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屋塆,因當地一手工作坊及地形特徵而得名的地名。此地為孫姓祖居地,1958年人民公社時,在此建有榨油手工作坊,主產芝麻油、菜籽和棉籽油,附近村民均到此處榨油,故在當地較為出名,人稱此地為榨屋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榨屋塆
- 羅馬字母拼音:Zhàwūwān
- 設立年份:1958年
- 廢止年份:2015年
榨屋塆,因當地一手工作坊及地形特徵而得名的地名。此地為孫姓祖居地,1958年人民公社時,在此建有榨油手工作坊,主產芝麻油、菜籽和棉籽油,附近村民均到此處榨油,故在當地較為出名,人稱此地為榨屋塆。
榨屋塆,因當地一手工作坊及地形特徵而得名的地名。此地為孫姓祖居地,1958年人民公社時,在此建有榨油手工作坊,主產芝麻油、菜籽和棉籽油,附近村民均到此處榨油,故在當地較為出名,人稱此地為榨屋塆。地名含義“榨房”指榨油的手...
六合村榨屋塆是湖北省的地名,以早前居民在此開設有榨油作坊得名。地名含義 榨屋指該灣早前居民榨油的房子,灣指農村居民點。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黃岡縣,1950年屬毛集鄉,1951年劃屬新洲縣,1958年屬毛集公社第一生產大隊6小隊,1961年屬陽邏區毛集公社毛集第一大隊6小隊,1969年屬金台公社毛集大隊6小隊,1975...
三青村榨屋塆 三青村榨屋塆,199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榨屋:即加工製造食用油的作坊;塆:山區間的平地,多用於地名,此代指自然村。歷史沿革 清屬荊門州羔觀村;民國屬荊門縣七區;1949年,屬柴劉區三青鄉;1956年,屬三青農業合作社;1958年,屬三青大隊;1984年,屬三青村4組。
汪李村張家塆,1987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張家:張氏家族;塆:居民點。歷史沿革 該村清末屬鐘祥縣中心鄉,,1936年因上年漢江發大水,廢10區為5區,屬第一區平山鄉;1941年,屬康樂鄉;1946年屬自強鄉;1949年7月,屬洋梓區榨屋鄉;1956年合作社時為聯合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村為聯合大隊,屬洋梓區...
林家塆村屬山區地貌,整體地勢北高南低,由數條小山沖組成,居民居住在山沖裡邊及新昌河畔,以灣而居,大灣數十戶,小灣數戶不等,人口較為集中的地方有:村委會、林家灣、林家沖、孔家沖、向家沖、老屋灣、半山家、姚家鋪、大廖家灣、細廖家灣、芭茅潭、河套灣、崗屋榨等地。村民以農業為主,種植業方面...
徐家塆村北靠界河村,南望胡家大灣村,西鄰高家咀村,東連盧家坳村,屬山區丘陵結合地貌,整體地勢北高南低,徐家灣村委北面有一座幾百米的小山,南面與胡家大灣村隔著一座小山崗,東面臨近318國道,西面多為低矮丘陵小山崗,村中以梯田為主,村委會、上傅家灣、下傅家灣、彭家咀、圈子屋、榨後灣是人口較多...
胡家大塆村北接徐家灣村,南望田鋪灣村,西鄰茶園沖村,東連學堂村,屬丘陵地貌,整體地勢較為平坦,村委會、上傅家灣、下傅家灣、彭家咀、圈子屋、榨後灣是人口較多的地方。村中小河環繞,庫塘遍布,山清水秀,非常適合居住、旅遊。村民以農業為主,青壯勞力大多外出務工。村中主要特產是板栗,茶葉。
1996年,面積83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轄石橋、獅河、桂花、大幫店、王家店、陳家畈、星原、雙嶺、高崗、吳家榨、石廟、十里舖、水寨、牌坊崗、平峰、長辛、雙河、梨園、楊河、油榨塆、土林、寨坡、團山、跑馬場、熊家廟、油榨橋、望城、八里岔、曹家塆、胡家橋、彭家沖31個行政村。2004年,鄉政府駐...
余家老塆大隊 煙墩包大隊 磙山大隊 鄧家老塆大隊 平原崗大隊 周家寨大隊 九間屋大隊 蘇家寺大隊 長嶺崗大隊 馬家榨大隊 擂鼓墩大隊 孔家坡大隊 七里塘大隊 蔣家崗大隊 裕民大隊 和平大隊 柳樹埫大隊 勝利大隊 瓜園大隊 青素大隊 草店子大隊 襄塆大隊 椅子山大隊 羊子山大隊 冷泉沖大隊 獨崇山大隊 長堰堤...
陳塆大隊 陽平大隊 朱崗大隊 和平大隊 紅光大隊 中秋大隊 芳畈人民公社 芳畈大隊 徐樓大隊 五四大隊 東升大隊 竹林大隊 戴塆大隊 新勝大隊 中沖大隊 大塘大隊 趙河大隊 余坡大隊 吳河大隊 新屋大隊 新建大隊 勝利大隊 白果樹塆大隊 磙河大隊 大悟山大隊 嚴沖大隊 呂王人民公社 呂王大隊 長聯大隊 談沖大隊 紅...
1958年5月,屬油榨河中心鄉。1958年8月,公社化,屬蘇區人民公社李塆生產大隊。1960年6月,以地名為社名,屬陡山河人民公社。1961年8月,再置區,屬陡山河區。1962年6月,再撤區,屬陡山河人民公社李塆生產大隊。1983年5月,改社為鄉,屬李塆村民委員會。1989年,因交通不便,村民遷至本村新屋塆居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