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州國

榆州國

榆州國初為炎帝八世姜榆罔轄地,榆罔被黃帝打敗之後為保護自己的氏族南遷湖南長沙。其子方雷氏受封建立榆州國,地址位於晉中市東部,活動的中心地帶名為“榆社”(今山西省榆社縣社城)。《竹書紀年·周書。雪》記載:“上古帝榆罔憑太行以居冀州。榆罔之後,國為榆州”。

公元前594年晉國滅潞氏,榆州國亦同時被滅。

榆州國不論是以國家的形式還是以氏族的形式從炎帝榆罔開始歷經黃帝627年,夏時期407年,殷商時期554年,到公元前594年一共在世存在了約2000年,這在中國的歷史上應該稱得上是一個奇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榆州國
  • 國都:最初定都於旨城(黎城縣),祭祀地方在始封地榆社縣方城鎮
  • 建國時間:歷經黃帝、顓頊、夏、商、周、春秋六個時代國祚2100年
山西史志研究院出版的《山西大觀》,對榆社為榆罔所建邦邑之地有明確的記述:“榆罔帝統治的榆州地方,其中心是榆社。”這裡所指榆罔其人,就是炎帝八世。史載,炎帝八代相傳共520年,榆罔和他的後人所建的榆州國為曲沃國所滅。他活動過的中心地帶名為“榆社”(今山西省榆社縣社城)。
榆罔是炎帝部落第八代首領。西晉皇甫謚《帝王世紀》記載:“神農氏,姜姓也。有聖德,以火承木,居於南方,主夏,古謂之炎帝。都於陳,作五玄之琴,傳入去,帝承、帝臨、帝明、帝直、帝未、帝衰、帝榆罔。”唐孔潁達《周正義易.繫辭》引作:“神農氏生帝承、次帝臨、帝明、帝直、帝來、帝衰、止帝榆罔,凡幾代,即神農氏也。”
榆罔由於受共工、夸父和東夷少昊族的不斷侵擾,帝都伊川已經無法安居,於是炎帝姜榆罔向北方遷徙在榆林(今山西晉中市東)建立了新的氏族領地。
榆林(今山西省榆社縣社城)的地理位置在上黨地區的最北端。古代上黨地區主要是濁漳河流域,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
社城位於上黨地區北部,處於盆地最北部的邊緣地帶,自然的地理形成一灘三溝。社城灘地勢平緩,土質較肥。正堵在三條溝的溝口上。正是把住社城口,護住三條溝。進可出平川,退可進深山。社城從軍事角度看,只要防守好南面,就可以保證大後方的安全。從生活保障角度看,社城後方的山溝有虎、豹、狼、狐、野豬、山羊、狍子、野兔、山雞、石雞等等許多的野獸。還有上百種藥材,上萬畝可以耕種的土地。向南可以直通上黨,向西北可以出太岳山到達太原盆地。
炎帝姜榆罔在此經過了10年左右的休養生息,建立了祭祀天地日月穀雨社稷的神壇。然後從這裡出兵北上駐紮涿鹿,與蚩尤、軒轅氏大酋長姬邦在涿鹿、阪泉進行會戰。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氏乃修德振兵,治王氣、王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黑、貔貅、驅虎,與神農氏戰於阪泉之野,三戰得志全勝。各諸侯鹹尊軒轅氏為天子。”榆罔被黃帝打敗之後為保護自己的氏族南遷湖南長沙。其子方雷氏被封於現在的榆次區社城鎮的烏金山,始建立榆國。
《竹書紀年.罔書》載:“上古帝榆罔憑太行山之後冀州,榆罔之後,國為榆州。”宋人鄧銘世《古今姓氏辯》曰:“方雷氏屬神農氏九世孫,因軍功被黃帝封於方山(烏金山),建立諸侯國。”上古歷史:《史記補三皇本紀》: “炎帝神農氏…立百二十年崩,生帝哀,哀生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而軒轅氏興焉。
姜榆罔離開榆林(今山西晉中市東)就沒有在回到這裡,但姜榆罔的後代卻仍然守在這裡祭祀著他們的祖先,他們將榆林改為榆州國。
黃帝時期炎帝後人蝸居在榆州國(今榆社縣社城)的一灘三溝之中,因為炎帝姜榆罔將帝位讓與黃帝軒轅,炎帝的後人便將炎改為赤,帝改為狄,炎帝氏族改名為赤狄。國為榆州。其周邊均為黃帝氏族。
北方(太岳山和順縣八賦嶺以北)陶唐氏(帝堯)。 西方(太岳山以西)有虞氏(帝舜)。 東方(太行山以東)共工氏。 南方(上黨地區以南)高陽氏(顓頊)。
經過黃帝到夏時期以歷經627年。這個時期炎帝的後人逐漸向外擴展(北方)。因為中華文化當時主要集中在中原,所以對赤狄的記載很少。但可以肯定榆州國是炎帝後人向外擴展的根據地。
經過夏時期407年,到殷商時期,商代武丁以後,商王朝與西北部的鬼方、土方、昌方等邦國的戰爭時有發生,這些邦國都分布在山西的南部,其中鬼方的一支叫西落鬼戎就活動在今潞城市一帶。《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後漢書·西羌傳》也印證了這一史實:“及子委歷,遂伐西落鬼戎。”陳夢家等先秦史專家認為“落”即“潞”,並指出:“武丁卜辭中所見的多方與諸國,尤其是與商王國敵對的方國,多在晉南,即漢代的河東郡,一部分在上黨郡。”“這些部族有些一直保持較原始的生活方式,即殷以後稱為‘北戎’、‘北蠻’、‘赤狄’的;有些則混和了不同程度的中原文化,或其社會已進步到了高一級的形式。如隗姓的隗、潞———鬼方、狄。”
經過殷商時期554年,進入西周,赤狄在一千多年的發展中子孫繁衍,先後又分出白狄、長狄、有潞氏、東山皋落氏、留吁、驛辰、、驪戎、甲氏、肥、鼓、鮮虞、楊拒、泉皋、伊洛之戎、綿諸、緄戎、狄之戎、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林胡、樓煩、匈奴、狄無終氏、到西周時期他們在北方占了很大的區域。
榆州國其後裔在夏時被稱之為“易”,殷商時被稱之為戎,西周時被稱之為赤狄,後被晉國所滅。榆州國歷經黃帝、顓頊、夏、商、周、春秋六個時代國祚2100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存在最長的國家。榆州國占據著南上黨、北上黨整個地區,最初定都於旨城(黎城縣),而把祭祀祖宗的地方選在始封地榆社縣方城鎮,也就把氏族的中心領地建在榆社縣,當時榆次縣是作為榆社的陪都建立的,炎帝神農氏是作為一個部落名稱的代名詞而存在於民間。後西周,晉國的進一步擴張,榆州國一路北撤,先後以榆社、榆次為都城最終在晉平公十七年(公元前541年)被晉國所滅。對此《春秋.昭公元年》記載:“晉荀吳帥師敗敵於大鹵(太原市古晉陽城)。”顧炎武《日知錄》中載:“平公敗敵於晉陽,於是晉之西境,至於銅鍋,雒陽之間。而鄔、祁、平陵、梗陽、徐水、馬首、盂為祁氏之邑。”榆州國在黎城建都1631年;在榆社建都448年;在榆次建都51年,榆州現後存在2100年。隨著晉國的崛起以及擴張,以戎狄為基礎的榆州國從此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