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焯忠,1964年出生在白石村旁邊的賓日村,從小聽著村里叮叮噹噹的敲打、鑿磨硯石的聲音長大,家人除了母親,都與硯結緣。在他看來,端硯的活力源於“質變”——研磨的實用功能漸漸讓位於觀賞及收藏價值。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以往製作硯台,磨墨的硯堂和用於儲墨的硯池均不可少,但現在的端硯出於美觀等考慮,基本上只保留硯堂。
過去,端硯因為發墨快、墨汁細滑,不壞筆、不褪色,字跡生輝,蟲蟻不蛀而聞名於世,而在楊焯忠看來,即便拋開實用性,端硯的審美價值同樣無愧於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的頭銜。端硯石料質地堅實、手感柔嫩油潤,形、質、紋、色皆美,具有天青、火捺、金銀線、石眼、魚腦凍等石品花紋的更是珍稀,可與翡翠媲美。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焯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肇慶市
- 出生日期:1964年
人物介紹,開創端硯先河,獲獎感言,
人物介紹
楊焯忠,男,漢族,端硯製作技藝傳承人。
開創端硯先河
2000年前後,肇慶市為消除非法開採、保護不可再生的端石資源,採取全面“封坑”,從此端硯進入“純庫存加工”時代。端溪老坑、坑仔、麻子坑三大名坑的石料,在民間藏家當中頻繁轉手,10年身價飆升了數十倍。2010年深圳文博會上,由楊焯忠參與雕刻的一方重約2.5噸的 《中華騰飛》端硯驚艷亮相,標價6800萬元。
如果要製作一方高檔端硯,除了要花費高價購買上好石料,還必須在造型和工藝上獨樹一幟。對比端硯技法的今昔,楊焯忠說,以前主要靠師徒口傳面授,現在通過上網,就可以博採眾長。競爭激烈迫使從業者在形制式樣、內容風格上出新、出奇,楊焯忠不僅從牙雕、紅木的鏤空技藝、立體雕刻偷師,還不斷探索、拓展端硯表現範圍。例如他有一方作品《情暖紅山》,就大膽將西藏布達拉宮日照雪山的景致作為題材,開創了端硯先河。
而楊焯忠恰是一位以“內涵”取勝的高手,尤擅以歷史典故為依託展現個性,例如表現孫、劉聯軍火攻破曹的《借東風》,取材於老子出關的《紫氣東來》。楊焯忠不喜歡那些匠氣太重、過於雕琢的硯品,篤信“因石構圖,因材施藝,天人合一”,他最滿意的個人作品之一是《踏雪尋梅》,利用硯石上天然的“浮雲凍”喻大雪紛飛,輔之以寥寥幾筆,一樹寒梅,顯現高潔情懷。
楊焯忠說,他心目中的端硯上品,當以工藝為橋樑,引導石品與人心產生共鳴,妙在“弦外之音”,餘韻不盡,而如何令這顆世代累積的“文心”,不致於湮沒,也正是新一代制硯工藝師所面臨的重任。
獲獎感言
盛世興收藏,工藝美術行當依賴的就是“太平”二字,沒有社會的穩定繁榮,端硯的活力就無從談起。在今天,雖然硯台的實用功能已經逐漸淡化,但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端硯所蘊含的文化內涵仍擁有著經久不息的生命力。人文情懷是硯之根脈,也是端硯文化不斷超前發展的動力所在。