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蓴

楊蓴(1916.7~1992.3.2),字伯雅,男,漢族,大學文化,1916年7月出生於雲南省富源縣中安鎮一知識分子家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人物簡介,參加“一二·一”學生運動,

人物簡介

1928年,楊蓴國小畢業後,先後考入省立曲靖第三師範、省立昆明第一師範學習。畢業後,被學校推薦到玉溪中學任教。1937年秋,平彝縣開辦短師班,寫信要他回鄉任教。他滿懷為桑梓服務的熱情,辭絕了原校多次的深情挽留,毅然回到相別多年的故鄉。在教學中,他傾注全力,言傳身教,頗受學生歡迎。1938年秋,他應聘到曲靖中學任教。在教學活動中,他重視“教學相長”,善於從學生的新的思維活動和新的解題方法中吸取營養。

參加“一二·一”學生運動

1942年秋,楊蓴離職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深造。抗戰勝利後,他投入民主運動,閱讀進步書刊和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文章。寫了《論中國的士大夫和士大夫階級》等文章,闡述自己的新觀點、新思想,同舊觀念、舊思想抗爭。“聯大”成立學生自治會時,他由師院推薦,代表雲南學生參加自治會,任理事。參加1945年在昆明爆發的“一二·一”學生運動,經受和目睹反動派的血腥暴行,使他更加看清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腐朽反動本質。
1946年秋,“聯大”畢業後,楊蓴應謝顯琳校長的聘任,第二次到曲靖中學任教。1954年,他任曲靖師範教導主任。1957年,曲靖籌辦工農大學,任工農大學中文系主任。工農大學撤銷後,他又回到曲靖師範工作。1974年後,曲靖師範升格為曲靖師範專科學校,任教務長兼文學教員。1975年後,他被推選為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受聘為省教委諮詢委員會委員。1982年後,受國家教委委任,擬寫“師專古代文學教學大綱”,經國家教委審定,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分別於1984年和1985年兩年出版和再版,供全國師範專科學校使用。1987年,被評定為副教授。
1987年5月退休後,楊蓴以古稀之年,倡議保護陸良《爨龍顏碑》、曲靖《爨寶子碑》和《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並嚴格考證、精心評註,撰寫《三碑點校注釋》出版發行,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高度評價。
楊蓴還是“九三”學社社員、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員、雲南省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委員、曲靖古籍整理小組組長、爨碑研究籌備組組長。
1992年3月2日,因心肌梗塞,溘然長逝,享年76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