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
榆林中學是一所具有
光榮革命傳統和深厚辦學底蘊的百年老校,是
榆林市直屬的全市唯一的省級重點中學,是榆林市中學教育的“視窗校”和“示範校”。是陝西省首批確定的十五所省級重點中學和十所創建省一流中學的學校之一,也是榆林市普教系統的“視窗”學校。2002年榆林市政府決定在榆林經濟開發區按省級示範高中標準遷建榆林中學,2007年7月完成整體搬遷,老校區移交市政府。
校園包括老校區、南校區和西沙高中部
新校區三部分(現在只有新校區,即高中部。已升級為高中教育,無國中部)。老校區(現已讓給
榆林市第十中學)依山傍街,占地50畝,建築面積19006平方米。南校區為2000年由行署舊址改建,占地24畝,建築面積9029平方米。西沙高中部新校區現占地面積70畝。學校現有隻有高中,高一高二各26個,高三28個,共80個班,無補習班。現有教職工202人,專任教師179人,其中高中級教師139人,有本科學歷的139人,特級教師4人。在校學生4373人。
固定資產3398萬元。
師資隊伍
榆林中學人文積澱極其深厚,孕育了一支嚴謹勤奮、敬業愛崗的教師隊伍。榆林中學現有教學班80個,學生4300人,教職工333人,其中一級教師110人,高級教師80人,特級教師6人,研究生學歷29人,享受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師6人,省級教學能手11人,省級“三五”人才3人,省級勞模2人,省市級標兵能手42人。
前校長吳忠寶同志曾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特級教師。
常如正老師曾被評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省特級教師。
常小平、魏微老師曾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趙麗萍老師曾被評為省級勞模,許多中青年教師已經成為全市中學教學的學科帶頭人。
辦學理念
學校以“培養大氣的中國人”為使命,秉承“懷天下,求真知,報國家”的校訓和“科學、民主、
求實、創新”的校風,堅持“為學生和諧發展服務,為學生幸福生活奠基”的辦學宗旨,形成了“厚德、善教、合作”的校風和“質疑、探索、分享”的學風。
學校規模
榆林中學新區,堅持按省級示範高中標準建設。辦學規模為90個高中班,每個教學班56人,容納在校學生5000人左右。市政府劃撥校園用地320畝,其中代征、綠化80畝,建設用地240畝,校園綠化面積達到35%。總建築面積112000m2,總規劃建築16棟,榆林中學新校區投資2.9億元。
所獲榮譽
榆林中學堅持常抓教育、狠抓管理、重抓質量、穩抓建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各項工作成效顯著。高考升學率穩步提升。校園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校黨委被陝西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先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先進單位”和“文明校園”,被市政府授予“高中教育先進單位”。
辦學設施
校園內教學區、生活區、活動區布局合理,教學樓、辦公樓、實驗樓、圖書信息樓、藝術綜合樓、學生公寓、學生餐廳錯落有致。天文觀測台、校園電視台、校園廣播站、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文藝匯演中心、多媒體語音室。高標準籃球場、排球場、桌球台、塑膠跑道田徑場、理化生實驗室、音體美專用教室、學生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室等為素質教育提供了充分的保障。面積總計47753 m2,配備先進的電教、閱覽、實驗設備,能夠滿足課堂教學、語音、計算機、科技活動、勞動技能、音樂、美術、舞蹈、選修等教育、教學的各種需要。圖書館藏紙質書25萬冊,電子圖書15萬冊。學生公寓和師生餐廳總計43475 m2,配備規範先進的管理系統。學生公寓783間,可以提供4698人住宿,內設電話、網路系統以及儲物櫃、書架、寫字桌等必要的生活設施。師生餐廳採用先進的電子售飯系統,配備1200套餐桌,可供4800名師生同時就餐。學校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人造草坪,塑膠跑道,水泥看台,在省內達到了一流水平。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等體育場地50餘塊,可以承擔市級各類運動項目的比賽。校園監控和周界防範系統為創建平安和諧校園提供了保證。
榆林中學決心抓住喬遷新區的有利時機,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求真務實,與時俱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創建省級示範高中而努力奮鬥!
育人成果
學校以“科學、民主、求實、創新”為校訓,實行開放式教育、封閉式管理的辦學模式,注重養成教育,強化教學管理,應屆生一本、二本上線率穩居全市第一。
一是高考成績喜人。2009年至今,高考一本上線人數1767人,高考二本上線人數3100人(不含體育藝術考生),考上北大、清華4人,二本以上上學率由43.7%上升至64%。二是學科競賽成績優異。555名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國家級、省級獎勵。三是教育科研碩果纍纍。榆林市教育系統專家工作站落戶榆中。我校以“支架探究教學”為重點的國省市級研究課題42個,12項成果獲2012年榆林市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成果獲2012年陝西省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獎。四是獲得多種殊榮。學校先後被省委省政府評為“陝西省文明校園”;被省教育廳評為“陝西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陝西省平安校園”;被省主建廳評為“省級園林式單位”;被省教工委評為校園文化成果一等獎;被評為“榆林市平安單位”、“榆林市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雙創先進集體”、“榆林市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榆林市實施素質教育先進集體”、“榆林市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先進園林式單位”和“榆林市後勤管理標準化考核優秀學校”。學校已成為陝西省留學服務中心出國留學培訓基地,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延安大學教育碩士實踐基地,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長安大學等重點高校的優質生源基地。2010年在市教育局組織的“316工程”評估中,我校以930分的全市最高分評為優秀。2012年6月學校成功晉升為陝西省示範高中。
榆林中學現正處於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全校師生決心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以科學的態度、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各項教育教學工作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求真務實,與時俱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創建省級示範高中和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而不懈奮鬥!
榆林中學人傑地靈,人材倍出。曾經哺育和培養了
劉志丹、謝子長、劉瀾濤、
柳青、閻揆耀、高景德等一大批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作家。新中國成立以來榆中為高等院校輸送了7000多名優秀學生。
榆林中學有一支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有不少教師已成為全市各學科的帶頭人。學生來源於全市12個縣區,生源充分,質量較高。學校實驗設備齊全,現代化教學設施先進,“四機一幕”、多媒體、語音教室、電子備課以及網路服務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已經引入到教育和教學當中。高考升學率,特別是名牌院校的入選率不斷提高。從1984年以來,榆中考入高等院校的學生累計達4600多人。其中考入重點院校900多人,考入清華、北大等名牌院校的有80多人。
歷史沿革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榆林中學學生張學德(建國後曾任東北電力局局長)、王國賓(共產黨員)聯絡榆中、職業中學、女子師範同學11人,在榆中教師唐永健(建國後任總參謀部辦公廳主任)、閻方日斤(真名楊黎原,建國後曾任天津市財委主任)的支持下,組織抗日救國團,以講演,演話報劇的形式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為了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世大綱領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喚醒榆林民眾,經商定籌辦《前哨周刊》,由姬也力(榆中學生,建國後曾任中央黨校黨委常委)通過共產黨員湯昭武(原國民黨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部秘書)徵得總司令鄧寶珊將軍同意,鄧親自撰寫了發刊詞,並捐五十塊銀元。當時,榆中學生高崗(建國後曾任國家副主席)由邊區來榆,由請高給《前哨周刊》題詞:“為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1937年十月,《前哨周刊》出版,“周刊”負責人姬也力、編輯馬沛文(榆中學生,建國後曾任《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張書紳,參加刊物活動的還有尤鎮、尤忠、王國俠等三校學生士多人,分工負責撰稿、印刷、校對、發行等工作,先後發行二十五期。除在榆林臨售外,其餘郵發陝北各縣,由於刊物發表一些學生抨擊國民黨守軍抵抗不力,引起軍統特務和富文(榆林專員)的仇恨,吧印好未發出的刊物全部拿走,查封了工作用具,《前哨周刊》從此被搗毀。此後,榆林三校的抗日青年救國團在張學德等人的領導下,擴大組織了戰地服務團,參加的學生近百人。到綏遠前線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返回後,有的去了延安,有的仍在榆中上學。
學校校慶
2013年9月30日,榆林中學迎來自己110歲生日。早上10點,榆林中學建校110周年慶祝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民盟中央秘書長高栓平,陝西省政法委原書記、杜斌丞教育思想研究會副會長霍世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中印,市政協副主席麻寶玉等領導、嘉賓出席慶祝大會,並在主席台前排就坐。從全國各地趕來的300多名榆林中學老校友和全校4000餘名師生參加慶祝大會。北京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大專院校發來賀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