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造槽說(the tectogene hypothesis)由荷蘭地球物理學家明尼茨(Vening Meinesz)1948年提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構造槽說
- 外文名:the tectogene hypothesis
- 提出者:明尼茨
- 時間:1948年
他在對爪哇海溝研究時,發現了一條很高的重力負異常帶,這種負異常帶在其他海溝及與之相鄰的某些島嶼與海底山脊上也出現。甚至在進行了均衡改正以後,這些高重力負異常帶仍然存在。他認為這些異常是低密度岩石下插到島弧以下的高密度地殼之下的結果。於是他把低密度矽鋁殼被對流體推到地殼深處的下彎溝槽稱為構造槽。初始的構造槽可以接受大量沉積物,其後較深部分被加熱、變形和變質,產生岩漿並向上侵入,最後被擠壓成褶皺山脈。這個假說成功地解釋了褶皺造山帶的許多現象,成為20世紀50年代最流行的構造假說。後來的研究表,矽鋁殼不能像原來構想的那樣下插進入地幔。菲希爾(R.L,Fisher)和赫斯(H.H.Hess)1963年提出由玄武岩和載水沉積物組成的大洋殼可以被對流帶入地幔。由於溫度升高和水的參與,進入地幔的鐵鎂岩石將變成蛇紋岩,最後發生部分融熔並上升到地表,形成島弧火山活動。以赫斯的觀點為核心的構造槽說的現代化,就是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