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亭中學

楓亭中學

仙遊縣楓亭中學創建於1925年,辦學歷史悠久,位於山、溪、海的交匯處,山是風景秀麗的錦屏山--楓亭中學的壁畫,溪是波光瀲灩的楓慈谿——楓中師生智慧的源泉,海是天然良港湄洲灣--楓中人的開闊胸襟。學校所在地是北宋名臣蔡襄故里--學士里,文化積澱深厚。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多次被市委宣傳部、市教委授予"培養尖子學校";首創學校管理"仙遊模式"在全省推廣;學校被評為省田徑傳統校、莆田市籃球培訓基地。1997年4月通過省三級達標校驗收。1998年3月,省教委下發閩教(98)中018號檔案確認該校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三級達標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楓亭中學
  • 類別:學校
  • 時間:1925年
  • 地點:仙遊縣
師資規模,辦學方向,捐資興學,歷任校長,

師資規模

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該校以三級達標為起點,堅持"樹人為本、質量為根、科研為要、特色為興、管理為上、師德為先"的辦學理念,辦學方向日趨明確、辦學條件日臻完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校管理日益規範、辦學成效不斷提高。全體師生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為實現二級達標而努力。學校現已開設教學班42個,其中國中15個,高中27個,共2408名學生,現有教職工179人,專任教師168人,工勤人員11人。學校擁有一支中高級教師為骨幹的,經過中高考檢驗和素質教育測評的優秀的師資隊伍,其中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有62人,中學高級教師職稱的有18人,中級教師職稱的有62人,中共黨員61人。

辦學方向

學校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從培養多層次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接班人出發,以"勤奮、守紀、開拓、創新"為校訓,以"勤奮認真、善教愛生"為師訓,發揚"負重拼搏、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嚴謹求實、開拓進取、爭創一流"的"楓中人精神",實踐"三個代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抓管理促成效,抓教研促發展,以創新為靈魂,以探索為方法,以成功為目標,實現三個"面向"。由於我們爭創一流,追求卓越,奮鬥目標明確,加之措施有力,因而連年來,學校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
學校領導高瞻遠矚,科學規劃,學校多方籌資一千多萬元,按二級達標的要求,改造和添置符合現代化教育要求的硬體設施。校園主體建築依倚山勢,錯落有致,布局合理,環境幽雅;教學設施規範化、現代化。

捐資興學

楓亭中學在建校80周年中,從私立學校到公辦學校,當地的鄉賢、商家、有識之士、愛國華僑及海峽兩岸校友,不僅傾注了心血,而且慷慨捐資,扶持學校從艱難曲折的歷程中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充分體現了楓亭文化名鎮人民重視教育的灼知遠見。現根據調查和現存的資料,將捐資者及其有關事跡按時間先後簡述如下: 創辦之初,在校長楊慶麟創舉下,得到“興安公司”經理楊屏瑤的資助,後由董事會成員帶頭,楓亭商家、地方鄉紳捐款二千元,修建一座兩層的樓房作為校舍。
楓亭中學
1939年,學校由“私立楓江公學”更名為“私立楓江職業學校”,校址遷在錦屏山下,以“天王院”“浩義堂”兩座廟宇作為校舍(即現楓亭中學內)。楓亭鄉紳林秀明、陳文來、劉漢庭等人組成董事會。由董事會成員及各商家捐款作為辦學基金。霞橋薛姓宗族捐出九社頂山兩片坑田(每季可收100多籮穀子),校長陳德星捐出赤嶺10畝田地作為學生實習基地,天王院主持獻出8畝寺田田租作為辦學經費。
1942年,校董事會董事長林秀明先生去世。其家屬遵照先生之囑,獻出多年積蓄的資金,並變賣部分家產,捐建一座三間平房教室。為紀念林先生這種可貴的辦學精神,該樓名為“秀明紀念堂”。
同年,校董事會董事張淑文先生獨資捐建一座兩層、土木結構的樓房,作為教室、教工宿舍和辦公室,其樓曰“蘭友樓”。該樓到九十年代初還作為學校辦公場所和教工宿舍之用(2004年為擴建運動場才拆掉)。它是楓亭中學九十年代之前標誌性的建築。
1943年,楓亭霞橋商家薛德堆的母親——水高女士,把親屬為她花甲祝壽的禮款全部捐給學校,建了一座平房,作為學生宿舍,稱為“水高宿舍”(喻山高水更高之意)。
1944年,“順進布莊”王明理、“來安藥房”張淑文、霞橋鄉紳薛瑞永合資興建一座磚木結構的三間平房,稱為“達德堂”。
同年,校長陳德星在校門口獨資興建一座樓房,稱為“德星樓”。
1956年,國家正式接收楓亭中學,改為全日制普通中學。在公辦期間,愛國華僑、台灣校友和歷屆校友也踴躍捐資,為楓亭中學的發展作出貢獻。
1956年,愛國華僑林丹桂、鄭三元、辜永福為首向南洋各地僑胞募捐,興建了一座以紅磚為牆體的兩層六間教室,命名為“華僑樓”。
1988年,旅台校友楊春霖先生到母校參觀,激勵培養優秀人才,他為1989和1990兩屆高考優秀學生頒發獎學金,總計叄萬陸仟元。
1992年,校友劉德發捐獻1萬元人民幣,為教工宿舍建水塔。
1994年,在校友陳瑞祺、陳炳煌的努力爭取下,愛國華僑李文濤先生把用於建國小的伍萬美元轉贈給該校建“伯特利科學大樓”。其後,台灣校友陳榮富、大陸校友占國駿等69人,又捐贈人民幣45萬元,使科學樓順利竣工(具體捐款名單金額見附表)。
1995年,李文濤先生到該校參觀,對科學樓建成十分滿意,又捐贈7萬元港幣,修建自“秀才井”至“科學樓”的水泥路。
1997年,楊春霖先生捐贈伍萬美元,興建實驗大樓一幢。
1998年,楊春霖先生又捐贈人民幣30萬元,興建“春霖圖書館”一幢。
張淑文:1890年4月出生,1968年4月9日去世,是“私立楓江職業學校”董事會董事之一。1942年張先生獨資捐資“蘭友樓”一幢,1944年,又與王明理,薛瑞永合資捐建“達德堂”一幢。
林水高女士:1889年1月出生,1949年正月去世。一生樂善好施,尤其熱愛教育事業。1943年,她把親屬為其花甲祝壽的禮款全部捐獻給學校,建了一座“水高”宿舍。
李文濤:1925-2003年,系印尼白城愛國僑領。1992年為該校捐資美金全萬元建科學樓壹幢,1993年又捐港幣柒萬元,鋪設校門口水泥路壹段。李先生的捐贈大大改善了該校的辦學條件。李先生曾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重教興學”金質獎章,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榮譽市長”。
楊春霖:1927年7月出生,1939—— 1942年在私立楓江職業學校初商一、高商一學習。現任台灣私立及人高中校長(創辦人),私立崑山科技大學董事,聯青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有恆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中華民國私教協會常務監事,國立師範大學校友總會常務理事。重要著述有:台灣教育部審定中學國文補充教材,散文小說集《飄零》。曾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第一屆傑出校友獎和中華民國私校傑出事業家獎。學位碩士。楊春霖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母校,對母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十分關心。每次回鄉探親,都到母校走一走,看一看,把他在台灣及人中學辦學的寶貴經驗帶給母校。1990和1991年在母校設立高考優秀學生獎。1997捐贈美金伍萬元建科學實驗大樓一幢;1998年捐贈人民幣叄拾萬元建“春霖圖書館”一幢。這兩幢大樓的建成,對母校後來能三級達標,進入省重點校的行列,起了很大的作用。楊春霖先生對母校確實是做到“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陳榮富:1924年10月出生,私立楓江職業學校初農一組學生。一九四六年旅台謀生,擔任過台灣農林公司技術員,台北市土東國小教員。陳先生非常熱愛母校,多次返校參觀指導。一九九三年母校籌建科學樓因資金困難蓋了三層而被 迫停工。台灣校友得悉後,公推忠厚老實的陳先生出面集資。陳先生不負眾望,身體力行,及時籌集叄拾伍萬多元(人民幣),使科學樓順利竣工,陳先生本人捐贈伍萬肆仟元。
李金妹:1923年11月出生,楓亭下古人。陳先生旅台後,一直從事農耕家務勞動。一生樂善好施,熱愛教育事業。她雖不是該校校友,也熱心捐贈人民幣伍萬肆仟元。
鐘玉輝:1932年10月出生,1944-1948年在私立楓江職業學校學習,1948年7月赴台經商。鐘先生熱愛家鄉,熱愛母校,為母校籌建科學樓捐贈人民幣陸萬元整。
薛培蘭:該校初農一學生,旅台校友,熱愛母校,特別關心校園綠化、美化、多次從台灣寄來花木種子。1993年為科學樓捐資人民幣陸萬元。
劉德發:1949年2月出生,1962-1968年在該校就讀,熱愛教育事業,為母校教師資集建水塔壹座,後為科學樓捐資壹萬元,共捐資肆萬元。曾榮獲省教委、省計委、省財政廳聯合頒發的《捐資助學造福子孫》的表彰。
占國駿:1940年三月出生,莆田東海鎮人。該校62屆高中畢業。在校時,品學兼優。高中畢業後,當過木匠,水電工,參加過永安,南平等地水電工程建設。一九八五年參加新疆克拉瑪依東指石油基地建設,任靈川建築公司項目部經理。現任福建莆田三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一九九四年為母校修建科學樓捐資貳萬元。

歷任校長

楊慶麟 1925-1928年
黃懿光 1928-1929年
劉思聘 1929-1930年
陳德星 1930-1932年
劉漢庭 1933年 (轉辦國小)
陳德星 1939-1948年
張鴻章 1948-1949年
魏光仁 1949-1954年
李玉祥 1954-1958年
游滿玉 1958-1960年
伊景徐 1960-1962年(報到後縣人民政府借用)
陳順金 1962-1969年
連繼祖 1969-1971年(革委會副主任,主持學校行政工作)
曾文蘭 1971-1977年(革委會主任)
黃德彬 1977-1978年(革命領導小組組長)
曾昭鑒 1978-1991年
吳培山 1991-1999年
蘇高平 1999-2003年
潘富義 2003-2004年(副校長,臨時負責學校行政工作)
林文坤 2004-2010年
柯慶華 2010—2013(副校長,臨時負責學校行政工作)
潘富義20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