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治論

業治論

《業治論》是章士釗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業治論 
  • 作者:章士釗
  • 作品出處: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凡人聚而為群,各有事焉。而所事縱橫交錯,利益互見侵襲,不得不有道以治之,俾先分別部居,各安其生,然後同心赴公,以善群紀,此為治之大略也。至所以為治之道,視社會進程之深淺,及當時通人之識解如何,宜有變異。自有群紀以至今茲,每當國家有大變動,制度文為,其沿革誠有不同,然出入之度甚微,儒家因有損益百世可知之論,不足以當變異之目。時至今日,古義所之,已經潰決,非從人治源頭,別立新案,即欲勉強收攝,恐亦未能。此本論之所為作也。
今人競言政治政治,爛熟之極,不假思索,習見吾文成於單音,有時非二字駢稱,不足以盡一意,如法律、倫常之類。言法、言倫與言律、言常,義均相仿,而乃不厭疊舉。荀卿所謂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喻則兼是也。所有雙聲疊韻之字,大半可作如是觀。以為政治,亦此類耳,而細按之乃大不然。蓋政治雲者,以政為治,上一字,表著治道之所由施者也。在君相師儒,舉一國上下所有事,本其賦性之屬於公,非國家為之紀綱,無能就緒者,設為專職,任以通材,俾得從事整頓民物,循致上理,號之曰政,所稱道之以政者也。夫政者,正也。正者,正百官正民皆是也。群智日棼,情偽百出,因之為治方術,賢者所見不同。有謂正之宜重法者,曰法治。有謂正之宜重人者,曰人治。以職司言,古來操治柄者,無不為官,曰官治。近來謀以民易之,又曰民治。今所論之民治委員會,固灼然為此種思想所撼動者也。然無論法也、人也、官也、民也,有如帆隨湘轉,望衡九面,政也要為主峰。故政治為一共名,何治何治,皆其支別。治道如此,二義以生。一國之事,公私紛披,有截然異乎民間自為之業者曰政,一也。一國人材,分途致用,而有一部分人,專習為政,以官為業,舍官與政,則無可以獨立生活之道,與農工商及其他食力自足之流,迥異其曹,二也。簡而言之,一為政與業對舉,二為政家從政,業家從業。茲二議者,在消極為國,民事簡單,人慾未張,賢材得位之時,非不可行,且行之而致小康、興太平者,在吾史冊,亦歷歷可見。反之,而群紀日擴,社務繁興,公私政業之界不可驟辨,強為區絕,弊害叢生。以言鐵道,國有宜乎?抑私有宜也?此其利病,斷非片言可決。一端如是,他可推知。又科學興而事尚專長,競爭劇而群責效率,前此錢穀不知刑名不知之太平宰相,無所用之。所有浮濫政客,腐敗官員,恍若事事知之,而一無所知,事事能之,而一無所能。如前清之候補道,今日之議員,苟其計事程功,焉得更容立足?嘗痛責其子曰:“爾官且不能做,更欲何為?”前年愚在倫敦,草,主旨在無論何人,必歸一業,從而聯之,建以為國。走筆及於政客,無可為語,因慨然著於篇曰:“政客者,殆以無業為業者也。”倫敦大學教授華訥士,閱之大笑。似此下流所歸,遊民所窟,以居高華而策材藝,百業不進,何怪其然?準此以談,政業分途之局,至於今茲,內不勝其腐朽,外不合於時趨,變固變,不變亦變。政治政治之一名詞,勢不得不曳其殘聲以去。所謂業治業治者,行若旭日東升,不可逼視也矣。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章士釗(1881—1973)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報人、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學者和律師。綜觀章氏一生,有許多戲劇性特點:首先是多變。早年持激進主義,曾主筆《蘇報》,激烈鼓吹反滿革命;留學英國期間,開始醉心於英國憲政理論;武昌起義後毅然回國,主持《民立報》筆政,鼓吹政黨政治和毀黨造黨;二次革命失敗後轉向調和主義,創辦《甲寅月刊》、《甲寅日刊》,鼓吹為政有容和調和立國;歐戰結束又回歸文化保守主義,公開反對新文化運動,主張以農立國。其次是自詡不黨,追求獨立。但不黨是真,獨立卻未做到。章氏一生,不僅未曾獨立,相反卻先後追隨過岑春煊,依附過段祺瑞和杜月笙。前者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章氏本人的個性特點,後者則揭示了近代中國社會一個規律性特點:知識分子在經濟地位獨立之前,不可能完全獲得政治上的獨立。編者簡介郭雙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社會史,著有《中華賭博史》、《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