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虹橋是一座山海相依的千年古鎮,一顆秉承鐘靈毓秀而成的“東海明珠”。
虹橋鎮古名新市,相傳南宋名臣
王十朋,運漳州赤石建新市橋,因橋石赭紅,宛如彩虹渡波,取名“虹橋”,後遂以橋名鎮聞世。南宋紹興以前,虹橋設新市驛。明
洪武初,設新市鋪。明清時期,虹橋屬瑞應鄉十四都。清
宣統元年(1909)稱虹橋鎮,民國20年(1931)始設虹橋鎮公所。1949年5月11日虹橋鎮解放,6月,建立鎮人民政府。
地理位置
虹橋鎮位於
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攝氏15.5度,最高平均氣溫為27.8度,最高日溫為38.5度,最低日溫為-11度,無霜期為234天。年平均日照為2054.6小時,年平均蒸發量為1351.4毫米,年平均降雨量1114.7毫米,年平均雨日為133.6天,
年平均風速為每秒鐘3.7米。每年6-9月為汛期,汛期降雨量年平均為540.5毫米,占年均總雨量的49.6%。
經濟發展
虹橋鎮是
樂清市的副城市,是“
溫州模式”的發祥地之一,素以“敢為天下先”聞名四方。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殷實、能商惠工的虹橋人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率先進行市場取向改革;率先發展家庭工業、專業市場和個體私營經濟;率先進行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為重點的
企業制度創新,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股份合作制為特色、
商品市場為依託的多元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踐中率先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路子。
幾年來,在全鎮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全面發展,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90.17億元,占樂清工業總量的17%,農民人均收入9786元,居民人均收入15940元,財政稅收收入2.8億元,外貿出口總額6.9億元,2005中國千強鎮排名第170位,綜合指數83.9,國民經濟綜合實力位居浙江省百強鄉鎮第53位,溫州市30強鎮第6位,是浙江省中心鎮,溫州市現代化示範點城鎮、文明城鎮和教育強鎮。
虹橋鎮現有工業企業2000餘家(其中股份制企業431家),工業門類齊全、除擁有電子、塑膠、機械、食品、儀表、服裝等六大主導工業外,近年來又出現了機車整機、節日燈、衡器、汽配等新興產業。其中電子元件為支柱產業,被授予“中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殊譽 。同時,虹橋鎮還是全國著名的精細模具加工基地,所製造的“多工位自動級進
沖模”,精細程度享有世界頂尖聲譽,而且價格低廉,不到國際市場的1/10。目前全鎮從事
模具加工的從業人員達9000餘人之眾,擁有各類先進的數控
線切割機8000多台,從模具起步的電子企業400餘家,年產值29.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7.6%,幾乎占虹橋工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在
虹橋鎮現有城東、城南、西城和仙洋、溪西五個工業園區,占地46萬平方米,這五個工業園區已成為設備齊全、服務配套、管理有序的經濟成長功能區。
電子元器件是樂清市虹橋鎮的主導產業,年產值29.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47.6%,是全國重要的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之一。該鎮生產的電子元器件,主要集中用在家用電子產品製造業、電子設備、無線電通訊、汽車、機車電路控制、音響設備等。截至2002年,
虹橋鎮的電子元器件生產企業達700餘家,其中億元以上產值企業5家;電子元器件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率達到33%;全國乃至世界各大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均有該市提供的元器件,如長虹、
康佳、海爾、諾基亞、摩托羅拉等,通過
ISO14000環保認證體系認證的企業2家,有自營出口權的企業30餘家,自營出口額達到7.2億元,有10多家企業在境外設立貿易視窗或辦事機構,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來經貿合作。該鎮被
中國地區開發促進會授予“中國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
虹橋境內平疇沃野,水網交錯,素有“浙南糧倉”美譽。在全國率先實行
土地適度規模經營。1998年農田規模經營10畝以上555戶,經營面積26130畝占全鎮水田面積80.1%,其中100畝以上66戶,經營面積8065畝,占規模經營面積30.8%。虹橋工商業的繁榮,離不開堅強的農業基礎後盾,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的效益農業在虹橋日益發展。蔬菜、水果、花卉等特色農業在農業產值中的比例逐年增高。農業現代化示範園區和糧食自給工程列入省建設項目。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和規模經營的發展,使農業經濟效益大大提高。糧食市場化和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培育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生產基地,虹豐糧油集團公司被列入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之一。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
東街村被評為浙江省奔小康示範村,上陶村等10個村進入樂清50強村前列。
虹橋鎮18個專業市場的功能也日趨完善,貿易觸角遍及全省各地,並輻射部分周邊省(市)。近幾年注重“名牌”市場的培養和發展,形成了虹橋商貿城、綜合市場、木材市場、農貿市場等專業市場,集市貿易成交額22億元,資金技術市場、郵政通訊、房地產、交通運輸、金融保險業進一步發展。是全省聞名的貿易重鎮,素與紹興柯橋、台州路橋並稱為“浙江三橋”。
作為溫州市城市化試點鎮,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科學規劃為龍頭,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在過去的三年里投入城鎮建設資金3億多元,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市框架不斷拉大,現全鎮已構成一幅三環二縱一國道的立體交通圖。科學、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事業也有了新的發展,體育活動走向社會化,被國家體委授予“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稱號。
時代的年輪已進入新的世紀,虹橋正在向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打造“中國電子城”的目標闊步前進,今後幾年,要圍繞建設現代化小城市總目標,南進北擴,東拓西展,依託港口,工貿並舉,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實施“五大戰略”和“一場二線三環四區”工程,不斷加強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切實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引導到實現產業現代化、城市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上來,真正把虹橋建設成為一個以工業為主導、商貿為特色、港口為依託的現代化小城市。
基礎設施建設
虹橋是
樂清“一心兩翼”的北翼中心,地處樂清中部,南承北接,交通便利,104國道和甬台溫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北距甬台溫高鐵紳紡站3公里,南有南嶽滾裝碼頭以及港區在建的兩個五萬噸級碼頭;2012年,歷時7年,總投資達1.14億的城南大道全面開工建設,現已填通全段路基;總共投資8000萬元的虹南大道二期工程進展順利,初步形成快捷、亮麗的虹橋南北交通大動脈;104國道虹橋過境段順利完成拆遷,預計2013年底可貫通;環城北路、環城西路、呂東路、振興北路、虹河西路、黎河路等道路網建設不斷推進,民眾反映強烈的虹南大道上侯宅段、虹芙公路瑤岙段、環山路北村段等幾個卡口工程建設開始啟動;2012年全鎮投入道路網建設資金達9670萬。隨著道路網建設的推進,特別是城南大道和104虹橋過境段的建設,虹橋城市框架逐步拉開。此外,即將建設的還有疏港大道、104國道南複線、高速複線、S2輕軌以及虹橋北部快速大道等道路。
社會事業發展
一是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前幾年,我們投入1個多億,建成了硬體設施一流的鎮一中和鎮一小;歷時8年,投資9289萬的蒲岐中學遷擴建工程已開工建設;職業中學簽訂了征地意向書,其它中國小校建工程不斷推進。
二是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農村住房保險、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合作醫療等不斷深入,特別是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去年發放醫保資金8636萬元。對低保、五保、病貧、烈軍屬等社會弱勢群體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去年發放各種保障金1003萬元。高度重視慈善工作,慈善分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每年都籌資近1000萬元,開展了廣泛的助學、助困活動。成立了虹橋鎮紅十字會,救助體系更加完善。
三是以環境打造為主的民生工程建設不斷推進。虹河治理力度加大,完成了東乾河上侯宅段總長1.5公里和下侯宅至杏四總長4公里的河道清淤工作,順利完成了虹河流域區域限批整改驗收。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不斷推進,去年新增管網82公里,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加強城市潔化,開工建設2座垃圾中轉站,新增道路清掃面積26.5萬平方米。2012年,我們全面開展“三沿”視覺污染整治,拆除違章建築92萬平方米;加大了戶外廣告整治力度,拆除各類廣告423處,面積16539平方米;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加強對重點路段、重點時段的道路管理,切實維護城市交通暢通。深化綠化美化大行動,全年綠化1694畝,總投資3200萬元;完成了城市中心公園設計,初步形成110畝花圃、生態、觀光一體化的休閒場所;此外,東排工程、市二醫遷擴建工程進入掃尾階段。
枇杷之鄉-虹橋鎮
虹橋鎮自清代開始引種枇杷,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全鎮種植面積達2008.5畝,年產量2.8萬噸,產值2500多萬元。
虹橋鎮的枇杷生產已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
集約化經營、
企業化管理、 社會化服務及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的格局。全鎮已建立10多個基 地村,有10多個罐頭加工廠,同時建立了專業化的販運組織,科技服務網路健全。 虹橋鎮十分重視品種資源的開發,通過單株選育、良種繁育和提純復壯,已選出具有特色的優良枇杷品種,如車官6號等,果大(單粒重45克以上)、色艷、風味濃、宜鮮食,深受客戶歡迎,在全省枇杷品種評比中,虹橋早熟品種被評為一等獎。
虹橋麻糍
以上好的糯米用水浸透後蒸熟,置石臼中用木槌打爛、揉成小團,拌上芝麻、白糖,香甜可口,食後耐餓。講究糯、甜、滑的風味。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食用時要蘸佐料,口味香甜,口感軟韌、微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