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理論及其套用研究》是200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正元。
基本介紹
- 作者:王正元
- ISBN:9787040253740
- 頁數:230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2
- 裝幀:其他
- 叢書: 認知語言學研究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運思巧妙,將概念整合理論嫻熟地運用於語言諸方面的分析之中,從一個嶄新的理論視角去探討形式和意義,包括:分析某些漢語複雜表達形式的意義成因機理,詩歌中的整合性思維,文學翻譯中的概念整合理淪運用,隱喻的意義本質及其新創結構和新創意義。 更為值得欣喜的是:王正元教授視野更為開闊,嘗試把概念整合理論與其他學界結合起來,如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探索了信息傳輸、圖像繪製等計算機技術的概念整合機理。
作品目錄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緒論:我們生活的概念世界 1.1 概念的體驗性 1.2 概念的範疇 1.3 概念的可變性 1.4 概念的可整合性第二章 概念整合要素、形式、機理 2.1 空間、網路 2.2 框架與心智空間 2.3 表征、映射、投射 2.3.1 表征 2.3.2 映射 2.3.3 投射 2.4 類推、非類推、象似性 2.5 壓縮與關係 2.5.1 變化與壓縮 2.5.2 因果關係 2.5.3 時間、空間關係 2.5.4 身份關係 2.5.5 部分與整體關係 2.5.6 特徵、範疇、意圖關係 2.6 概念整合的基本形式 2.6.1 非組合性概念整合 2.6.2 糅合型整合 2.6.3 截搭型整合 2.7 意義成因的整合機理 2.8 比喻的實質意義成因第三章 新創結構與新創意義 3.1 意義的來源 3.2 新創結構與新創意義 3.3 新創結構的生成 3.4 詞語與新創意義 3.5 隱喻與新創結構 3.6 對語言不完備性的救助第四章 隱喻與概念整合 4.1 對隱喻的傳統認識 4.2 對應連通與整合 4.3 類推連通與概念整合 4.4 部分與整體連通的概念整合 4.5 普通與具體連通的概念整合 4.6 相關性與概念整合 4.6.1 相關性與概念壓縮 4.6.2 相關性的幾個問題 4.7 隱喻映射機理與概念整合 4.7.1 域圖式、域範疇 4.7.2 隱喻關係映射和屬性映射 4.7.3 關係映射、屬性映射的局限性 4.7.4 映射的不對稱 4.7.5 映射與新創意義 4.8 新奇隱喻、不透明隱喻的整合 4.8.1 空間維度 4.8.2 整合機理 4.8.3 意義成因與映射連通激活 4.9 概念隱喻爭議問題 4.9.1 語義真值分析的局限性 4.9.2 隱喻象似性 4.9.3 屬性範疇 4.9.4 隱喻比較 4.9.5 映射與理解 4.9.6 自動利用關聯映射第五章 形式整合與意義 5.1 形式和意義 5.2 語言文字形式和意義 5.3 字面形式、非字面形式和意義 5.4 短語結構 5.4.1 定心結構詞語 5.4.2 向心複合詞語 5.4.3 雜交詞 5.5 《說文解字》的構詞理念 5.6 雙動詞句 5.7 語法、新刨、形式第六章 詩歌的整合思維 6.1 詩歌的意象性 6.2 詩歌整合形式 6.2.1 圖式整合 6.2.2 映像整合 6.2.3 擬象整合 6.3 視覺空間和藝術空間的意義 6.4 隱喻圖像連通 6.5 形式和意義的映像整合 6.6 虛空維度與圖式化視域第七章 文學翻譯與整合 7.1 文字元號意義、原文文本 7.2 概念整合與譯文文本 7.3 默認值與整合 7.4 認知參照點與整合第八章 概念整合理論的探討與發展 8.1 空間維度問題:六空間論 8.2 整合層序問題 8.2.1 首序整合 8.2.2 二序整合 8.2.3 三序整合 8.3 有形支點問題 8.4 心智空間、概念域、多空間模型問題 8.5 語義域與概念整合問題 8.6 分解問題 8.7 人的尺度、分劈、槽孔值問題 8.8 概念整合控制問題 8.8.1 約束機制 8.8.2 “合併”不是“整合” 8.9 非真實運動和虛像變化問題 8.10 背景、感情、文化問題第九章 概念整合:超越了語言學 9.1 概念整合給我們的科學啟示 9.2 概念整合和計算機圖像傳輸 9.3 本體共享知識域的整合主要參考文獻主要術語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