮譽,展演作品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媒體矩陣、杭州亞運會官方矩陣同步全球發布。
人物報導
跟《十萬個為什麼》打了十幾年交道,並以此為生,從央視科普節目的出鏡實驗員,到科普視頻達人,80後寧原通過手工製作模型,將大千世界縮小、將微觀之物放大。“我想通過‘模型師老原兒’(寧原的網路賬號名稱)的科普中視頻,讓更多人真正了解生活,知道世界因何如此。”————《科普時報》“學習強國”文章。
“讓抽象的科學‘接地氣’”“讓更多人知道科普和生活密切相關”是寧原時常掛在嘴邊的話。相比傳統的科學講解,他擅長通過手工製作的逼真模型來呈現科學原理,更喜歡“用實物,給鏡頭,讓觀眾清晰地感知細節”,這源於他曾從事的電視節目製作經驗。寧原製作的短視頻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包括山火為何復燃、小龍蝦的生理構造、蚊子為啥叮你等主題。“科普視頻做得過於高深或者晦澀,就達不到科普的效果,失去意義。”寧原認為,“既能讓小學生看懂,也能讓成年人感到有趣,這才是成功的科普視頻。”————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
在西瓜視頻上,模型師老原兒正是憑藉著各式各樣的模型,將晦澀難懂的生物、物理知識通過好玩、易懂的方式呈現給網友。把躺著學術書上枯燥無味的幾百頁內容,轉化成一個個有趣又有料的科普視頻。————央廣網報導
和其他科普類視頻最大的不同是,老原兒的每個視頻講解都製作了精細的模型。模型在老原兒的眼裡是一門可以翻譯科學原理的語言,可以彌補很多表達上的缺陷。————光明網報導
“象舞指數”評議專家點評稱:從老原兒的訪談中,我們看到短視頻科普賽道“知識+趣味”相結合的巨大空間;我們也看到老原兒的“精準定位+持續積累”所獲得的成就。也許正如老原兒所說,只要對所做的工作心懷敬畏,有使命感和榮譽感,終有一天會獲得成功。————央視網報導
走進科普博主“模型師老原兒”的工作室,一千多平方米的房子好似花園,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綠植。最吸引人的,是隨處可見的模型:各種粉嫩嫩的“皮膚組織”、懸掛在房頂上的“大飛蟲”、形象有趣的“蟑螂”“耳屎”“烏賊”……————環球人物報導
“潛入!老原兒的模型屋”大型科普模型藝術展,為藝術和科學的“真愛粉兒”提供了一場模型作品的視覺盛宴、一個乾貨滿滿的交流平台,也為廣大公眾提供了一種多維度觸達藝術與科學的渠道。————光明網報導
短視頻博主“模型師老原兒”以獨特的形式和內容“圈粉”無數。在視頻中永遠是一副“大眼睛”眼鏡和標誌性工裝肚兜褲的老原兒,總能把略顯晦澀的科學知識,用一個個生動的科普模型講得清晰直觀。————科普時報報導
“潛入!老原兒的模型屋科普模型藝術展”於2023年10月29日在北京798藝術園區收官。自9月23日開展以來,為期一個多月的展期內吸引了上萬人前來參觀,節假日平均單日人流量近千人次。————新京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