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煎,中醫方劑名。出自《楊氏家藏方》卷二。具有治風涼血之功效。主治頭目旋運,涕唾稠粘,皮膚瘙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槐角煎
-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
- 組成:槐角、荊芥穗、菊花、皂角
- 功用:治風涼血
- 主治:頭目旋運,涕唾稠粘,皮膚瘙癢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槐角(慢火麩炒黃黑)四兩,荊芥穗三兩,菊花二兩,皂角(去皮弦子,酥炙黃)一兩。
用法用量
上同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每服一九,細嚼,食後茶清送下。
功用
治風涼血。
主治
頭目旋運,涕唾稠粘,皮膚瘙癢。
方義
方中槐角胡待風涼血之功,為君藥。輔以菊花疏風透熱,清利頭目,為臣。荊芥疏風止癢,皂角化痰散結,共為佐藥。蜂蜜入藥,一則養陰潤燥,二則緩急和中,調和藥性,為使藥。
附方
名稱:槐角煎
組成:風眼草(用仁子,此乃樗坂殼)、槐角、地榆、枳殼各一兩,荊芥穗、密陀僧(火煅)、槐花各半兩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不拘時候,婦人淡醋湯送下。
主治:男子婦人下血
出處:《雞峰普濟方》卷十七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普濟方》:“槐角煎。楊氏家藏方。治風涼血。療頭目旋暈。涕唾稠粘。皮膚瘙癢。槐角四兩慢火麩炒微黃,黑荊芥穗一兩,菊花一(二)兩,皂負去皮弦酥炙黃一兩,右件同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一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茶清送下。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