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森潯

樂森潯,地質學家。樂森潯(1899.9.19—1989.2.12)祖籍江西省吉安市,1899年9 月19日生於貴州省貴陽市。著名的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家,地質教育家。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樂森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貴州省貴陽市
  • 出生日期:1899年9月19日
  • 逝世日期:1989年2月12日
  • 職業: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家,地質教育家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樂森潯(1899.9.19—1989.2.12)祖籍江西省吉安市,1899年9 月19日生於貴州省貴陽市。著名的地質學、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家,地質教育家。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人物生平

191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受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查於地理”的啟發,轉入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學習,師從國際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和葛利普教授等1924年畢業,獲理學士學位,考入原農商部地質調查所任調查員。1927年在中國地質學會志發表《遼寧及河北石炭紀管狀珊瑚蟲之新屬》,1932年與黃汲清教授合著《揚子江下游棲霞石灰岩之珊瑚化石》專著,成為研究中國南方二疊紀地層和珊瑚化石的奠基性文獻,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評價。1927年發表《貴陽附近之二疊紀脅形貝動物群》(Lyttonia Fauna),證明貴陽附近有晚二疊世的地層。樂森潯在貴州、廣西及廣東等省區作了許多開創性的地層工作:命名了茅口石灰岩、王家壩石灰岩、新鋪中生代地層、安順淡水螺層、轎子山煤系和蟒山石英砂岩等,提供了“法郎組”時代的化石依據,並指出了貴州上二疊統地層的相變關係。對古生物學和地層學作出了貢獻。
1928年開始在中山大學兼課,講授《中國地質史》等。
1934年樂森潯赴德國深造,在格廷根大學和馬堡大學學習泥盆紀的腕足動物、四射珊瑚及中生代有孔蟲。1936年在著名的德國古生物志上發表了《中國南部廣西省中泥盆世四射珊瑚群》詳細描述許多新種屬。與德國萊茵地區的珊瑚動物群對比,確定了艾菲爾階及吉維特階的地層,並結合腕足動物化石,將廣西北部的泥盆紀地層劃分為3個統7個組。1939年發表《中國南部海相早泥盆世晚期及中泥盆世早期地層的劃分》(德文)。
1936年樂森潯赴德國留學歸來,先在中山大學教授古生物學和地史學,並在兩廣地質調查所兼任地質調查工作。1937年創立貴州礦產測勘團,調查了豐富的(金、銀、銅、鐵、鋁、錳、鉛、鋅、汞、煤等)礦產資源;強調貴州省煤、鐵、汞、鋁四大礦產資源在全國有重要地位。他還編制1:7.5萬《貴陽附近地質圖(含礦產)》及1:2.5萬《貴陽市區地質圖》,協助組織1944年在貴陽市召開中國地質學會第20屆年會,宣讀《貴州地質的輪廓》及《貴陽附近之地質構造》。樂森潯不顧交通阻隔、盜匪橫行和日軍轟炸,在工作條件十分險惡、生活也很艱苦的情況下,不顧艱難險阻,仍奔波在崇山峻岭之間。抗戰勝利後負責貴州地質調查所,繪製50萬分之一《貴州地質略圖》和《貴州礦產分布圖》。他常說:“若全省各地地質都調查完竣,則吾死亦願足矣,”對家鄉礦產資源和地質事業的深情溢於言表。
1949年新中國成立,樂森潯被任命為西南地質調查所副所長,受到鄧小平親自接見。此後更加專注於古生物學、珊瑚和地層學科學研究,作出了許多重要貢獻。1956年起發表《四川龍門山區泥盆紀分層分帶及其基礎》和《黔東翁項區上泥盆紀早期之發現及其地層上之意義》,與候鴻飛合著《中國南部泥盆石炭分界問題的探討》,與俞昌民合著《中國泥盆紀拖鞋珊瑚的新資料》。他的《華南古生代幾種常見的海綿和珊瑚化石》、《貴州奧陶紀珊瑚化石的新資料》和《中國石炭紀珊瑚化石的一些新種屬》等著作,進一步豐富了我國四射珊瑚的資料,為區域地質研究和石油勘探打下了堅實基礎。1959年他與秦洪賓教授合譯《微體化石概論》,1964年他與吳望始合著《珊瑚化石(四射珊瑚)》,系統介紹四射珊瑚的形態構造和研究方法,包括300多個屬和亞屬的特徵,對於我國的四射珊瑚究起了很大推動作用。60年代在療養期間譯《微體古生物學導論》,約55萬字。
樂老先後講授過《無脊椎古生物學》、《地史學通論》、《四射珊瑚專題》、《床板珊瑚專題》、《古生物研究法》、《生物地層學概論》和《礦產地層學》等課程,親自編寫教材,還聘請諸多專家教授講授古生物學專題。樂老六十多歲還親自領隊從事野外實習和教學,拄著手杖上山,到唐山地區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到廣西採集教學標本,奔波于山間小路上。
樂老對學生一向熱心教導,嚴格要求。1978年恢復研究生制度時樂老已屆八旬,不但盡心指導研究論文,指定參考文獻,甚至親手示範如何剪照片、貼圖版,詳加審閱評點。齊文同教授在1983年參加華盛頓舉行的第四屆國際剌細胞化石會議上宣讀的一篇論文,就凝聚了樂森潯導師的教導和期望。此文引起了國際同行的好評(發表於《美國古生物志》1984年的54卷)。
80年代,樂森潯院士以耄耋之年仍好學不倦,由科研助手,攙扶到辦公室整整書籍、查查資料,樂而忘返。1981年樂老還以83歲高齡,在貴州省自然科學學術講座上首位宣講《貴州煤礦資源發展遠景及其綜合利用》。1982年在福州召開中國古生物學會珊瑚學科組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討論會,會上還宣讀了樂老與林英鐋、金善玉和齊文同合寫的《中國四射珊瑚研究概況》。
樂森潯教授是我國最早從事珊瑚研究的學者之一,專長四射珊瑚和泥盆紀的地層研究。六十餘年來在地質資源調查、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等方面多有建樹,做了許多奠基性的工作,樂老晚年一直念念不忘地質我國地質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發展。他對地質科學的摯愛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感人至深。對於地質教育事業長期奉獻,特別是晚年致力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的恢復和重建,為國家培養出了大批優秀人才,得到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