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枯梢病

樟子松枯梢病

樟子松枯梢病是由松球殼孢菌引起的、發生在樟子松的病害。該病多發生在10年生的樟子松枝幹皮部。發病初期,病枝幹與健康樹相比無顯著變化,但如果病部以上生有針葉,這些針葉則逐漸由正常顏色變為灰綠色至褐色或紅褐色。當針葉變為紅褐色時,發病枝幹則可能出現因失水引起的乾縮、枯死。

樟子松枯梢病是樟子松的主要病害之一,該病伴隨著樟子松沫蟬為害,可引起樟子松的大面積死亡。該病在中國黑龍江省樟子松人工林中發生非常普遍,為害嚴重。

樟子松枯梢病以提高寄主生長勢和降低病原菌生物量為前提進行有效控制,具體的防控措施包括營林措施、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

基本介紹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分級標準,

病原特徵

樟子松枯梢病病原為松球殼孢菌(學名:Sphaeropsis sapinea (Fr.) Pyk et sutton),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球殼孢科、球殼孢屬真菌。該菌可分為類型A和類型B。A型菌落長速較快,致病力較強,在PDA培養基上形成絨毛狀、白色至灰綠色菌落,分生孢子表面平滑;B型菌落長速較慢,無致病性或致病性極弱,在PDA上產生緊貼在培養基表面、白色到黑色菌落,分生孢子表面有點狀凹陷。
該菌分生孢子的適宜萌發溫度為24℃,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25℃。

為害症狀

樟子松枯梢病發病症狀主要有梢枯、潰瘍斑和枯針三種類型,對於幼樹或新長出的嫩梢,病原菌可直接侵入無傷松樹組織,嫩梢出現病斑後,皮層開裂,松脂流出,引起附近針葉死亡。發病過後,潰瘍斑可以癒合,局部壞死,從而導致枝梢下垂彎曲,形成枯梢的典型症狀。對於非當年的枝梢,在導致梢枯和潰瘍斑後,病斑面積逐步擴大後,受害部位會伴隨松脂的不斷溢出,邊材發生病變,並形成分生孢子器,病斑一旦圍繞枝幹,則整個枝條死亡,進而導致整株樹死亡。發病後,樟子松的生長受到極大影響,最多可達40%以上。

侵染循環

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梢或病葉上越冬。溫度適宜時,可在健康樹的針葉、枝梢上潛伏侵染。病原菌孢子萌發後12小時就會侵入寄主嫩梢,侵入後3—4天出現為害病斑。但對於老枝,侵入潛育期時間會相對延長。對於病害的發生流行,球殼孢以分生孢子器形態越冬,春季溫度適宜,孢子會大量飛散,以等待溫度適宜後萌發侵染為害。

流行規律

從病害流行學角度來說,中國東北地區每年有2個發病高峰期,越冬的病原菌在3—5月開始第一次發病高峰期,而後病原菌擴散,完成侵染後在7—8月形成第二次發病高峰,無論是3—5年的幼樹,還是20年以上的老樹,均可感染髮病。由於樟子松枯梢病屬於寄主主導性病害,因此寄主的生長環境對病害發生也有重要影響。如土壤貧瘠、碳酸鈣含量過高等粘質土壤,地勢低洼積水等原因導致的樹木生長不良,都能誘導促進枯梢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 營林措施
營造混交林,適地適樹,減少大面積的純林,加強森林撫育是有效緩解樟子松枯梢病發生的根本措施,在中國遼寧西部彰武地區樟子松人工林的經營中,對40年以上老樹發病林分,以衛生伐為主,逐步改造成疏林草地;對30年以上中齡林,以改造林分結構為主,重點引進闊葉樹和灌木;對幼齡林依據優勝劣汰法則,淘汰長勢不好的小樹,並及時修枝,提高通風效果,上述措施有效提高了樟子松長勢,降低了樟子松枯梢病的發病率。在適宜病菌生長的溫濕度條件下,應栽抗病樹種。在秋季及時清理病枝和死樹,保證林分內光照通風條件,降低濕度,可以降低病害發生幾率。
  • 生物防治
樟子松枯梢病的生物防治包括生防菌篩選、菌劑製備及套用等,東北林業大學有課題組通過高效木黴菌的引進和篩選,得到了樟子松枯梢病菌高效拮抗菌綠木霉,室內抑菌實驗結果表明,綠木霉可有效抑制球殼孢菌絲生長,同時綠木霉的活性代謝產物對球殼孢菌絲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球殼孢菌絲的主要生理指標,如抗氧化酶活性、總蛋白含量等。以此為基礎,通過工廠發酵,製備了發酵液水劑的菌劑進行,在遼寧章古台樟子松人工林進行了野外預防和防治實驗,對樟子松枯梢病防治效果達到65%以上。
  •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雖然對環境有污染,但是在發病嚴重的林分可以起到應急的防治作用,在短期內控制病害的繼續蔓延擴散,特別是對小苗或者幼樹,化學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使用較多的化學殺菌劑包括多菌靈代森錳鋅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按照藥劑中標註的使用濃度使用即可。

分級標準

樟子松枯梢病的分級標準為:1級,健康,無病;2級,輕病,樹冠1/3以下枝梢受害,或針葉受害;3級,中病,樹冠1/3以上枝梢受害,一看便知枯梢;4級,較重,樹冠1/2以上枝梢受害,有相當數量枝梢枯死;5級,重病,樹冠2/3以上枝梢受害,或整株枯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