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北鯢

極北鯢

極北鯢屬兩棲綱,有尾目,小鯢科。極北鯢可堪稱“活化石”,是距今有2億3千年進化史的古珍稀動物。極北鯢主要分布於高寒地帶,是小鯢科分布最北部的種類,在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均有分布。極北鯢棲居在環境潮濕的地方,經常出沒在水質清澈的沼澤地的草叢下或洞穴中。通常極北鯢會在黃昏時或雨後外出覓食,以昆蟲、蚯蚓、軟體動物、泥鰍等為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極北鯢
  • 拉丁學名: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
  • 別稱:水蛇子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有尾目
  • :小鯢科
  • :極北鯢屬
  • :極北鯢
  • 分布區域: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河南東南部。
分類學,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現狀與保護,皮膚研究,

分類學

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有尾目>小鯢科>極北鯢屬

外形特徵

體長115-123毫米。頭部扁平,吻端圓厚,吻棱不顯,頭頂較平。眼大,約近吻眼間距。舌大,幾占口腔底,兩側游離。軀幹圓柱形,肋溝]3-14條。尾側扁而短。皮膚滑潤為青褐色,頭與背中線有黑檄色縱紋,腹面淺灰色。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Amphibia:兩棲綱 - Caudata:有尾目 - Hynobiidae:小鯢科 -Salamandrella:
學名:
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Dybowski
中文名:
極北鯢
中文拼音:
JíBěiNí
分類等級:
概述:

原始屬名

模式標本產地

模式標本保存地

國家保護級別
不祥
CITES公約級別
未定
IUCN紅色名錄等級
未予評估(NE)
紅皮書等級
未定
中國特有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北、河南東南部。國外分布在俄羅斯庫頁島、堪察加半島向西達烏拉爾山以東)、蒙古北部、朝鮮及日本(北海道)。
極北鯢極北鯢

生活習性

棲居環境潮濕,多在沼澤地的草叢下或洞穴中。黃昏或雨後外出覓食;以昆蟲、蚯蚓、軟體動物、泥鰍等為食。7月炎暑的午間匿居在洞穴深處;10月開始冬眠,4月出蟄。4-5月繁殖,產卵後回返陸地生活。卵鞘袋膠質並呈圓筒形,長200-300毫米,袋內有卵150-200枚,孵化時間30天左右。多捕食小型有害昆蟲及小動物。體形適中,全長90—130毫米;頭部扁平,軀幹圓柱形,背面略平扁,尾側扁,尾梢較尖圓。頭部平坦,頭長寬幾相等;吻端圓;鼻孔近吻端;眼徑與吻等長;口裂大,在眼后角後端;唇褶在口角部微顯著而凸出;上下頜具細齒;犁骨齒在內鼻孔內側後緣,形成V形,左右齒列不相遇;舌大而明顯,幾占口腔底的全部。四肢適中,貼體相向時,指趾端相距約有一肋溝之寬;指趾短而扁平,末端鈍圓,基部無蹼;指四,其序為2、3、1、4;趾四,其序為3、2、1、4;外側的指趾均極短小。尾短於全長之半;尾背鰭褶全部明顯隆起,腹鰭褶在尾後端方始顯著。肛孔縱裂縫與兩側之褶成↑狀。
皮膚周身光滑;頭頂有一凹痕;自眼后角到顳部有一淺溝,在口角後方分支,略向下彎;頸褶清晰。體側有肋溝13—14條。
生活時背面青褐色,背正中部分橄欖色,中央有黑色帶狀斑紋。液浸標本背面呈棕灰色,散有不規則的深色麻斑,在背正中部分色較淺,背中線有不規則之細帶紋,體側尾側及沿肋溝具有許多深色堀,有的標本在背的兩側幾乎排成斷續的深色縱紋。
極北鯢

生長繁殖

非繁殖期成體營陸地生活,白晝棲息於水域附近或潮濕地方的草叢中、落葉下或土穴中,傍晚或雨後外出活動覓食昆蟲、軟體動物或蚯蚓等。9月中下旬入蟄,翌年4月中旬出蟄,立即進入山溪水底腐植土厚、水中枯草多的緩流深水處(20 cm以上)產卵。產畢離開水域,再進入產卵場附近土中進行繁殖後休眠,至5月初甦醒開始活動。產出的卵位於一對卵膠囊中,剛產出的卵膠囊長5~7 cm,徑粗1 cm,柄長2.2 cm,(充分吸水膨脹後長20~30 cm,徑1.5~2 cm)粘附於水草上。每條卵膠囊含卵70~100粒,平均87.5粒(n=12),每雌一次產卵平均175粒。卵球形,黑色,卵徑1.5~2 mm。孵化期20~30天,幼體有平衡枝,孵出後80~100天完成變態。無論成體或幼體,都觀察到有咬食同種現象。
極北鯢極北鯢

現狀與保護

估計數量
張克勤等(1993)在吉林左家與蛟河龍鳳鄉調查將產卵場一段600 m長的溪流平均分成60段,平均每段有卵膠囊8.95個。
致危因素及現狀
①經濟發展,開發建設占地擴大,棲息地大大減少如李建東(1958)報導當年在東北師大與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附近泥濘沼澤地都可採到極北鯢。 (2013補充)黑龍江省綏化市明水縣縣政府院內草叢碎磚塊下有發現極北鯢 目測最大7cm 最小4cm 於明水三中九年二班譚詩航發現
②天敵 主要是其它蛙類的蝌蚪,其發育時期與極北鯢重合,但蛙類蝌蚪發育快,體型大,吞食力強,常以極北鯢幼體為食物。
現有保護措施
1991年12月6日黑龍江省林業廳以黑林野字[1991]258號文公布的《黑龍江省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極北鯢列為保護對象。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應升級保護措施
建議有極北鯢分布的省與自治區都將它列入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並歸入有關現有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內容。必要時,在集中分布地區建立以極北鯢為主要對象的自然保護區。

皮膚研究

極北鯢身體各處皮膚結構基本相同,均由表皮和真皮構成,但皮膚各處總厚度不同,軀幹背部皮膚最厚、腹部最薄;在真皮層中還有大量的腺體存在,主要是粘液腺和顆粒腺,粘液腺以腹側皮膚分布為主,顆粒腺以背側皮膚分布為主,且顆粒腺較粘液腺大,此外,在軀幹背側皮膚中還發現有特殊粘液腺;色素細胞主要分布在真皮疏鬆層淺表;表皮下還有毛細血管分布。以上極北鯢皮膚結構的特點與其適應棲居潮濕生活環境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